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扶贫时代高校精准资助模式的转型及其对策*

2022-01-01 18:03陈永丽李世平
区域治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资助精准育人

陈永丽,李世平

1.中国计量大学;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自2013年起,各地高校根据国家精准扶贫的基本理念,努力改革贫困学生资助机制,完善资助育人制度,逐步确立了从保障性资助向发展性资助转型的全新局面。随着脱贫摘帽的实现和绝对贫困的消除,在后扶贫时代,高校如何进一步甄别资助对象,如何积极拓展资助途径,如何创新资助模式,都将成为新形势下精准资助工作面对的重大问题 。

一、高校精准资助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一)精准资助地对象发生变化

近年来 ,我国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活动紧扣党中央精准扶贫方略,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对资助育人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建档立卡、部门协同、师生协作等手段打出一套系统组合拳,努力将资助育人工作做到点上、做到根上,保障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能安心求学,并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但是,随着发展性资助模式的不断拓展,尤其是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和绝对贫困的消除,高校“贫困”学生的基本生活已经可以得到完全的保障,传统意义上精准资助地对象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精准资助地对象已不再是在经济层面无法保障其求学的“贫困学子”,而是所有现实或潜在具有急切的发展性需求,在心理、求学、交际、就业等方面存有显著不足的“困难学子”,这些学生的受助需求非常强烈,也非常多样,这些新特点对学校精准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二)精准资助的内涵更加丰富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根本内涵就是在资助内容上主要通过助学金、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俭学、临时困难补助和奖学金等多种资助方式对贫困学生进行保障性资助[1]。在资助过程中强调对贫困学生进行精准识别、动态掌握、量化认定、避免出现“贫而不申”和“申而不贫”的现象[1]。在资助体制上,强调部门协同,师生协作,横纵交叉,使资助育人工作更能明确靶向、有的放矢,保障育人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但是,随着“贫”与“不贫”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助”与“不助”关系更加复杂,高校精准资助的内涵已经愈加丰富,未来,广大受助学生的根本诉求将不再是学校给予的保障性资助,而是全方位、多样化的发展性帮扶,不再是单纯的人工“输血”,而是需要学校创造一切条件,积极拓展学生自身的“造血”能力。除此之外,高校精准资助的最终落脚点也将不是单向利用“奖、勤、困、补、贷”等资助手段,而是全面着手、“志智双扶”“鱼渔同授”,以及采取个性化的资助项目和创新方案。

(三)精准资助的途径愈加多样

高校精准资助主要是在高校党委统筹,多部门协作共管,相关部门监管的基础上进行的,资助的主要手段主要是在物质资助的基础上确保学生的发展性需求,通过物质帮扶、平台搭建等手段落实国家的资助政策,并确保学校资助育人的针对性。但是,随着发展性资助模式在更多的高校得到响应,传统精准资助的单一途径已经不再能满足学生资助的多样需求,资助育人呼吁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都能积极加入高校发展性资助的实践中来。广拓资源,合法合理地使用资源,联合社会及企业力量,多途径的打造多层次的育人平台,引入育人导师,设计专项育人实践项目,打造育人品牌及团队。最终使精准资助能够做到物质帮扶和思想引领相结合,学业发展和素质提升相结合,品德教育和理想信念相结合,为受助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业指导、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创新创业指导,用育人途径的多样化保障新时期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高校精准资助模式的转型特点

(一)从精准到精细的新理念

传统的保障性资助强调“精准”,就是强调高校贫困生育人工作要细致、要精确,在精准定位、多级评议、分类评估、量化测评的基础上,因贫施策、对症下药、靶向定位,最终使精准资助能够做到资助理念日益精细,育人对象定位精细,资助模式更趋精细。当前,在我国已全面脱贫的新时期,精准化的资助手段明显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发展性资助工作的新要求,育人的精准化必须向资助育人的全方位精细化不断转化和变革。这就需要:第一,各高校进一步完善精准资助育人体系,校院两级协调协同、协作共抓,由各院系发挥育人主导作用,在育人组织体系上把工作做透、做实、做细;第二,积极引入外部智力资源和育人资源,强化学工专职育人团队的工作能力,强化资助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地了解育人规律、熟悉育人政策的工作人员,使得专职育人教师的专业化能力能够符合新时期育人工作的根本要求;第三,推动资助育人工作水平更加精细化,优化高校育人工作的整体规划,联合多方力量搭建育人平台,更加细致地建立公平、透明的育人机制,进而促进传统精准资助模式的新时代转型和变革。

(二)从精准到精致的新路径

后扶贫时期,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点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资助,而是要打通育人的最后一里路,励志强能、智志双育,促进受资助学生从“接受型”向“成长型”不断发展。近几年,围绕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的基本导向,部分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已经有了一些显著的变化,育人有从精准到精致发展的新趋向。例如,部分高校将资助育人工作进行得更加细致,改变了以前资助工作九龙治水的旧局面;部分高校设计了资助方案,使受资助学生体验到了个性化的资助内容,资助育人的成效非常明显;部分高校努力打好资助育人组合拳,悉心构思,将对受助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精心提炼、融为一炉,满足受助学生的发展性诉求。通过诸如此类的新路径,高校充分立足生本,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努力挖掘学生潜能。

但是,总体来看,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资助方式还显陈旧,资助内容还显单一,并未充分激发出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三)从精准到精简的新生态

从精准到精简的新生态也是新时期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一大新特点。近年来,我国高校围绕精准资助的基本目标,努力在组织体系上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校院两级资助体系,部分高校还通过聘任和调剂的方式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协调和管理学生资助工作,学校的资助手段和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但是,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在资助育人工作方面仍以较粗放的管理模式为主,资助人员的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和实践水平还不高。由于信息不对称,校院两级资助工作的衔接也时常存在不足;由于部门壁垒,资助工作的协调往往存在不足;由于激励机制不明确,学校专职资助教师的流动性较大,资助工作的持续动能不足。目前,很多高校已经针对此类问题积极谋划,搭建横纵交叉、目标明晰、机构精简的育人新生态,积极构筑育人评价新体系,整合育人资源,努力发挥学校相关育人机构的最大效能。

三、新时期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创新精准资助的评价标准

质量为本,标准为先。在后扶贫时期,要促进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创新精准资助的评价标准。首先,需改革当前精准资助的粗放模式,建立标准化的资助育人工作运行机制,确立标准流程,明确评价标准,科学的地确立学校资助政策,强化风险管理,合理地制定指标,明确负责部门,规定时间表和周期,并定期进行跟踪。其次,强化精准资助育人的信息监管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对资助育人的相关环节和实施项目进行查验、抽检和调研,互动互促、相互联动,使各部门能及时发布和总结育人信息,监督、反馈,并进行修正,使精准资助工作能够始终良性运作。再次,对受助学生和其资助需求进行精准评估,对有发展性需求的受助学生进行全面跟踪评价,不遗漏任何一个学生,不让任何一个有发展性需求的学生掉队。最后,建立育人资源标准化动态调整机制,对受助学生应助尽助,对已经或暂时不需要资助的学生,应定时评估,准确把握“易助易退、可多可少、灵活严格”的原则[3],及时动态调整,节省资源吸收新的学生,确保育人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完善精准资助的管理机制

精准资助,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从资助的各个环节都要都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由此保证精准资助工作的实效性。首先,需做好精准资助工作的顶层设计,创新育人组织模式,校院上下一体,左右联动,多部门协同,确立目标任务,可以着力构建由学校资助领导小组和资助中心统一归口管理学生发展性资助的重要机制。其次,抓好专职学工育人团队的培育,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资助工作队伍,开展相应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横纵交叉的高校资助育人一体化体系。再次,对资助的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将资助管理工作从学前延伸至毕业之后,贯穿于受助学生从入校到离校的全过程,把握关键节点,抓住主要环节,根本不用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一生一策,使受助学生在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最后,确立科学的教育引导机制,既解困,又立志,还强能。针对新时期学生的基本特点,打造新型自助平台,细化专项资助模块,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将感恩、回馈的意识融入精准资助育人过程中。

(三)设定和运行全新资助项目

后扶贫时期,高校精准资助需要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真正站在受资助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资助育人工作如何改革和创新。当前,高校精准资助已经基本做到应助尽助,但是,受助学生的发展性需求愈加多样,学校不仅需要帮助受助学生在物质方面获得基本保障,确保他们能获得知识、习得技能,更应该满足他们的发展性需求,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资助与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学校学生资助部门应针对不同学生受助群体的类型特点,谋划精准,构建全新的资助项目。例如,可以按照品行发展、身心发展、能力发展、职业发展等建立相关资助种类。同时,还可进一步细化其内容,例如,在职业发展中,糅合进职业规划、就业培养、简历制作、模拟面试、创新创业等若干资助项目下的二级指标模块,学校和学院也可视情况设立专项基金及其他项目,针对受助者的核心需求因材施教、一生一策,帮助受助学生真正掌握实践技能和处事的本领,将全新的资助项目融入新资助体系,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性资助保障。

猜你喜欢
资助精准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