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载体的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研究

2022-01-01 20:19谢姝瑶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6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责任

谢姝瑶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092)

0 引言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高校社会责任教育是指将社会责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始终。即以社会责任教育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目标导向,加强志愿者的身份认同与组织归属以深化大学生社会责任角色认知,完善志愿者培训与管理以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行为能力,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深化对社会责任内容和意义的认识,并将从外在获取的认知内在地转化为社会责任感,形成自觉的志愿服务实践,养成稳定的志愿服务习惯。达到知行合一,认识和实践相互促进不断上升的良性循环。

1 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载体的高校社会责任教育面临的困境

1.1 部分志愿者社会责任认知模糊

首先,部分志愿者社会责任角色认知不深刻。当下很多大学生为了个人学分和荣誉或者抱着建立广泛人际关系的意图加入校内外的志愿组织,这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与实用主义色彩,淡化了志愿者角色的社会价值。其次,部分志愿者社会责任内容认知不明确。简单概括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责任就是:“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而当下有的大学生也不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没有深入地参与服务,没有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而只是“走过场,做样子。”没有个人回报的付出他们也拒绝参与,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也不愿多做一点额外的贡献。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层面的偏差是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载体的高校社会责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根源。

1.2 部分志愿者社会责任情感被动

首先,部分大学生缺乏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将志愿服务活动看作是一次任务,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组织的安排而缺乏自主参与和体验的积极性,其志愿服务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其次,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难以维持。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大学生对长期志愿服务的热情难以维持。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抱着“尝试”和“体验”的心态来参与志愿服务,只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丰富自己的体验,并没有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提升自我的途径长期坚持下去。第二,大学生对同类型志愿服务的热情难以维持。部分大学生志愿者为了丰富自己的体验,倾向于参与各种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而对于同类志愿服务的热情则不高。这些大学生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却忽视了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1.3 部分志愿者社会责任践行能力不强

在意识能力层面,大学生抗压和自我调节能力不强,在志愿服务中经常需要大学生去往条件艰苦的地方,从事难度比较大的工作。而部分大学生无法抵抗心理的压力和落差,也缺乏调节思想矛盾,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使得志愿服务的效果不佳。在实践能力层面,大学生缺乏对特定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刻认识和前期准备且专业实践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从而在践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会出现失误。实现知行统一,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行为能力是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其实效性的直观体现。

2 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载体的高校社会责任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

2.1 大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自我教育不到位

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社会责任淡薄的内在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没有形成稳定的道德认知与行为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他人的消极影响,且大学生自我教育不到位,没能促成思想矛盾的转化和维持稳定的社会责任履行习惯。首先,西方多元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正在通过其输入国内的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得某些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权利,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高校社会责任教育带来挑战。最后,网络新媒体的消极影响是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网络新媒体的主体存在大众化的特点,人人都可以发声,从而无法保证网络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缺乏自我与社会认知,自我教育不到位。很多大学生有畏难的心态,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容易选择放弃,没有将认识付诸实践,从而也没能促成思想矛盾的转化,使得行为与认知相背离,没有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2.2 家庭育人理念偏差,育人方式不当

传统的“重智轻德”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非理性教育观念使家长过分看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和道德能力培养。这种观念在无形之中也让大学生产生“自己只要专注学习就好”的错误观念,且如今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导致家长对孩子过分地呵护与溺爱,让孩子习惯于索取而学不会奉献。此外,社会负面新闻的传播使得家长告诫孩子哪怕遇到他人遇到危险和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要“明哲保身”,这样就减少了大学生接触社会与锻炼自我的机会,从而使得家庭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作用发挥甚微。

2.3 高校引导不够,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导程度不够,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工作体系并不完善,社会责任教育效果不强。首先,部分志愿者组织社会责任教育目标不明确。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目标更侧重于社会价值目标而忽视大学生个体发展目标。其次,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有待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方式日趋多样,但与社会发展和现实的需要相比,当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还不够丰富,缺乏时代性与创新性。传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清扫社区卫生、无偿献血、敬老助残、到欠发达地区支教支农(如西部计划、暑假“三下乡”)等,志愿服务的方式也相对单一。[1]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知识性不强。据统计,85.37%的志愿者没有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志愿工作。[2]相对于美国的“服务学习”,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并没有得到学校与社会的密切配合,没有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运用知识与技能和拓展学习的机会。最后,一些基于传统节日的志愿服务活动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并没有切实地关注服务对象的需求。

2.4 政府扶持不力,社会参与不足

在政府支持方面。近几年,政府出台了“支教保研”“西部计划”等政策,激励大学生服务社会,但此类政策实施的对象比较狭隘,没有普及到大部分的大学生群体,应在就业和毕业生考核的标准上,提高道德素质考察的比重,增加志愿服务时长的要求并严格规范考核标准和流程,切实激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此外,政府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与保障也不充分,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也降低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效果。且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金缺少统一透明的制度化运行,不利于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在社会参与层面。一方面,在大学生就业时,用人单位比较看重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与任职情况,却忽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经历,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的认同度不高。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与平台搭建的作用不明显,缺乏社会组织自主筹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的渠道,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经费来源单一,不利于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打击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3 完善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载体的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思考

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也是实现中国梦的育人要求。这需要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也需要高校、政府、家庭联合起来形成促进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的合力。

3.1 加强自我教育,促进责任养成

首先,协调角色认知冲突,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大学生应努力协调自身的角色认知冲突,在致力于自身学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将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其次,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实践,领会内化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在调节价值认知矛盾的基础上,应积极自觉地投身志愿服务实践,把握住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机会。再次,强化志愿服务活动总结,提高社会责任履行能力。大学生应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履行能力,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为青年。

3.2 优化服务体系,奠定教育基础

首先,优化招募方法,加强志愿者培训。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应提高志愿者招募的流动性,灵活性与针对性,优化人员匹配,提高志愿者队伍整体素质。其次,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重视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与此同时要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新兴的社会现象与弱势群体,增强志愿服务的时代性。大学生志愿服务还可以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的经验,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性与针对性,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职业化的指导。

3.3 健全各项机制,巩固教育效果

首先,把握志愿者心理,加强激励机制。在激励原则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不同的对象、顺应不同的时期,提高激励手段的灵活性与时代性。在激励方法上,要将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形成激励系统。[3]其次,注重服务实效,健全评估机制。首先,要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进行及时的监测与反馈。其次,要对志愿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估。一方面,要关注受助者对志愿服务的满意程度与接受服务后受助者状况的改善程度,对受助者进行长期的观测与帮助;[4]另一方面要调查承接单位对志愿服务的评价,这有助于大学生志愿者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志愿服务能力。

3.4 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在“硬政策”方面,政府应出台政策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大学生课程体系与考核标准,将志愿服务作为硬性指标;在“软政策”方面,政府应出台更具灵活性的激励政策,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和升学联系起来,将大学生的社会贡献与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政策保障。保障大学生志愿者的权益不受侵犯,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政府主导和支持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信誉,更容易获得广泛的社会资源。

其次,社会营造良好氛围。要尽力弥补市场经济体制的漏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在释放经济主体活力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违背市场规则行为的处罚,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同时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监管,使大学生在健康阳光的网络空间参与社会生活,培养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政府和各社会组织要联合起来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责任的培养提供支撑。企业可以设立相关的资助基金,搭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在助力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同时也承担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应与政府部门相互配合,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责任教育助力。努力打造责任政府与责任企业,培育责任公民,则为高校社会责任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再次,高校优化教育方式。首先,在育人理念上,要提高对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视。高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习总书记在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道:“我们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我们要真情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我们要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5]因此,高校教职人员都应该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切实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成长动态,从而激发大学生个体道德与责任意识的觉醒,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次,要继续深化高校社会责任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突出中国梦教育,帮助大学生更准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深化社会责任认知。再次,创新社会责任教育的方法,通过搭建志愿服务等实践平台达到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的知行统一。也可通过树立社会责任道德榜样以及借鉴他国社会责任教育经验和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都能够提高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的实效性。最后,高校应利用多样化的途径与新兴的载体来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如组织理论学习,开展主题活动,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等。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与社团、党小组和辅导员团队的辅助作用。

最后,家庭发挥教育作用。在教育观念上,家长应摒弃错误观念,更加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虽然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因此个人美德的高尚也就越显珍贵。因此,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给孩子提供相应地支持与指导。在教育方式上,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减少对孩子的溺爱与不必要的呵护与约束,顺应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使得孩子在不同的年纪履行相应地社会责任。若一味地纵容与袒护孩子,为孩子打理和安排好生活中的所有事情,截断了孩子自主判断与选择的机会,则会使得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与社会适应能力,反而不利于其成长成才。在教育风格上,家长应保持民主和平等的风格,重视责任教育的情景营造,从小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与担当意识,从而较大程度地挖掘孩子社会责任感形成的潜力。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责任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