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林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仙源小学 甘肃陇西 748100)
整本书阅读,是相对于传统单一、片面文章阅读而言的一种全新阅读模式。通过整本书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储量,丰富阅读思维,完善小学生语言使用的严密性、逻辑性和条理性,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整本书阅读,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系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模仿行为掌握更多地语言形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对比、辩证、思考等多种思维方式,促使自身思想和思考的全面性,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1]另外,众所周知,阅读可以愉悦身心,学生在快乐阅读的时候,既可以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理解,完善自身精神、品质建设,提升学生境界,让学生通过读一整本书的方式,获得智育、德育、美育等多方面综合性的发展。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尤其是对小学生,在这个阶段中,小学生无论是思维认识,还是知识储备,都处于一个非常薄弱的阶段。而通过阅读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这些问题。但是,在传统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数量较为有限,无法帮助学生完成完整的知识学习,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阅读效果和知识储量。而在整本书阅读当中,可以让学生对书籍、对知识形成完整的认知,构建精细的知识脉络,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和接受文化的熏陶,增强自身阅读体验,改善阅读态度,提高阅读效果,继而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量。
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无论是整篇文章阅读还是整本书阅读,都需要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方式和习惯。而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首先,需要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传统的整篇阅读方式,不仅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而且知识点非常零碎,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而通过整本书阅读,由于知识、文章内容构成不同,既可以通过学生喜爱的部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还可以通过难以阅读的部分,有效锻炼的学生自学意识、能力,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了解书籍的精华所在,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和精神境界。
虽然在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核心素养的作用和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改革和推广的过程中,并没有认真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去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如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开展,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积累阅读、写作经验,加深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升。[2]然而,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无法正确区分传统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区别,仍旧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注重课文教学,从而导致整本书阅读活动变成形式化,大大降低了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的效果和质量。
在小学阶段中,尤其是阅读课堂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年龄小、知识少、阅读少的“三少”特点,从根本上影响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另外,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针对性指导。致使小学生在参与整本书阅读活动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态度。同时,学生阅读习惯、方式的缺失,大大降低了阅读活动的效果。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方法、方式的使用,增强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活动的认识,不断创新创造全新的教学方法,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飞速发展,各种各样新颖的电子设备,正在飞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3]因此,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候,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效果,改善学生阅读方式,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活跃阅读氛围。通过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维去看待书中的故事情境、人物情感,丰富小学生的思维认知,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例如,教师在教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猎人海力布》课程的时候,可以将书籍《猎人海力布》的不同封面整理成短视频,让小学生结合封面一起探究一下,《猎人海力布》讲述了哪些故事内容。通过这样“概括”阅读的方式,能够有效唤醒小学生对阅读故事的兴趣,从而获得良好地阅读效果。《猎人海力布》这本书中,收录了《猎人海力布》《泸沽河的儿女》《牛郎和织女》《亲亲的蛇郎》等四部中国童话故事。而故事内容、情感构建各不相同,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的方式,去阅读《猎人海力布》,能够从一本书中获得多种体验,促进学生阅读思维、阅读思考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牛郎织女》的影视作品,进一步加深学生的阅读深度,通过对影视剧和纸质书籍的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字词句的意思,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
在小学阶段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本质是希望通过全书阅读的方式,教授和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策略,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因此,阅读方法的教授也成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4]在小学阶段,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其阅读需求也不相同,诸如在1—3年级,通过大量阅读可以满足小学生的识字需求;而在4—6年级,则会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故事内容、人物情感情节的联想,对自身的行为、思想进行对比,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意识,从而形成系统化、有目的的阅读。所以,教师在小学高年级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时候,需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方式、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例如,教师在教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课程时,可以在传统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创新一些阅读方法。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字画,在字画上,有诗词、有图片。之后,可以通过开展“配图小达人”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绘制一幅与诗词相匹配的画。最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后,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对《唐诗三百首》《唐诗宋词鉴赏》等书籍的阅读。同时,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从网上下载相应的图片,并将书籍中的诗词匹配到图片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创作的兴趣,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理解能力,还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炼能力,提升小学生的阅读体验。
游戏,是儿童最大的天性。在传统的理解中,游戏泛指各种“运动”“电子游戏”,而事实上,游戏的形式不只有这两种。所以,在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时候,教师同样可以融入游戏元素,从而增加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让整本书阅读活动在教育性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增强教学活动可玩性,促进学生高效、快速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
例如,教师在教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景阳冈》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下《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绰号,之后在班级中组织开展“水浒抢答游戏”,赢的一方有权对输的一方进行惩罚,从而提升整本书阅读活动的趣味性。《水浒传》作为我国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它不仅仅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水浒传主要讲述了古代农民起义的事件。由于作品属于长篇小说,所以,在《水浒传》里面各类人物的描写内容、描写手法、衬托手法等非常丰富。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阅读《水浒传》,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学生阅读的速度和知识积累效率,改善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还可以丰富小学生的写作经验,达到读写同步提升的效果。此外,在《水浒传》中,各种正面人物及事件的讲述,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德行,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如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济弱扶贫。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爱心、正义之心;行者——武松,一身虎胆,武艺高强,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互帮互助精神,在他人遇到困难后,懂得如何帮助他人等。
在教学环节中,教学评价属于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教学评价,能够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还可以增强教学反思的作用,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但是,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更加重视教学评价的“监督”作用,以此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5]首先,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教师除了“监督”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外,还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以及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等内容,从而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其次,教师需要及时革新教学思想,在单一评价的基础上,丰富教学评价内容。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等评价方式,从而提升教学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而通过家长参与评价的方式,能够有效实现家校合作,增加学生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可以尝试创新评语方式,增强学生的阅读感受。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会对学生阅读的流畅度、情感融入进行简单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而通过多元评语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认真、专注和重视,从而彻底激发学生内在阅读动力。
例如,学生在阅读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时,读到:“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这句时,用了一种诙谐的语气,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状态。所以,教师:“此句读的犹如诸葛在世啊!不错,老师看好你!”通过这种趣味评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对《三国演义》进行阅读,继而完成整本书阅读活动。
总之,整本书阅读活动在小学阶段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将学生引入文学的海洋中,让学生更加全面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多彩的文学内容。同时,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品质素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以此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