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淑芳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丰惠镇中心小学 浙江绍兴 312300)
2014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1]。”核心素养被置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呢?翻开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不难发现课程的目标: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习惯。而素养的形成过程,是日积月累的过程。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次能完成的,而小学阶段是各方面素养最好的最重要的养成阶段。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在内容选取上应该紧扣核心素养目标体系,严格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形成的规律,并且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明白教材的素养培育要点。如浙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你好,新学校”:适应学校新生活;第二单元“我的新生活”:按时作息,遵守规则纪律;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第四单元“冬天的快乐”: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四个主题内容基于学生生活视野,主题活动清晰,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从儿童熟悉的事情入手,有利于儿童通过体验、感悟、实践,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淡化了生活与学习的痕迹,寓教育与无形之中。
曾记得有人这样说:“教育要学生带走的不仅是书包里的东西,还有超越书本知识的人的素养。”因此,我们的课堂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因而,我们在学科内容的选择、目标的设立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从学科内容出发,寻找到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联结点、出发点、落实点。笔者以浙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中《亲亲热热一家人》一课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在上这节课之前,笔者布置学生调查父母的生日、属相、爱好,这些问题都是培育学生学会爱父母的基础。通过这些小问题,给学生搭界了平台去了解自己的父母。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猜谜语、唱生肖儿歌、介绍自己家人、讲与家人在一起快乐的故事、同唱一家人的快乐,还特意设计了十二生肖邮戳,为每个家人贴上属于自己的生肖邮戳等环节,这样的环节设计让课堂学习更多了趣味性,有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更让一年级的孩子明白与父母在一起的快乐。课上多次展示一家人在一起的画面,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情感油然而生,这样的学习也体现了核心素养倡导的。总之,通过课上创设各种情境进行教学,虽然并没有提到“爱家人”一词,但是已经潜移默化地将这一素养播种在了孩子们的心田。
又如在浙教版一下年级道德与法治《我是贴心好小孩》这一课中,笔者以贴心小棉袄邮戳贯穿课堂,课堂中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家人的行为,使学生体验和认识到自己是在爸妈的关心下成长的,父母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了无私的爱。通过课堂,也让我们的孩子能成为贴心小棉袄,主动关心家人,发现家人的需求,掌握一些简单的照顾家人的方法。这样别致的教学设计,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教学体验,更有利于让学生养成好品德(如爱父母)。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和交流的过程。各种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活动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评价不单单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而以往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一般都以教师的结果性评价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家长、学生本人并没有参与评价,这致使评价的功能只强化了优劣的区分,只重视结果,非常不利于学生素养的培养。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能不能关注过程性评价?能不能使评价成为儿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能不能让儿童自己成为评价的主体?因此,我们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入课堂、家庭、同伴间,并制定科学合理、简单易行的操作评价标准,改变评价方式,突出形成性评价、同伴评价、家庭评价[2]。
大教育家卢梭曾经表示:教育的本质应该以活动为中心,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天性,这才是教育根本意义所在。而邮戳中蕴含着好品德、好习惯,如“孔融让梨”“闻鸡起舞”“助人为乐”;也有像“给妈妈抓痒”“挂红领巾”“好好学习”等具有育人作用的邮戳。
用邮戳争章激励,作为课堂教学课程的评价方法,它的优点是摆脱以往教师敲章的麻烦,能及时评价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课堂实时奖励,能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而且邮戳还有一个优点,学生是在什么日期获得的,自己动手写上获得的日期,每日日积月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平时邮戳的收集与整理也是一个培养学生会整理的好习惯的过程,改掉他们丢三落四的坏毛病。
为让评价在更大程度上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笔者设计了由伙伴评价的“友情戳”“美德戳”“诚信戳”,通过给同伴评价,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他们内在品质,品德核心素养得以润泽和提升。每位获章的学生还写下争章心得与体会,在品德课中进行宣传,勉励自己、激励他人。评价方法的改善,给每位学生都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行为表现不好的,只要进步了,也有机会获“邮戳奖章”。
在素养的培养中,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许多父母平时只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孩子在想什么并不了解。那么,如何让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增进家庭和谐亲子关系,让孩子在家在校能一个样,让家长也能参与到评价孩子中来,笔者为每位家庭设计了“贴心小棉袄邮戳”“小帮手邮戳”“阅读邮戳”等邮戳,都有家长进行评价颁发,每月一次,在班级内进行表彰[3]。
此外,邮简评价卡也是非常好的载体。如在父亲节、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可以设计一套两枚的邮简评价卡,分别为宝贝邮简评价卡和爸爸(妈妈)邮简评价卡。学生在节日到来前夕寄出宝贝评价卡,父母收到邮简后,在爸爸(妈妈)邮简评价卡上作出评价并寄给孩子。
宝贝评价卡
爸爸(妈妈)最大的优点是:
爸爸(妈妈)最喜欢的事是:
我最喜欢听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是:
我希望爸爸(妈妈)改掉的一个坏习惯是:
我知道爸爸(妈妈)最近工作情况是:
我知道爸爸(妈妈)身上最优秀的品质是;
我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是:
我对爸爸(妈妈)的整体评价是:你真棒()需努力()
爸爸(妈妈)评价卡
宝贝最大的优点是:
宝贝最喜欢的事是:
爸爸(妈妈)最喜欢听宝贝说的一句话是:
爸爸(妈妈)希望宝贝改掉的一个坏习惯是:
爸爸(妈妈)知道宝贝最近的学习情况是:
爸爸(妈妈)知道宝贝身上最优秀的品质是:
爸爸(妈妈)最想对宝贝说的一句话是:
爸爸(妈妈)对宝贝的整体评价是:你真棒()需努力()
在邮简互动评价卡中,“评价活动”是载体,“互动交流”是灵魂,一套邮简评价卡将导向、激励、教育等素养培养功能的元素融入,在事先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情感交流中激发思考,传递正能量,实现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共同进步。
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汉书·李寻传》写道:“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意思是:马匹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是没有力气在路上奔驰的;人没有足够的能力,是没有办法使国家强盛的。可见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虽然在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中也有如诚信真可贵之类素养培养,但素养的培养是长期的,不是一节课40分钟能够完成的,我们更应该把素养培养延伸到课外。笔者就结合中国集邮总公司于2014年8月20日为《诚信》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发行首日封进行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衍生到课堂外,笔者给每位学生都准备了《诚信》首日封一枚。每当学生做了一件诚信之事,就在信封上盖上属于自己的诚信邮戳。这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班内不诚信的事减少了许多,诚信素养之戳盖满学生的信封,走进他们的心灵。
素养并不是天生的,是学而得之,习而得之,是教而有之,化而有之,因教化熏陶而有之,是后天慢慢培养出来的。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白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培育要点,大力改变教学模式,真正“以生为本”,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匠心独运,这样才能使道德与法治课堂突出体现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