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创新*

2022-01-01 18:03:08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人事处禹常胜
区域治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大学生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人事处 禹常胜

红色基因,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探索和奋斗、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凝结的伟大精神成果。高校在落实教育工作期间,要对各项红色资源进行充分应用,并在做好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的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不仅如此,红色基因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因素,其不仅鼓舞着中华儿女始终坚持祖国伟大复兴这一梦想,并真正做到勇往直前。高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业人员的重要教育场所,并且在开展教育工作期间,肩负着建设祖国和创造未来的重要责任。这就要在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基础上,有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从而保证高校教育工作满足新时期创新发展的要求。本文从红色基因的含义以及传承的意义入手,结合新时期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存在的不足展开阐述,针对如何正确开展传承与创新工作进行全面探讨。

一、红色基因的含义及传承意义

(一)含义

“红色”本身就象征着光明,不仅能够具有凝聚力量的作用,而且能引领未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红军期间以及在红色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都已经明确指出过“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生活都逐步向政治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对于“红色”而言,其与无产阶级政治性和思想性具有统一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逐步将“红色”升华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底色。

基因,其实际上就是生物遗传的一种重要载体,并且也是生物体健康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在因素[1]。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红色基因就是从最初建立阶段到后续发展壮大阶段,所形成的可以区别于其他政党所特有的一种属性。因此,不可否认,红色基因就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更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正确民族独立过程中,所具备的一项重要精神。除此之外,红色基因也是红色文化众多内容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因素。

(二)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

一是能够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在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由多个方面的内容共同组建而成的,其中红色文化就包含在内,从某种意义上分析,其更是一种光荣传统。高校大学生如果能够长期在此种环境下学习,不仅能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更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精神境界,对于未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帮助。因此,高校要通过传承红色基因的方式,充分应用红色文化,在有效引导学生树立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有效抵制各项思潮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是在不断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的同时,使高校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红色基因传承和创新活动中。国家整体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贡献,其不仅是民族发展的希望,更是国家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资源[2]。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自身就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争做红色文化学习者和传播者的基础上,成为红色基因最为坚定的传播者。因此,在新时期高校通过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此项活动中进行学习,在保证自身具备红色精神的同时,有效弘扬红色文化,从而为后续提升红色基因传承有效性创造条件。

二、新时期高校红色基因传承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缺乏深刻理解,传承动力不足

以目前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会认为红色文化发展的历史时空与自身生活非常遥远,甚至难以将“艰苦”和“匮乏”与现阶段的“幸福生活”进行有效对接,所以,对中华民族过去长时间的发展难以进行深层次地反思[3]。在社会整体进入到现代化社会之后,具有多元化特征的价值观涌入,无形中就会对一些心理不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干扰。即便一些高校的大学生闲余时间也会看红剧、唱红歌,但是这些行为具有较强的表面性,其自身对红色基因的认知仍停留在表面。长此以往,不仅会对红色基因缺乏全面的认知,更会缺乏充足的动力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工作。

(二)传播形式单一,传承渠道有限

大部分高校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然会以课堂讲解这种传统方式为主。各个院校都有自身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其在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但是一些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传播、红色基因传承等多项工作期间,还是会忽视探索更多形式和渠道的重要性,不仅导致实际选用的文化传播和传承方式具有单一性,更会对最终传播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此外,一些高校会在课堂以外,选用其他的形式来传播红色文化和传承红色基因,如积极组织观看红色电影、积极组织红色旅游等,但是这些活动涉及红色文化的层面都比较浅,甚至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红色文化历史背景和其存在的革命意义,进而就会严重影响的大学生精神层面红色教育资源的挖掘。

(三)缺乏有效互动,传承效果不佳

无论是哪种教育工作都具有较强的双向互动性。一些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工作时,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以应用单向传播方式为主,这样不仅会使红色文化传播者和学习者处于不对等、不平衡的位置,更会影响红色基因最终的传承效果。如果高校传播红色文化浅、缺乏有效互动性,或是忽视学生在实际学习红色文化时的感受,就会使学生不具备传承红色基因的激情和主体意识。在情种状况下开展红色基因教育组织工作,将难以与学生积极互动,甚至无法第一时间解答学生心中存在的各项疑惑,进而就会阻碍红色基因的实际传承效果。

三、新时期高校红色基因传承方式创新要点

(一)加强思想引领,融入党员活动

高校在落实教育工作以及在管理中,都要全面认知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的重要性,为了能够提升创新工作效率,高校党员组织就要充分发挥作用,不仅要以党员和团员作为主要的教育对象,更要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不断强化党团组织核心凝聚力,同时也要加大宣传弘扬优秀党员和团员艰苦奋斗精神力度,更要着重培养党员和团员优秀品质,从而在坚定信念的基础上,形成不怕困难和持之以恒的品质[4]。在此种状况下,将思想引领工作落到实处,在为广大学生树立榜样的同时,也能更加全面地展示党员和团员在红色团体中的风采。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主动地加入红色基因传承活动中,能够非常显著的提升自身政治素养。不仅如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还要将红色资源与党课和团课具体讲解的知识进行结合,在增加党团活动红色生命力的同时,达到提升党团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二)落实内涵完善工作,融入合作教育模式

高校教育工作进入新时期之后,更应紧紧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对红色引进内涵进行完善,对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和红色基因传承渠道进行创新。这就要求对能够有效展现出红色文化特征的素材进行充分应用,并且结合具体需求,保证各项归纳和整合工作具有创造性,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培育出红色文化精品项目。在保证思想和教育工作质量满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将创新红色基因传承模式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比如,在其中融入合作教育理念,并且还要在研究和应用先进性社会教育平台这项工作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为高校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工作提供新路径。比如,将在革命时代形成的红色基因,有效融入当代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开放式教育工作中,在保证合作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建设红色文化产品体系[5]。通过对红色基因传承工作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长期性,这就要制定长效机制,对红色基传承过程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和落实。

(三)立足生活实践,增强互动效果

对于实践活动而言,其实际上就是一切认知的基础和来源。在新时期高校为了能够高效地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就要立足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细致分析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学生自身的智力特点和智能特点,在积极组织开展多种类型体验式和实践性红色教育活动的同时,构建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有效对接的新型模式,这样有助于高校将红色基因教育从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实践中。基于此,大学生就可以亲自体验,在全面掌握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之后,就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更加深入地挖掘红色资源内涵,在增强红色文化传播互动性的同时,为社会培养更多全能型人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细致分析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的方式,能够显著发现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中国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世界先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导向,更是为高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在新时期高校传承红色基因过程中,要紧紧结合我国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在创新文化传承方式的同时,使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大学生
Frog whisperer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奥秘(2019年8期)2019-08-28 01:47:05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创新基因让招行赢在未来
商周刊(2017年7期)2017-08-22 03:36:21
基因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