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瑞
(通榆县边昭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通榆 137201)
市场需求量增加,供需矛盾加剧,我国食用油料自给率只有32.1%,产不足需。我国年生产植物油1200万t,但消费达到3500万t,其中植物油的消费比例花生占8%左右。花生市场体系不够健全,产业优势发挥不够,产业链短,受国际油料市场影响较大。
长期以来,花生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土地上,生态条件差,普遍认为花生是低产作物。目前,全国花生产量平均达到245 kg/667m2,花生的增产潜力还有很大的空间。
纬度较高,积温较低,无霜期较短。冬春季风沙大,造成表土流失,影响播种出苗。秋季降温快,冬季温度低,不利于晾晒和种子保存。降雨量少,生育期内易受干旱胁迫,有效灌溉面积少。
花生主产区土壤基础肥力低、保水保肥能力差,普遍施肥量偏少。重茬面积较大,是导致花生产量较低的重要原因,缺乏消除或减轻重茬减产的有效手段。
花生种子产业有待发展,优质绿色产品增值不足。相关服务组织缺乏,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低,产业优势发挥不足,市场体系不够健全,产业链短,种植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不充分。
适合种植花生的面积大,适合绿色优质花生生产。生态条件不适合病虫大量发生和黄曲霉菌的繁殖、侵染。种植花生效益较高,有利于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拉动花生加工和贸易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依托优质产品资源,实现品牌效应。健全市场体系,延伸产业链,促进花生产业发展。
依据当地生产、生态条件和产量目标,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品种。根据吉林省特有的气候、生态条件,建议选择生育期125天以内的中早熟、中小果型、高油、高蛋白等花生品种,选择成熟一致性好、果柄韧性较强、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品种,满足油用、食用、加工等需求。如吉花19、吉花20、豫花37、花育20、青华6号、中花21等。
选择不重茬、土层耕层厚、排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砂质壤土,切实改变土壤耕层明显存在“浅、实、少”的问题。冬前耕翻,一般深翻25~30 cm为宜。秋季没有深耕的地块,可在春季4月份进行深耕。注意上一茬使用过氯嘧磺隆、烟嘧磺隆、莠去津的地块,下茬不建议种植花生。
种子处理:选择晴朗干燥的天气进行剥壳晾晒2~3天,增强种子的活力。剔除虫、芽、烂果、杂色种子和异形种子,保证种子的纯度。精选一级、二级做种子。确保种子均匀一致,种子发芽率≥90%、纯度≥98%、净度≥98%。用花生专用种衣剂拌种防治花生烂种、蛴嘈、根腐病有较好效果。用种子量0.2%~0.4%的钼酸铵制成0.4%~0.6%的溶液拌种,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还能增强花生植株固氮能力。花生拌种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的危害,保证出全苗、苗壮,一般花生拌种比不拌种的增产10%左右,增产效果显著。同一品种要进行不同地域轮换栽培。
施足底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结合整地一次性作底肥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0~30 m3/hm2。氮磷钾钙配施,施纯氮180~225 kg/hm2,磷(P2O5)165~210 kg/hm2,钾(K2O)210~255 kg/hm2,钙(CaO)120~150 kg/hm2,注意土壤缺钙会引起荚果空壳和荚果腐烂病。碱性土壤施用铁肥37.5~45 kg/hm2。
吉林省中西部花生播种时间一般在5月15日~25日,花生播种的适墒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多粒型品种如“四粒红”连续5~7天内5 cm土温稳定通过12℃;珍珠豆型品种连续5~7天内5 cm土温稳定通过15℃即可播种。
播种方式:单垄种植,垄宽60 cm,穴距13~15 cm,2粒/穴,保苗10~12万穴/hm2。大垄双行(适合地膜覆盖):垄宽80~90 cm,穴距15~17 cm,2粒/穴。公顷保苗13~15万穴。播种深浅要一致,播后覆土,厚度3~5 cm。播种量:用种粒180~1187.5 kg/667m2,折合干果270~300 kg。花生一般推荐覆膜种植。机械覆膜播种地膜选用厚度0.01mm的聚氯乙烯地膜,透明度≥80%,展铺性好。筑高垄防风沙,垄高12~14 cm为宜,播种深度2~3 cm。除草剂用精异丙甲草胺乳油,按说明使用。
苗期管理:苗齐,苗壮。下针结荚期管理:促棵,促花,防过旺,保幼果。后期管理:及时追肥。
花生不同于其他作物,其种子长于地下,势必造成上下生长不协调。徒长倒伏普遍发生,解决的途径是化控。不徒长也存在地上部茎叶生长和荚果生长不协调的问题,不徒长也可用化控,使干物质向荚果较多分配。化控可提高资源和投入的利用效率,同时利于植株健康生长。
5.8.1 花生叶斑病。叶斑病7月中下旬易发病,初见病叶时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1000倍液防治,7~10天喷1次,连续2~3次。8月中旬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菌核净进行防治,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5.8.2 花生茎腐病。发病初期,可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80 g/667m2,或用24%噻呋酰胺20 g+3%甲霜恶霉灵20 g,兑水15 kg,喷淋花生茎基部或灌根,视发病程度增加次数。
5.8.3 花生白绢病。发病初期,可用24%噻呋酰胺悬乳剂20 g/667m2+吡唑醚菌酯+21.4%络铜·柠铜20 g/667m2,兑水15 kg,喷淋花生茎基部或根部,视发病程度增加次数。
5.8.4 花生果腐病。花生结荚初期或发病初期,可用50%氯溴异氰尿素可溶粉剂40~80 g/667m2,或30%醚菌酯悬浮剂10 ml/667m2+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25 g/667m2,兑水15 kg,重点喷淋花生茎基部或根部,使药液顺茎秆流到根部,视发病程度增加次数。
5.8.5 花生虫害的防治。花生易发生的虫害是蛴螬、金针虫和蚜虫。使用噻虫嗪包衣是目前最好的有效防治方法。使用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和底肥一同施入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防效可达90%以上。
最好是随播种随滴灌,也可提前播种覆膜提高地温,但要注意播种时的土壤墒情。如果能使花生种子吸水和发芽,当时地温较低可能会引起烂种;如果土壤很干燥不能使种子吸水,则不会受低温影响,不过这种做法风险较大。应慢滴、滴透,应湿润到下层土壤。
开花前要保证土壤墒情适宜,促进早开花、多开前期花,以保证早结果、多结果。可根据土壤养分含量情况适当随水追肥,氮7.5~15 kg/hm2、五氧化二磷7.5 kg/hm2、氧化钾7.5~15 kg/hm2,折合成氮、磷、钾各含15%的水溶肥75~120 kg/hm2。
在有效果针基本入土时要保证土壤墒情适宜,以确保荚果顺利膨大,此时应结合滴灌随水追肥,氮15~30 kg/hm2、五氧化二磷7.5~15 kg/hm2、氧化钾15~30 kg/hm2、氧化钙15~30 kg/hm2,折合成氮、磷、钾、钙各含15%的水溶肥150~225 kg/hm2。若此时下雨土壤不缺水,滴少量水,下渗到表层10 cm土层即可,此时滴水主要是为了追肥。此次滴水追肥非常关键,是多结果、长大果的关键,特别要保证结果层养分的供给。
收获过早影响产量,过晚子房柄强度降低,易落果、烂果。机械化收获更应适期。收后及时晒干,荚果安全含水量10%、籽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