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榴红
甲亢是妊娠期妇女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一种高危妊娠,妊娠前确诊为甲亢和妊娠期发生甲亢均包含在内[1]。妊娠合并甲亢发病率在国内孕妇中可达2%,对产妇身心健康和胎儿生长发育均会造成严重影响[2]。目前,临床上妊娠合并甲亢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两种药物为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均具备显著治疗效果,能有效减少妊娠期并发症,避免胎儿受到损害,治疗范围广泛,但相关研究显示,这两种药物均存在一定不良反应[3]。为此,本研究将本院收治的69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分组,对比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探讨这两种药物对妊娠结局及胎儿的不同影响,深入分析各自的临床优势,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69例,所有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相关检查确诊,符合文献[4]《治疗Graves甲亢专家共识(2010年)》中关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具有甲状腺肿大,高代谢,突眼等甲状腺功能亢进体征;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均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降低;单胎头位;用药前肝功能正常;患者对本组所涉及的药物均能耐受;具备良好治疗配合度。排除标准:心、肺、肝、肾等全身器官严重功能障碍;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其他慢性病病史;沟通功能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神经、精神障碍;多次流产;肝脏损伤史。根据不同用药分为甲巯咪唑组和丙硫氧嘧啶组,甲巯咪唑组3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35岁,平均(25.73±2.14)岁;甲亢病程最短15个月,最长46个月,平均(29.64±2.37)个月;孕周最短5周,最长18周,平均(9.08±0.86)周;初产妇20例,经产妇14例。丙硫氧嘧啶组35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33岁,平均(27.81±2.35)岁;甲亢病程最短12个月,最长44个月,平均(30.16±2.62)个月;孕周最短7周,最长20周,平均(11.13±1.04)周;初产妇23例,经产妇12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孕周、产次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主动签署协议,本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批通过。
两组患者入组前4周禁止服用含碘药物和食物,甲巯咪唑组给予甲巯咪唑片(德国默克公司,注册证号H20120405,规格:5 mg×50片)口服治疗,首发剂量1次/d,30 mg/次,对患者甲状腺功能进行定期检查,等到患者病情改善后逐渐调整剂量为1次/d,5~10 mg/次,一直服用至孕晚期停药。丙硫氧嘧啶组给予丙硫氧嘧啶(德国赫尔布兰德制药厂,注册证号H20150035,规格:50 mg×100片)口服治疗,首发剂量1次/d,300 mg/次,连续服用3 d后对患者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如果显示激素水平控制在稳定状态,等到患者病情缓解后逐渐调整剂量为1次/d,50~100 mg/次,一直服用至孕晚期停药。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对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全身指标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发现不适症状应立刻停药,上报临床医师并给予相应措施。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主要指标包括FT4、FT3及TSH,分别表示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促甲状腺激素。(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根据文献[5]《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分,包括出汗、心悸、体重减少、便次增多4个项目,0分代表无症状,1分为轻度症状,2分为中度症状,3分为重度症状。(3)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包括甲状腺危象、妊娠高血压、心力衰竭、早产、流产等;新生儿不良结局包括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甲减、新生儿甲亢、低体质量、新生儿死亡/死胎等。(4)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和肝功能损伤发生时间:肝功能损伤以患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出现异常升高为判断标准。
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FT3、FT4、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硫氧嘧啶组患者治疗后FT3、FT4水平和甲巯咪唑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对比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硫氧嘧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和甲巯咪唑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和甲巯咪唑组比较,丙硫氧嘧啶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较高,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对比
表3(续)
丙硫氧嘧啶组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和甲巯咪唑组比较明显较高,肝功能损伤发生时间明显较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和肝功能损伤发生时间对比
机体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甲状腺毒症而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也称甲亢[6-7]。胎儿神经和智力想要保证发育正常,甲状腺激素分泌必须稳定在正常水平。发生妊娠合并甲亢具有多种影响因素,如妊娠呕吐、葡萄胎、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如果不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对孕妇造成的影响包括妊娠高血压、甲状腺危象、流产、心力衰竭等,对胎儿造成的影响包括胎儿畸形、早产儿、低体重儿等多种不良母婴结局[8-9]。目前临床上有多种药物可以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但由于妊娠合并甲亢的特殊性,选择的药物既要改善甲状腺功能,还要适用于孕妇和胎儿,不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10]。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常用于治疗甲亢,这两种药物均可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从而使络氨酸碘化和偶联受到抑制,减少甲状腺激素合成,但这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究竟哪个更胜一筹,仍未达到临床共识[11-12]。丙硫氧嘧啶半衰期在40 min左右,甲巯咪唑可达到24 h,因此丙硫氧嘧啶起效时间明显快于甲巯咪唑[13]。本研究结果显示,丙硫氧嘧啶组患者治疗后FT3、FT4、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和甲巯咪唑组比较明显较低,显示这两种药物对甲亢均可呈现良好治疗效果,甲状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但丙硫氧嘧啶效果更佳。本研究分析,可能是丙硫氧嘧啶半衰期明显短于甲巯咪唑的缘故。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和甲巯咪唑组比较,丙硫氧嘧啶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较高,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较低,与国内大部分研究结果基本相同[14]。国外医学研究发现,丙硫氧嘧啶对患者肝脏具有损伤作用,不良反应主要针对孕妇,但胎盘屏障透过率低,对胎儿影响轻微;而甲巯咪唑可通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体重过轻,影响胎儿生长发育[15]。为此,妊娠早期选用丙硫氧嘧啶对胎儿有利,妊娠中晚期选择甲巯咪唑可降低孕妇肝功能损害。本研究结果显示,丙硫氧嘧啶组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和甲巯咪唑组比较明显较高,肝功能损伤发生时间明显较长,也就是说虽然丙硫氧嘧啶组肝损伤发生率较高,但发生时间却晚于甲巯咪唑组。本研究分析,可能因为丙硫氧嘧啶主要在肝内代谢,而甲巯咪唑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因此建议患者在治疗前应先评估风险,并在药物有效计量内使用最低剂量。
总之,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对妊娠合并甲亢均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对于甲状腺功能改善效果来说,丙硫氧嘧啶更具优势,但容易造成肝功能损伤;丙硫氧嘧啶对孕产妇不良影响较大,对胎儿不良影响较小,两种药物不良反应均为轻微。为此应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合理择药,治疗期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随时应对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