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博 贺计伟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要大力加强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和弱化。高中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关键期,通过劳动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社会责任感,促进学业成绩的进步并完善人格的塑造。但是就学校贯彻劳动教育课程而言,过于重视学业考试,忽视了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从而导致劳动教育意识普遍缺失。结合上述背景,本文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结合时代特征,关注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提出劳动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并就其问题展开充分讨论。
劳动教育从基本内容来分,可分为生产技术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生活服务劳动等; 从基本素养来分,可分为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等。就劳动教育的任务,一方面是劳动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是思想品德的教育。因此,劳动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应当占有一席之地,更应当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发现与时代贴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证研究较少,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且实际操作性较低,不太具有普适性;在进行高中生劳动教育课程的研究时,大多关注普遍现状,就劳动课程的建构必须考虑当地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国内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发展70多年来,存在劳动教育课程政策和体制机制不甚健全、劳动教育的主体过于单一、没有把劳动教育实施效果及考核评价纳入整体的评价机制、劳动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比较薄弱等问题。[1]劳动教育课程在贯彻过程中,可以归纳出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粤港澳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更需要高精尖技术人才,人才的培育需要从中小学做起,在进行高中劳动教育的贯彻过程中,凸显出一系列问题,如劳动教育地位缺失、劳动教育课程政策刚性作用不强等问题,该地区急需一套更为完整的劳动课程体系。
学校组织校内外劳动面临诸多制约,在贯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同时,社会劳动教育缺乏有效载体。[2]劳动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如“高考强基计划”并未将劳动技能放到考核指标内;且高中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缺乏明确的标准,学生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劳动教育达成什么程度”仍旧不明确,所以对于劳动教育一直存在一个模糊的边界。指导教师不明确,学生在具体贯彻过程中也一知半解,导致劳动教育效果较差。
粤港澳大湾区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学习压力大,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有些教师机械地把劳动教育等同于身体锻炼,整体上劳动教育在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劳动教育的实际成效不理想。高中教学的众多科目中,受到诸多升学压力的影响,各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并没有将劳动教育渗透其中,所以任课教师极大程度上忽略了这一重要环节。同时学校管理者忽视劳动育人功能,劳动教育在学校的地位被一定程度削弱。
鲍忠良[3]对中学生劳动教育状况的调查显示:学生在家庭劳动教育能力薄弱,父母“包办式”教育对学生影响较大。在被调查的2600名家长中,83.1%认为孩子有必要在家里进行家务劳动,但是仅有41.8%要求孩子做家务,42.11%偶尔要求孩子做家务,85.09%经常插手孩子的劳动教育。在进行家庭劳动教育过程中,父母过多的干涉会让孩子的劳动教育更加狭隘。就粤港澳大湾区而言,在抽样调查的228名粤港澳大湾区家长中,69.3%表示孩子的劳动意识淡薄、40.35%认为孩子劳动技能较差,65%认为孩子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在家庭劳动的过程中,过度依赖父母导致自己在家庭劳动教育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而这种现状也会对学生校内的劳动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高中生处在人生习惯素养培养的关键期,好的劳动习惯使人受益终身,不仅对学生行为品格的塑造非常重要,同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尤为重要。在整个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大背景下,评价标准不健全、父母包办性较强、教师忽视相关技能的教授,会导致学生相关劳动技能的缺失。 同时,学生过于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忽视劳动教育的现状依然存在,就粤港澳大湾区的高中生而言,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仍须进一步增强。
鲍忠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仅有29.7%的学生每天做或经常做家务,28.7%的学生不知道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规划,35.53%的学生没法较好衡量自我劳动效果,且21.8%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提升自我劳动能力。在上述数据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知道劳动课程的具体规划,一定程度上说明高中生劳动意识淡薄,而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提升自我的劳动能力则说明学生劳动习惯差,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仍须进一步提升。
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习惯和精神缺乏在课室内表现得尤为明显。从不少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劳动现状并不乐观。如在课室内,不少学生忘记值日,黑板经常没人擦,垃圾没人倒;同时,在集体劳动课上课过程中,不少学生偷懒,无组织集体意识,逃避劳动任务等行为较多。
基于上述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和劳动教育的问题所在,本文聚焦高中劳动教育,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下建议。需要指出的是劳动教育课程问题在解决对策上,每一个层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个领域层面和之间都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在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标准上,相关部门或学校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可视化管理,就粤港澳大湾区的高中生劳动教育而言,应对家庭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教师劳动教育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同时,学生在每个不同的年龄段也有相应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如制定初中生劳动教育评价标准、高中生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切实通过可视化评价和管理体系,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进行劳动课程建构的过程中,康翠萍和龚洪[4]指出,虽然劳动教育意义重大,但始终没有纳入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课程的有效实施体系中,更没有将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评价指标。未来的劳动教育改革,须以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为指导,建构劳动课程与德、智、体、美有机融合的劳动教育新体系和实践运行机制,其中课程目标可以制定为“以内容的丰富实现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强化参与合作与体验多样结合,最后实现多方面助力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变革的发展”[5][6]。
粤港澳大湾区对于人才的劳动要求更高,劳动与科技产业相融合,所以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应更智能化,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综合性。
在进行各个学科之间的劳动教育纵向渗透时,应在保证完成教学基本任务和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劳动教育,如生物课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思考肥料的配比及光照、温度等各因素对植物的影响,并让学生动手实践,将劳动教育与学科育人相互渗透;化学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程教学与垃圾分类、堆肥相结合等。
家校合作过程本质上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双向互动,即学校可以为家校合作提供一个政策引领和技术指导,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实践其他学科与劳动教育之间的渗透。《意见》指出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时,需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具体课程体系上,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应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其他课程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粤港澳大湾区的家长经济活力旺盛,且工作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基于此,学校可以根据家长的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劳动课程,如开工厂的家长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工业劳动实践的平台,将学校中的劳动教育与工厂劳动相结合;开农场的家长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农业劳动教育的机会,建造学农劳动基地、学工劳动基地和服务型劳动基地;充分发挥家长职业特点的多样性,更全面且有效地将家校劳动教育合作充分利用起来。同时,学校也可以拓展多样化的课程平台和资源,在劳动教育与中国传统节日之间建立起联结,如植树节、学雷锋活动月、五一劳动节、重阳节等,更好地落实劳动教育的理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勤劳奋斗的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劳动精神是全体劳动者的精神财富,是人民不断推进社会发展的源泉。当下的中学生在时代号召下应该更加注重提升劳动意识。
劳动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从课堂的角度让学生理解、感悟劳动价值所在,更要培养学生亲历劳动,理解“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体会劳动的美好。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切实体验到劳动所带来的满足感;教师在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过程中,应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并及时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让学生通过劳动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塑造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培养劳动精神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多鼓励学生,弘扬时代美德。在劳动课贯彻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去劳动,还要找寻每个学生的劳动创新才能,帮助他们会生活、会劳动、会创造,发现生活中劳动精神的价值所在。劳动习惯养成需要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内化生成、收获反思,形成价值认同。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仅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同时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社会生存技能,让学生在社会劳动中能不断提升自我劳动能力。习惯的养成还需要监督和明确的评价机制,以便学生自发地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可以通过高中劳动教育课程的优化更好地引领中学劳动教育的走向,一定程度上指引学校课程规划,提升教师对于劳动教育的意识,营造更好的劳动氛围。同时家长也要全面了解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促进劳动教育层面的家校合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劳动教育课程改组和优化,能够促进学生劳动能力的发展,从而将学生培育成符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创新型技术人才和对社会家庭有责任感的良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