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科技支撑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调查

2022-01-01 09:24黄建军
经济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科技型科技企业

●黄建军

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积极发展科技新兴产业,各类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成为了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叙州区委区政府为了帮助这些科技创新型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不断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和打造川渝滇黔国际科技创新动能集聚区。

表1 叙州区“十三五”期间科技服务机构一览表

一、基本现状

“十三五”期间,叙州区累计获得各类省市级科技项目立项99项,总资金4235万元。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园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省级科技孵化器2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产研院1家、市级众创空间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

仅在2020年,叙州区就新增投入科技研究与实验经费(R&D)7.8亿元,且全部由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投入,投入强度达1.6%,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四川省1.81%,宜宾市1.4%)。及至2021年9月,叙州区科技型企业总数高达163家,约占全区企业总数(含微型企业)的28.9%。这些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29家,约占比全区科技型企业总数的17.79%;中小型科技企业135家,约占比全区科技型企业总数的82.82%;省级创新型企业15家,约占比全区中小型科技企业总数的11.11%。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5家、市级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质量检验检测平台2个,省级科技孵化器2家,市级产研院、院士工作站等技术服务机构9家,规模和数量皆位于宜宾县(区)前列。

表2 2015—2021年度叙州区科技型企业情况一览表

表3 叙州区“十四五”开局之年科技型企业数量一览表

表4 叙州区2020年各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地区生产总值一览表

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分布于智能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加工、高新技术服务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中小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30%以上,高达170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国民生产总产值(GDP)3.15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国民生产总产值(GDP)143.94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国民生产总产值(GDP)23.85亿元。销售总收入达4亿元人民币,创汇约5000美元;从业人员7198人,其中科技人员1515人,约占从业人员的21.04%。拥有中高级职称(技能)195人,约占从业人员的2.7%。

丰川动力荣获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四川省先进制造行业第一名,同时荣获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第一名;宸煜林业获得第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宜宾)第一名;2019年成功入选宜宾市十大最杰出农民工科技创新之星1名,入选宜宾市百名杰出农民工科技创新之星10名。2020年成功入选天府万人计划科技精英1名,获得宜宾市级创业领军人才1名,推荐宜宾市级创新领军人才2名,建立了省级樟油精深加工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推荐农民工科技创新大赛项目37项。先后荣获了国防科技进步奖13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市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自主创新突破,推动发展新产业

结合叙州区产业优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在化工化纤、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等各类科学技术项目中持续发力,积极推动新型科技产品的问世,提升前沿技术、应用基础和适用技术研发水平,实现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一是推进高端成长型产业技术创新,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动机、锂离子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及配套材料,生产组装、快充电桩等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天瑞达、常达机械、长虹红星电子、天工机械等对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创新发展,重点推进丰川动力“无冲击换挡”电驱动机械变速器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着力开展核燃料元件、高端数控机床、高精密设备、多功能液压挖掘机、液压起重机、纯电动液压挖掘机、治污电机设备、环保装备、新型射钉紧固器材等产品和技术研究与应用。三是引入先进的化工产业工艺,创新型融入各类生态环保材料,推进化工、纺织纤维、酿酒食品、新型建材等领域节能环保装备及其相关技术开发,支持节能减排、土地污染修复、污水处理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四是提高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现代化水平。开展以合什手工面、喜捷茵红李、大塔晚熟荔枝、宜宾油樟等地理标志农产品为重点的新产品开发利用,建设水稻、花生、油菜、高粱、马铃薯等新品种展示区、直播核心区、综合开发利用核心区等粮油科技园区。加强高山有机茶及产品加工工艺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建立油樟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围绕中草药等领域实现新型科学农业技术产业发展,形成了集观赏、药用、食用为一体的林竹科技园区。积极发展信息畜牧业,通过科学调配和种猪繁育,建成母猪河特色水产渔业流水养殖基地,打造越溪河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强化品种建设,开展对渔业水质量的科学提升,打造及饲养、观赏、繁育相互融合的多元化水产科技园区。

(二)坚定企业创造意志,树立科技创业信心

立足现代科学技术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建设一批技术研究中心、产研院、专家院士工作站、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多个方面,实现产业链、资金链的精准对接。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壮大,全面提升有效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同时,还要在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积极打造满足创新创业需求的孵化楼宇、社区、小镇,汇聚优势科技资源,形成创新创业集聚区。重点打造四川省级创新创业创意孵化园区、颐中“互联网+创新创业园”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城中央返乡创新创业示范街、农民工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

(三)创新优化区域布局,打造发展新平台

按照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塑造新的产业发展平台,加快打造融入“互联网+”的创新网络科学技术产业布局,确保区域产业发展融入数字化和智能化。一是搭建一个多元化的科技信息管理和研发载体。通过组建学习团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专利经验。将科技创新融入科学实践,实现对科学技术体系的商业化开发和经济化提升。二是塑造更具融合性的新型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借助各类先进的制造和生产集群,积极发挥“物联网”“大数据”的网络传播效能,实现对重点科学技术企业的扶持和研发。三是加强场景式科学技术产品的推广。深刻挖掘本地区优质的科学技术产业,在原有的根基之上,重点发挥对综合能源、化工、轻纺、建材、酒类、食品加工的提升,从而实现各场景下的科技企业融合。四是认真做好市场调研,明确科学技术产品研发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塑造稳定的供销一体化发展格局。

三、存在的问题

(一)顶层设计还未到位,自主创新能力很薄弱

科技创新是全民全社会的创新,同时也是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和协同创新。然而,叙州区目前还依然存在部门、企业、社会各行业共推科技攻关,制定和落实科技创新重大改革举措与政策不够的问题。企业核心技术的生产有限,对于“高精尖”技术的依赖性较强。例如,在“十三五”公布入选的207件国家级专利中,发明专利仅占8%;销售利润不足3%。总的来说,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实力,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二)激励机制还未到位,科技人才建设很滞后

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严重缺乏。对于分类引进、分类培育,研究制定灵活实用的柔性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以及人才流动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体系都尚未完全建立。叙州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诸如机械制造、综合能源、汽车零部件、名优酒类、绿色食品加工、新材料、农牧等领域紧缺急需的专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很难引进。对带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入驻叙州区创业的国家高端人才给予创新创业资金补助等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也远远不够,从而导致了叙州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也存在严重滞后的现象。以现有的企业科技人员建设现状为例,在企业科技从业人员中,大部分都是由行政人员转岗,或是其他部门人员兼任。这同叙州区提出的科技支撑企业发展的要求差距是相当大的。

(三)载体建设还未到位,科技创新体系很初级

目前叙州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还任重道远,服务于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还需要大力扶持,“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梯级孵化体系还需要大力完善,强化对外合作交流,加强科技、产业、人才与贸易结合以及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高校院所合作等机制还未建立,科技支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还未真正意义上形成,导致本地区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较为薄弱、其发展路经十分狭窄,也呈现出了产品更新不足等系列特点。

(四)投入机制还未到位,企业融资缺乏保证

“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参与、多种方式补充的投入机制,着力构建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是实现科技支撑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加大本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强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和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商业银行科技支行和科技型企业贷款合作平台效益,积极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搭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是实现科技支撑企业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国家所投入的资金扶持较为有限,企业在创业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较大的资金问题。特别是科技企业需要更高昂的研发经费,才能够投入正常的生产,因此在产品质量、技术研发和长久维系上,缺乏充足的资金流通。

四、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

在推动地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科技技术作为加速产业转化的重要组成,必须要强化主体作用,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组织研发。尤其是在推动科技类企业的升级转型中,地方政府应该树立导向作用,将企业作为创新发展的主体,通过政策扶持、减免税收、精简手续等方式,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开辟一条“绿色通道”,通过积极的扶持和推动,构建规模化产业集群,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调节上的能动作用。

(二)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科学技术创新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资金占GDP的1.7%,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的26%。由此可见,在推动叙州区科技产业发展的路径上,政府要充分发挥对科学技术创新的引导力、教育部门要发挥对科技人才培育的助推力、文化部门要加强对科技产业产品的创造力,通过机关单位、科研院校、企业单位的组织建设,强化资金支持。立足宜宾高新技术园的聚集作用,打造集机械制造、综合能源、汽车零部件、名优酒类、绿色食品加工、新材料、农牧等产业为一体的“创新、产业、辐射”效能。同时,立足高技术服务等领域;积极推动叙州区高新技术的创新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的实施力度

加强对科学技术领域的探索,构建一个“产学研合”的信息应用及合作模式至关重要。尤其是要通过科技中小企业的技术性融合,在新技术研发领域,高校和科技创新企业之间搭建有效的沟通载体,借助于多层次的企业科研建设,通过合作研发项目、筹措专项资金、研发更多的新技术成果。特别是要在科研机构研发和信息技术上不断突破,积极推动产业、学术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快理论知识对科技成果的转化,确保企业能够获得更加开放的发展视野。

(四)进一步优化企业尖端人才配置

在搭建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塑造城市核心资源和战略资源的过程中,人才的竞争力也决定着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因此,要想塑造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要将人才队伍建设融入到科创中心建设之中,要构建互联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从政府层面,要科学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从企业层面,要鼓励企业引进“高精尖”人才,打造科研骨干,加速构建自身的尖端队伍;从教育层面,要积极组织开办高层次人才专题讲座和培训研讨;从社会层面,要注重营造“崇尚科技”的良好氛围,加强对科技人才的重视;从法律层面,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等相关制度的建设,形成覆盖前沿、强化支撑的全新发展链条。

(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激励与扶持

结合“人尽其用、物尽其才”的发展导向,对用人主体进行充分的授权,要进一步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育引进和使用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围绕科技人才库的资金项目优势,优化对科研事业、企业单位人员奖金制度。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新科技人才,加大人才吸纳力度。围绕高端人才实行清单式管理和年薪制服务,进一步拓宽项目经费,塑造创新融合的项目支持机制。

猜你喜欢
科技型科技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