徐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因发病早期不具备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使得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期阶段,该阶段肿瘤细胞极容易发生脱落转移,对患者生活品质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1-3]。针对早期未出现癌细胞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常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且为进一步确保手术疗效并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通常在术后会采取放化疗。胡哲等[1]指出,常规序贯放化疗中放疗通常是在化疗后2~3 周才进行,这导致患者化疗的周期较长,受药物毒副作用影响更为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次研究通过进一步优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实现同步放化疗,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 年1 月~2016 年1 月收治的100 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术后放化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9~68 岁,平均年龄(50.8±7.3)岁;其中管内癌3 例,低分化癌6 例,浸润性导管癌41 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8~67 岁,平均年龄(50.7±7.6)岁;其中管内癌5 例,低分化癌7 例,浸润性导管癌3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临床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和批准。纳入标准[4]:①入组患者初诊均为Ⅰ~Ⅲ期原发性女性乳腺癌;②入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为21~27 kg/m2,无糖尿病,无皮肤结缔组织病、其他恶性肿瘤、结核等影响皮肤愈合的疾病;③入组患者均满足改良根治术手术指征;④入组患者乳腺癌细胞未发生脱落或转移情况;⑤入组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5]:①其他手术组或采取其他手术方式的乳腺癌患者;②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③一般资料缺失或中途退出患者。
1.2 方法
1.2.1 手术方式 两组患者均进行完全一致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该手术流程包括:采用Stewart 横切口行保留胸大肌及胸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Stewart 横切口是以肿瘤为中心做横梭形切口,切缘距肿瘤最少3.0 cm。该切口术野暴露充分,能较好进行腋窝及三角胸肌淋巴结清扫。潜行游离皮瓣上至锁骨下缘,下止于肋弓处,内达胸骨线,外达背阔肌前缘。用电刀分离皮瓣,以血管钳夹真皮层做对抗牵引,不使用艾利氏钳。皮瓣除肿瘤附近3.0 cm 不保留脂肪外,其他部位可保留薄层脂肪,距离真皮层约0.3 cm,以免破坏皮下血管网,但远离切口皮瓣逐渐增厚。对明显的动脉出血,以结扎止血为主,避免片状电凝。术中清除胸大肌、胸小肌之间的脂肪、淋巴组织,仔细解剖腋静脉,清除腋窝各组淋巴结;分离出胸长神经、胸背神经及伴行的血管予以妥善保护。引流方式采用单纯闭式负压引流,于冲洗完毕后胸骨旁和腋中线各放置对组织刺激小,弹性好,不易压瘪、堵塞的多孔引流管1 根,另戳孔引出固定,切口及引流管口用敷贴固定。术后要使负压引流器一直处于负压状态,使皮瓣与胸壁紧密贴合。皮瓣切口的缝合可用4-0 可吸收缝线皮内连续缝合,此种缝合对合皮肤严密,有利于减轻皮瓣张力,而且不用拆线,愈合后瘢痕轻。
1.2.2 放化疗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序贯放化疗,化疗药物使用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等药物,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静脉滴注,1 次/d,21 d 为1个化疗周期,连续化疗3个周期,结束后应用多西他赛静脉滴注的方式连续化疗3 个周期。于化疗后2 周采取放疗,放疗前准备:采用仰卧位的方式固定于专门的乳腺托架上,适当调节固定参数使胸廓走形与模拟定位机床面平行,抬高患侧上肢、减少肺受照射体积,利用固定摆位技术做好体表标记和坐标参数,平静呼吸状态下应用16 层螺旋CT 以5 mm层厚连续扫描,范围包括全颈至肝脏下缘。放疗时在靶区照射胸壁表面垫0.5 cm 厚的等效膜至20~30 Gy,去掉等效膜照射后最终剂量达到预设值。研究组给予同步放化疗,其中化疗方式与对照组一致,而放疗则是提前至首段化疗结束后进行,即与多西他赛放疗同时进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放化疗周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1、3、5 年的生存率。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放射性皮肤反应、肺损伤、心脏心血管疾病和皮瓣坏死4 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放化疗周期对比 研究组患者放化疗周期为(17.9±1.3)周,短于对照组的(22.7±1.5)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099,P=0.000<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中出现放射性皮肤反应2 例、肺损伤2 例、心脏心血管疾病1 例、皮瓣坏死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6/50);对照组中出现放射性皮肤反应5 例、肺损伤4 例、心脏心血管疾病3 例和皮瓣坏死5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0%(17/5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32,P=0.009<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段生存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3 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5 年生存率68.00%高于对照组的4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段生存率对比 [n(%)]
为保证乳腺癌复发率降低,需要在术后给予患者放化疗,既往序贯放化疗以化疗强度增加+后程放疗为主,但这也导致放化疗周期过长,患者受放化疗副作用时间更长[6]。李君旺[7]曾探讨是否可以缩短放疗时间来降低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但别克扎提·再孜提汉等[8]认为,降低放疗时间虽能保证患者耐受性,但这也导致患者术后生存率偏低。本次研究将放疗开展时间与化疗第二阶段同时开展进行,将该改良后放疗模式所达到的临床表现结合宋艾红等[9]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的3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32,P=0.009<0.05)。研究组治疗后5 年生存率68.00%高于对照组的4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在于同步放化疗并未增加血液毒性、心肺毒性及放射性皮炎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可能与调强放疗提高靶区适形性和剂量的均匀性,并减少乳腺周围心肺等正常组织所接受的放射剂量[9,10]。此外将放疗调整至化疗的第二阶段进行能有效降低蒽环类等化疗药物增加心肌损伤的风险,从而保证患者不受放化疗毒副作用过度影响,并最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该研究结果与以上两位专家得出成果较为一致。
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取同步放化疗,能有效缩短患者治疗周期,提高患者耐受性,并显著降低因长时间放化疗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而提高治疗后5 年内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