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2-01-03 22:13黎静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群文初中语文

黎静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推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影响其语文成绩的提高,还关系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能力。近年来各个学校开始施行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这对于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热情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应在教学中冲破以往教学的禁锢,让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的同时,极大提高阅读量,开展个性化群文阅读,促使学生真正找到阅读的乐趣。

关键字:群文阅读;初中语文;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群文阅读是教师将所学阅读材料进行重组后,依据初中生年龄特点、性格心理和兴趣爱好等开展阅读教学。应用群文阅读更能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改变之前以单篇阅读教学方法为主的现状,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多元化,这对于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自觉性,使其全身心投入语文阅读学习中,从而开阔学生知识面和视野,让学从此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开端。

一、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拓展学生阅读思维

课前预习环节于阅读教学而言具有相当关键的价值。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拓展思维,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紧随教师思路,从而进行语文课堂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突破常规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这种单一的方式,借助群文阅读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课前预习活动。在课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阅读与课文相联系的多篇文章进行预习,以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前就尽情的拓展。这样学生在接下去的语文课堂学习中,就能准确而快速的抓住文章的思想主旨,对文章有更加客观、全面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猫》一课学习中,主要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揣摩作者语言及写作手法,了解作者和家人三次养猫经历的情感波折,思考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篇文章的预习工作时,为让学生思维在预习时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教师可以分别节选老舍的《猫》,季羡林的《老猫》,钱钟书的《猫》等,并与郑振铎的这篇课文進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猫在作者笔下的不同写法,学生能在品味多种类型文章不同的语言中分析其写作技巧,这样就有效拓展了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更明白猫对于爱猫人的意义何在,在课文中也更好的体会到为什么作者“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情感。这样教师重视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是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铺垫,事实也证明,利用群文阅读进行课前预习收到了良好效果,平时不举手的学生也勇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积极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也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

二、拓展阅读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学习理解

阅读实践过程中,由于初中生受到知识储备及生活阅历所限,因此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会对诸多学习内容产生无法深刻感悟与理解的现象,这样就致使学生致使掌握浅层的阅读知识,很难通过表面去探究更深层次文章中的精神内涵。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将群文阅读引入课堂教学中,来积极拓展阅读教学内容,让学生去阅读多篇与所学教材课文内容主题相关的文章,以此来极大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强化学生对所阅读内容产生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例如,在学习《散步》这篇文章时,文章里描写了祖孙三代在田野间散步这一温馨画面,生动的展现了一家人相亲相爱、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乐趣,为了让学生更理解文章中所透露出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师可让学生阅读《奶奶的年馍》《亲情》《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也渗透这浓浓的亲情,也可让学生针对阅读上篇刚学过的文章《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伟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愧疚和思念。将二者进行比较异同之处,深刻体验亲情的美好,以此来升华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便在群文阅读中体会到用爱来构建家庭和谐的责任,保障群文阅读发挥出最大的光和热。这样教师利用群文阅读扩展阅读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更理解本篇学习的文章,更在扩展阅读中体会到亲情的可贵,进而继承和传扬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道。

三、课后进行群文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在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寻找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来引导学生阅读,还可以找一些与教材课文内容、写作风格迥异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们学会找到这些文章之间的比较点,以避免学生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受到限制。所以,在初中语文学科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为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文内容不一样的文章,并引导学生能在课后进行阅读,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能以更清晰的视角和更全面的眼光看待客观事物,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托物言志的散文《白杨礼赞》时,要让学生仔细揣摩文章内涵,分析其象征意义,主要从白杨树的外观特征及生存环境,去赞美与其有相似品质的抗日军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并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中的用词之美、先抑后扬之美、排比反问之美。在讲解完课文之后,为让学生对于白杨有更加全面而清晰地认知,教师就可为学生推荐阅读几篇风格迥异的文章,如现代诗歌《咏白杨》《白杨颂歌》《白杨赞》等,散文《记忆中的白杨树》《白杨树》《家乡的白杨树》等,并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这样让学生明白作者笔下的白杨树姿态各异,每位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意识不同,就让所写文章对白杨的看法和见解各不相同,让学生拥有多种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从不同侧面去解析文章内涵,这样教师利用群文阅读增强学生阅读效果,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结论:

总之,群文阅读就目前来说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高效的教学方式,它既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短时间内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能让学生产生丰富情感,凸显“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探寻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根据自己班级内部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搭配,从而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相应提升,从而达到群文阅读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晖.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开展群文阅读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37):35.

[2]吴锦钏.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语文教学之友,2021,40(10):36-37.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群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群文活动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