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广利,崔保伟*,杜星佑,翟俞豪,杜保伟
(1.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2.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0)
习近平主席对“要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表了重要讲话,脱贫攻坚的工作人员要紧跟党中央的指挥,深入理解脱贫攻坚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将两者有机结合,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全面分析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与乡村实际等有机结合,实现利益最大化,利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连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乡村产业,真正让乡村依靠自己富起来,彻底摆脱贫困,丰富思想文化建设,建设美丽家园[1]。
首先,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有效结合,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与积极意义,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与互惠关系,是一种渐进性的、衔接性的影响关系。脱贫攻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只有圆满完成脱贫攻坚,才能集中力量完成乡村振兴的目标,只有将乡村振兴提上日程,实现两者无缝衔接,才能更好地巩固脱贫成果,降低贫困卷土重来的风险[2]。其次,两者的目标具有相通性。脱贫攻坚主要任务是提高公共服务,解决温饱问题,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而乡村振兴的目标则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及生态振兴,解决乡村贫困问题,促进乡村繁荣。两者都具有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特点,其目标是相同的。
最后,两者具有主体一致性特点:都是将贫困群众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主要对象,以其为政策建设实施的主体,从贫困人群出发,倾听人群的困难,满足人们的需求。不是大包大揽、先入为主地为贫困人群做决定,机械地只顾完成中央下达的任务,而是结合贫困群体实际情况,坚持扶贫先扶志,把解决思想上的贫困作为重点内容之一。
当然,作为两项重要建设项目,两者的侧重点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首先,两者相较来看脱贫攻坚具有优先性,而乡村振兴则是顶层设计。脱贫攻坚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需要脱贫攻坚的工作人员全力奋斗,是非常必要的重要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相对来说没有那么迫切,但其也是写入党章的重要战略任务,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中突出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突出工作重心。因此,在两项战略任务中要先以脱贫攻坚为重,加强顶层设计,助力脱贫任务,减轻乡村振兴的阻力。其次,脱贫攻坚的辅助更加具有目的性,目标人群更加明确,而乡村振兴就具有一定的普惠性。脱贫攻坚对贫困人群的界定要求明确,仅针对建档立卡的绝对贫困对象,着眼于贫困地区,对不同贫困程度的整治措施也有要求规定,其侧重深度贫困人群集中发力,以精准脱贫、因地制宜为重要脱贫手段力图增加贫困家庭收入,消灭绝对贫困问题。而乡村振兴强调的全面振兴是针对性较弱,惠及众多,对象大都是相对贫困的群体,在促进乡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上更在乎整体关联,强调农业农村协同推进,主要针对乡村为统筹城乡发展。
首先,有些地方政府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的战略部署上缺乏一定的统筹协调。部分地方基层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等重要的、涉及广泛的战略实施中缺乏全局观,考虑问题时没有全局观,未全面考虑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内容与人群,严重影响地方政府的执行能力,造成部分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现象。对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理解不足,就难免会出现只谈脱贫,或只谈振兴的情况,难以将两者构建起关系链。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出现指标化脱贫。将扶贫任务机械地分派到基层单位,往往会延伸出很多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过度指标化,僵硬地分解问题,分配指标,将整合的任务零散地分解、碎片化,反而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导致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战略出现问题。
首先,乡村振兴针对农村地区,对农村地区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基层地区不管是组织建设还是产业基础都比较薄弱。基层组织建设落后,部分基层组织甚至与中央政治建设脱节,组织能力弱,建设困难,更加难以根据现有资源发展基础产业以及推行中央下达的任务,不具备将乡村振兴建设与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的能力,以至于农村基层组织出现淡化、边缘化的问题。其次,乡村基层干部大都出现年龄结构不合理,人才资源匮乏的现象。基层干部、预备党员干部都是基层地方建设的主力军,是基层建设的动力与活力,在年龄普遍偏大、人才资源匮乏的乡村,很难满足基层组织建设,更不必说建设农村了。最后,基层的经济落后,经济发展没有活力[3]。基层地区缺少公共财政预算这一主要经济来源,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建设乡村企业、公共环境,工作岗位少、竞争压力大,脱贫、振兴的难度加大,更加阻碍了基层的经济发展,难以促进基层积极发展。城乡结合这一治理方案也受到这一特点影响,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乡村振兴作用。
工作体制建设是实施工作任务的第一步,完善的工作体制是实践的基础与保障,不仅有利于提高目标完成的可能性,还可以减少脱贫干部的压力,相反,不合理不完整的工作体制则是目标完成的重要阻碍。工作体制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工作间缺乏衔接,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转变为脱贫一套工作体系和乡村振兴一套工作体系,缺乏沟通与协调,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或重复建设,难以实现1+1>2的成效,也不符合中央的指示精神。同时,农村基层出现弱化现象。部分基层缺少部分责权,难以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想要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就要做好顶层设计,真正将该战略方针作为发展农村的重要方向,纳入战略发展任务之一,切实将协同前进的战略目标转变为有效衔接。首先,将战略内容与主体、内容、政策相衔接。其次,要做好顶层设计,要注重制度设计的部署方案,探讨有效衔接的重要原理与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全方面考量,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策划。然后,因地制宜,结合实施战略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出一个包含多个行为主体、集合内生与外生动力源的乡村发展数理模型,最后再将推进次序、推进机构、推进原则作为制度设计的重要审核标准与实现方向,以制定出完美的方案。其次,将中央提出“有效衔接”的方针政策层层落实,地方政府要将其归入战略建设中。当然,我们仍要始终坚持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第一要务,以对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的战略支持。
在建设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有限衔接的理论基础上,要开展实践活动,将纯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建设中的方向与启明灯,同时,也要在实践中纠错,不断更正前进方向上的错误,切实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首先,在发布这一战略部署前,就在地方实行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经验,通过部分地区的总结改正,剔除战略中不切实际的观点,提出相关改正措施、易出的误区与经验教训,提炼出中心思想将政策下达,并指导地方实践。其次,在后续的应用过程中加强对有效衔接内容的重视及实施。通过贫困地区的特色发展实业,引进人才资源,提高地方发展活力,切实实现乡村振兴,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有效实现两者的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障乡村振兴发展。最后,坚持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加强监督。加强对地方政府进行监督,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干部的考察监督,以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基层干部的先进性。同时,也加强对政策落实落地的成果检验,及时发现地方发展中的问题,及时引导更正,促进地方不断地发展。
为切实保障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防止返贫等不好现象的发生,保障乡村持续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四个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监管统筹、工作统筹。规划统筹主要强调做出正确的规划判断,始终把乡村建设放在第一位,将贫困地区的建设摆在前面,以人民的困苦为首要考虑内容,将相关政策福利、建设资源给予一定的倾斜,提高相对贫困地区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交通、建筑、公共服务的建设。政策统筹及时根据实际情况与建设需要对相关政策加以补充、删改等,在重大的建设事业与项目上着重考虑返贫的可能性,建设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发现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每一笔扶贫资源的投入都予以慎重考虑,对农业发展、产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乡村事业不断发展。监管统筹讲求责权一致,不断对扶贫对象进行实时监督,有了一定权力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不可出现逃避责任的行为,因此就要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对政策支持的贫困户进行定期不定期审核检查,实现对贫困人民的有效帮扶,保障脱贫工作平稳有效进行。最后,要不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扩大帮扶范围,提高帮扶力度。工作统筹即是通过研究脱贫攻坚胜利的工作机制、经验教训等,帮助实现乡村振兴工作质的飞跃。同时,加强对工作队伍、组织的考察、培养与监督,定期开设培训班,将先进的思想、办法传递给基层干部,提高其个人素质,保证其治理办法与思想上的先进性,打造出一支有想法、动手能力强的扶贫队伍。
如今,脱贫攻坚任务已接近尾声,正是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的关键时刻。广大脱贫攻坚干部、工作者仍不能懈怠,要想更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就要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综合能力,面对突发情况有能力解决,这样才能巩固好劳动成果,为未来百年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发挥农民自身的作用,提高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做党和人民的连接线、沟通者,在工作过程中利用实践不断厘清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再传递给农民,让乡村百姓在发展道路上拥有方向指引、技术支持。最后,要发挥个人魅力与乡村特色,吸引人才回乡发展与聘用人才战略相结合,为乡村注入发展活力。
综上所述,虽然脱贫攻坚已取得重要成果,但面对乡村贫困问题,还需要更加努力,实现乡村振兴[4]。脱贫攻坚工作者要加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的衔接,厘清两者的关系,解决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地方政府的执行能力,完善基层乡村振兴组织建设,积极实现乡村振兴,让政策切实惠及百姓。同时,将现有政策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打造出符合当地发展现状的新策略,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