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毗卢寺与湖湘地方记忆

2022-01-04 09:30◎王
江苏地方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曾国荃湖湘南京

◎王 楠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提 要: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南京毗卢寺在曾国荃的支持下得以大规模的重建,自此与湘籍官员士绅、湘僧结下密切的联系,渐成为湘省地方记忆的重要地标之一。有关该寺住持地域之争的说法,缺乏明证,却成为其历史记忆之一部分,更加凸显出该寺记忆的地方色彩。

南京毗卢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京素以寺庙众多闻名,其中堪称名刹者亦不在少数,毗卢寺便是其中之一。该寺建于明嘉靖时期,原只是一座供奉毗卢遮那佛的一座小庵,“府县志均未载”[1]69。在清代,毗卢寺依然维持着小庙的格局。太平天国运动中,南京众多佛寺被毁,包括这座不起眼的毗卢寺。然而,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毗卢寺却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建,也开始了其地方记忆的形成期。

一、曾国荃与毗卢寺的重建

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量宏法师在毗卢寺原址上建起一座佛殿,继续维持其香火,然而规模始终有限,直到新任两江总督曾国荃到来,这种局面才得以改观。据载,同治年间曾国荃游览南岳衡山,遇到当时住在齐公岩的海峰法师。曾国荃很赞赏海峰的修为,因此戏言:“如我督两江,为汝造庵”,海峰则立誓为其代管天下名山。光绪十年(1884),曾国荃如愿当上两江总督,即招海峰来南京择地建寺。海峰遂与释量宏商量,在毗卢寺原址上新建起一座大寺,“寺既成,不数年遂成巨刹”。[1]69

曾国荃赠送给毗卢寺的荷花缸

曾国荃兴建毗卢寺,有多重原因,首先在于超度湘军亡灵,抚慰人心。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湘军征战多地,死伤无数,许多人客死异乡。从传统观念来说,纵不能使亡者都能马革裹尸归故土,亦需要对其进行超度,不使将士魂灵游荡异地,无依无靠。而且,湘军以地方团练组织为基础,向来以地域观念、乡土情结、宗族关系等为纽带,才造就了整体深厚的凝聚力和较强的战斗力,故抚慰人心之举对曾国荃来说尤为重要。其实,在曾国荃建寺之前,曾国藩曾为湘军在南京请建昭忠祠,以祭祀阵亡将士。昭忠祠制度为清雍正皇帝首创,分正祀、祔祀,正祀祭祀将领官员,祔祀祭祀普通兵丁,其目的在于“褒崇大节,扬表芳徽,使远近观听勃然生忠义之心,于治道亦有裨益”[2]。及至近代,湘军曾国藩、淮军李鸿章等将此制度推广光大,于多地建立昭忠祠,以慰藉本军将士。

同治三年(1864)曾国藩向朝廷上奏:

自曾国荃师抵金陵,攻战两年,将士死事者尤多。虽屡邀朝廷优恤之文,而崇祀报功,尚阙焉而未备。兹就城中遗屋,略加修改,凡阵亡、伤病文武员牟兵勇,分别正祀、祔祀,依次列入,庶足妥侑毅魄,激劝方来。合无仰恳天恩,准照各府昭忠祠之例,饬地方官春秋致祭,于圣朝褒忠励节之道,或亦有补于万一。[3]

曾国荃兴建毗卢寺和曾国藩请建湘军昭忠祠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纪念湘军忠烈。正如湘人吴懈《江南毗卢寺碑》言,“痛念克复年,弹雨森林枪。谁非天生民,杀气冲天闾。不图普超拔,氛厉何从攘!”[4]南京之战死伤无数,抚慰将士势在必行。毗卢寺建成后,确在寺中举行过大规模的水陆法会,超度湘军阵亡将士。[5]

其次,占领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即今南京),湘军自认居功甚伟,其功业应该被世代铭记,建祠堂、寺庙可以将之昭示时人和来者。而战后湘军集团势力大涨,湘籍将领多出任地方要职,湘籍士兵也扩散至多地,这些湘人群体也希望有祠庙记录、昭显湘军之伟绩,强化湘人的地域认同。

再次,建寺也是为了恢复地方传统文化与秩序。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曾发布檄文,强烈抨击太平天国“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以及将儒家经典“扫地荡尽”的行为,号召地主士绅起来保卫纲常名教。同时,由于佛教和道教文化早已与儒家文化相融,同为士绅所信奉,所以,对太平天国将士在所过之处“无庙不焚,无像不毁”的行为,曾国藩也大加批判。[6]与此同时,湘军在征战过程中,不仅注重恢复儒家礼教,还对佛教文化采取了积极保护的态度。

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战区所在地方的社会受损严重,百废待兴,很多湘籍地方官员参与了地方的文化复兴,推动地方官榭民舍、学校祠宇重建。就宗教复兴来说,联合湘人同乡重建佛寺,邀请湘省高僧来驻地弘法成为重要策略,在南京也是如此。《江南毗卢寺碑》开篇即是对“洪杨时期”南京佛教文化遭毁的哀悼:

金陵大都会,国此八代皇。

仕宦万所趋,选佛亦胜场。

卧佛大佛外,盛缘推清凉。

咸古名丛林,海单福其望。

丛者譬树丛,海汇河淮江。

海内行脚僧,投如鸟归丛。

旬月听宿留,无问南北宗。

仰体能仁心,共演妙吉祥。

法与魔相寻,静安安可常?

四百八十寺,一炬灰洪杨。[4]

曾国荃在给湘军出身的吴柏庄的信中也写道: “宁垣毗卢寺、药师佛殿毁于兵燹,鄙人重到江南,见夫官廨、民舍渐复旧观,而庙宇则墙屋倾倒,神明无依,窃有未安”,因 此生发了“兴复 之 愿”,与海峰携手振兴金陵的佛都文 化。[7]故吴懈感叹:“恭唯荡平来,湘乡让未 遑”。曾国荃复建毗卢寺期间,得到了湘军同仁、湘省同乡的大力支持,首先表现在筹款一事上。他先是拜托吴柏庄(江西人,在湘军发家)从吴的江西同乡处募银千两,让修复工作得以启动。不过“惟是庙舍宽宏,非万金难以竣事”,之后他又想到吴柏庄的同乡,同样为湘军任事的刘洁斋“原招西商试办淮盐之友率皆乐善好施之人”,因此又托刘洁斋广为劝募。[7]此外,他还致信湘军将领王朗清和同乡席砚香,称“金陵重造玉皇殿、毗卢寺、药师佛殿,亦迭求弟广为劝捐,是皆待款孔殷”,希望他们能够慷慨解囊。[8]住持法师海峰虽本是镇江人,但客居湖南较久,是湖湘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湘僧东渐的典型。作为毗卢寺重建的主持者,曾国荃还在寺中留下甚多墨宝。[1]69-70他命人特制了一批寺院用品,现今被称作毗卢寺“镇寺三宝”中的金铁大磬、荷花缸都是曾国荃捐赠的。大磬是原报恩寺的物件,因报恩寺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大量寺中遗物便流落民间。曾国荃为修毗卢寺,在民间寻宝,遂得到此磬,将它捐赠给毗卢寺。荷花缸上则刻着“光绪十五年九月,太子太保两江总督一等威毅伯曾捐置付毗卢禅寺永远宝用”的字样(注:曾国荃,以军功封一等威毅伯,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少保)。[9]此外,寺内所建殿堂木料等,均是曾国荃派人从湖南运来的。[5]因此,曾国荃等不仅筹集了毗卢寺重建的资金,为其选定湘僧作住持,还主导了它的空间布局,毗卢寺处处留下了湘军集团乃至湖湘文化的痕迹,成为地方记忆的重要标识。

曾国荃赠送给毗卢寺的金铁大磬

二、毗卢寺与湖湘士人

曾国荃与毗卢寺的密切关系,在湖南人的记忆中亦留下了印迹。湘僧芳圃(注:江宁人,自幼在长沙黎仙庵落发)曾至毗卢寺赋诗,称赞曾国荃师法古意,能学唐太宗于作战之处建寺以褒忠烈,同时将该寺之兴与近来湖湘文化的兴盛相联系,盛赞王闿运、郭嵩焘“旁延教泽被东吴,七十三千门下趋”“年年桃李春如海,作育英材贡朝寀”,而这东吴之地的“岳岳毗卢寺”同样是受了湘人之泽。[10]可见,在当时湘省势力崛起的大背景下,湘人的地方认同感上升,湖湘地方记忆的刻写与传播也受到推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拯救”以南京为中心的东吴之地,既是湘军兴起的关键原因,自然也是湘人需铭记的一件大事,而毗卢寺所处之位置,兴建之由来使其十分适于成为承载此种记忆的空间。

毗卢寺与湘军集团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故湘籍官员对其发展一直比较重视。如1902年左右,禅师印魁(法号显文)[11]结茅于庐山,“旦暮勤修,胁不着席”,湘籍官员刘思训观察听闻他的道誉,故请其来住持毗卢寺。不过,当时正是新学兴起的时候,很多地方都发起了废庙兴学运动,毗卢寺也受到一定冲击,以至“神像迁移,蒙诸污秽”。印魁到此之后,趁着江南官吏到寺中向其询问佛法的机会,尽述佛门之灾,请求给予保护,“诸公皆为动容,合词以请制府魏光焘”,魏光焘也是湖南人,曾在曾国荃军中任事,时任两江总督,因此准其所请,“别建学堂,寺复旧观,佛龛神貌,更极庄严”。[12]毗卢寺此次能恢复旧貌,“全赖官府中湘籍同乡关系”,依托着他们的庇护,印魁在此“春夏演讲,秋冬参究,发明心地,时或宏戒。一朝食众,多达数百人”,[13]746-747为毗卢寺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毗卢寺还是湖南士绅的重要活动场所,一些曾在湖南活动过的其他省士绅也常来此寺。如端方曾任湖广总督,后调任两江总督,任内即携友同游毗卢寺,[14]其伯母病逝后也寄殡毗卢寺。[15]再如曾任吏部主事的陈散原,曾随主政湖南的父亲陈宝箴到过湘地,来南京时常与湖湘故友在毗卢寺欢叙,其中即有刘思训、湘僧寄禅等。寄禅法师别号“八指头陀”,湖南湘潭人,曾先后六主湖南名山,是湖湘佛教的代表人物。他曾多次来毗卢寺拜访,其胞弟也被他寄放在此做事且后病殁于毗卢寺,乡愁、哀思皆寄于该寺。[16-17]寄禅还在毗卢寺与陈散原等故友会面,留有《赠刘彝庭观察,时寓居毗卢寺》《重至金陵毗卢寺,陈伯严吏部步月见顾,话及亡弟子成,凄然赋此》等诗文。

三、住持之争

寄禅与毗卢寺的地方性关联如此之深,以致于长期流传着他阻止浙江僧人、天台宗巨将谛闲法师任毗卢寺住持的说法。释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中提到,据说印魁圆寂后,缺少法嗣,谛闲恰好当时在寺中讲经,众人推举他继任住持。寄禅却因毗卢寺为湘人所建,坚持认为不能由湘省以外的僧侣担任住持,因此出面干涉,迫使谛闲辞职。东初法师对此事真实性表示怀疑:“佛法既无国界,僧寺焉有省籍之分?”且寄禅与谛闲的个人传记均对此没有记载。[13]747这个故事在于凌波《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中得到扩充:寄禅到南京与湖南籍僧侣一起向官府陈情,逼迫谛闲退出,谛闲坚持不屈服。僧众为息事宁人,跪请谛闲让步,谛闲不得已而退出。[18]毗卢寺自编文集《溯流徂源:毗卢寺与中国近现代佛教》中,收录何建明《近现代中国佛教史上的南京毗卢寺》一文,亦持有此说,即寄禅反对谛闲住持这个向来为湖南人护持的道场。

从《新续高僧传》等记录的寄禅和谛闲传记来看,此次纷争却未被提及。若从寄禅的诗文来看,他赞赏谛闲的佛学修为,曾为之赋诗,颇多溢美之词:

猗欤法师僧中雄,教观恒演天台宗。波涛海口翻遥空,远从雁荡来江东。义龙律虎纷相从,大击法鼓声逢逢。扶起佛日悬天中,振聋启喷开群蒙。只园万木何青葱,灵山一会犹未终。我今衰老难鞠躬,聊作偈颂扬真风,永资觉道于无穷。[19]

从此诗来看,两人或难交恶至于上述文章中所说的地步。詹天灵亦持此论,并考据海峰之后毗卢寺的各位住持之籍贯,发现其中非湘籍者很多,[20]虽然他们当中有些虽籍贯不在湖南,但曾在湖南生活,深受湖湘佛教文化影响。但就印魁而言,他本非湘人,也未曾去过湖南寺宇,却能被湘籍官员邀来住持毗卢寺长达九年之久。

不过,另一方面,寄禅亦曾在赠给樊增祥的诗中自注:“毗卢寺为楚人出资建造,近为温台僧所占”。[21]樊增祥为湖北人,与湖南人同属楚人,时任署理两江总督,此语有暗示让樊增祥相助夺回毗卢寺的意思。同时,在宁的湖南人确实曾主张让寄禅住持毗卢寺,[22]至于寄禅任职与否没有言明。

寄禅与谛闲是否争夺过住持之位,目前尚不能确定,但寄禅对毗卢寺与湘人的关系确实是十分重视的,并没有因身为出家人,就消泯了省籍之别,湘籍地方官员更是从地方性的角度来看待毗卢寺的,所以这个故事有一定的背景支撑。但是,该说法未有明证,却能够流传许久,得到学界部分认可,甚至被补充了各种细节,如今还进入该寺自编文集中,连印魁法师也被讹误成湖南籍。[11]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已经成为毗卢寺记忆中被认定的“事实”。在人类的历史记忆中,不乏内容可能虚构,但存在实际影响的“社会性事实”(social fact),真实与想象在其中交汇,但社会无意去理会那些可能虚假的部分。[23]尤其是当这些问题与政治关联较大时,国家教育系统、媒体等社会舆论会有意去进行引导,使其记忆更加深刻,也更加难以祛魅。毗卢寺的纠纷与政治关系不大,但有地方性作为基础,这是当时实际存在,又是后人对毗卢寺记忆的重要趋向,如此便造成该说法被人自然接受的局面。

民国以后,湘省地方势力难复昨日盛况,毗卢寺的地方色彩虽然仍存在,但已渐渐淡化。有关金陵胜迹的书籍会提到该寺为“湖南僧海峰募湘军诸将资重修之”,[24]但也仅此而已。不过,毗卢寺规模宏大,清末亦有盛名,在民国时依然香火兴旺。而且,该寺祭祀亡灵的传统得到了延续。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司法官员林翔的追悼会即设在毗卢寺。[25]194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十周年纪念日暨第一届南京忠烈纪念日,南京市各界在毗卢寺举行追悼大会祭祀忠烈。[26]1948年河南旅居南京人士,在毗卢寺中遥祭开封“殉难”的军民。[27]

值得注意的是,民国初期,很多地方政府都将湘淮军的昭忠祠加以改建,转变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的祠堂。[28]毗卢寺曾祭祀湘军,与湘军集团关系密切,但作为佛寺,它与昭忠祠毕竟有性质上的根本差别,祭祀湘军不过是历史记忆中的一个分支而非主体,故也无须刻意消除。而且,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已与民国初期的形势亦有大的分别,对湘军和淮军的仇恨情绪已不再十分突出,有关湘军的历史记忆更不会为其带来负面影响。于此处祭祀,可能更是对前人祭祀模式的延续。此外,河南人在此为河南的亡灵祭祀,进一步证明毗卢寺地方色彩的减退,与湘人的特殊关系已经消散,其他地方群体亦可利用其空间,建构自己的记忆。

“文化大革命”时期,毗卢寺僧众被驱赶,庙宇被占用,直至1998年才恢复宗教活动。与此同时,1990年代兴起的“曾国藩热”让曾被简单定性为反动地主阶级代表的曾国荃也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于是,历史上毗卢寺与湘省的关系,在一些通俗文本中多被简化为与曾国荃的单线联系。只是,有些文本仍然摆脱不了阶级斗争记忆模式的影响,一方面想用曾国荃的名声为毗卢寺做宣传,一方面又将曾国荃的建寺之举解释为他想洗刷自己“杀人如麻”的罪过,[29-31]这就是历史记忆的吊诡之处吧。

参考文献与注释

[1]胡祥翰.金陵胜迹志:卷下 寺观[M].刊本.1926:69-70.

[2]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25[M]//清实录: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390-391.

[3]江宁省城建立湘军昭忠祠折(同治三年十月二十二日)[M]//曾文正公奏稿:卷二十一.清光绪二年传忠书局本.

[4]江南毗卢寺碑[M]//吴獬.吴獬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17.

[5]传义,净良.溯流徂源:毗卢寺与中国近现代佛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3.

[6]曾国藩.讨粤匪檄[M]//曾文正公诗文集:卷二.四部丛刊景清同治本.

[7]曾国荃.致吴柏庄[M]//曾忠襄公书札:卷二十.清光绪二十九年曾忠襄公全集本.

[8]曾国荃.致席砚香、王朗清[M]//曾忠襄公书札:卷二十.清光绪二十九年曾忠襄公全集本.

[9]胡玉梅.“毗卢寺三宝”10日将集体亮相[N].现代快报,2011-05-08(A17).

[10]芳圃.奉酬邓弥之山长毗卢踏雪歌[M]//笠云.禅门逸书(初编):第10册 听香禅室诗集 卷七.台北:明文书局,1981:53-54.

[11]现在关于印魁的很多资料都称其为湖南人,实为讹误,印魁应是河北易州人。

[12]清金陵毗卢寺沙门释显文传[M]//喻谦.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十五.

[13]释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M].台北:中华佛教文化馆,1974:746-747.

[14]记江督政暇清游[N].申报,1907-04-22(12).

[15]督辕开奠[N].申报,1908-08-14(12).

[16]三月初四,印魁和尚由金陵寄书,报子成弟病殁于毗卢寺,为诗哭之[M]//寄禅.八指头陀诗续集:卷六.1919年北京法源寺刻本.

[17]萧晓阳.湖湘诗派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266-270.

[18]光大毗卢寺的释印魁(1856—1909)[M]//于凌波.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1.

[19]毗卢寺赠谛闲法师[M]//寄禅.八指头陀诗续集:卷七.1919年北京法源寺刻本.

[20]詹天灵.印魁禅师与南京毗卢寺[J].江苏地方志,2012(4).

[21]赠樊云门方伯四绝句[M]//寄禅.八指头陀诗续集:卷七.

[22]湖南旅宁诸君启余主席毗卢寺,诗以奉酬[M]//寄禅.八指头陀诗续集:卷八.

[23]景军.社会记忆理论与中国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中国社会学: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31.

[24]朱偰.金陵古迹名胜影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59.

[25]林翔追悼会,明日假毗卢寺举行,遗榇定八日运苏安葬[N].中央日报,1935-08-31(7).

[26]首届忠烈纪念日,毗卢山前祭忠魂,沈怡请市民勿忘过去沉痛教训[N].中央日报,1947-12-13(5).

[27]要闻简报[N].申报,1948-06-27(1).

[28]王楠.烈士祠与民国时期辛亥革命记忆[J].民国档案,2011(3).

[29]仲奇.漫话金陵名刹毗卢寺[M]//政协南京市玄武区委员会.玄武名胜古迹.1991:123.

[30]杨新华.南京名片[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54.

[31]宝刹重光毗卢寺[M]//杨新华,吴阗.山水城林话金陵.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9.

猜你喜欢
曾国荃湖湘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李鸿章的政治智慧
南京大闯关
我是湖湘儿女
被黄豆打败的将军
咏“湖湘教师写作夏令营”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
不抢功——李鸿章的政治智慧
源可寻而濯我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