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CDIO混合教学模式理念的导弹控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22-01-01 18:54:40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导弹课程体系

曹 健 李 刚 王 宁

(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 陕西·西安 710051)

近年来,地面防空兵部队的导弹控测工程专业无论在岗位设置、能力素质需求及专业技能要求上都呈现出新特征,相应军事院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新的挑战。从当前重大军事变革迫切需求看,传统的“学科导向型”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作战部队对导弹控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用人需求,同时培养出的导弹控测专业毕业生入职基层战斗岗位后适应性明显不足。

对此,提出基于OBE-CDIO混合教学模式改革。[1]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模式以教育成果导向作为导弹控测专业学员学习成果预期,由此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引入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教育理念,以改善OBE理念难以落地的可操作性问题。[2]

1 引入OBE-CDIO混合教学模式

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后,防空反导作为一支重要新型作战力量,结构编成进一步优化,职能作用进一步凸显。相关军事院校作为防空反导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应始终紧盯兵种部队建设新形势、紧扣备战打仗新要求、紧跟人才培养新变化,优化整合培训体系,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锻造思想政治过硬、打仗本领过硬、战斗作风过硬的高素质新型防空反导人才方阵提供支撑。

作为基于OBE-CDIO混合教学模式理念,在探索多维模式融合创新课程建设及质量提升过程中,应牢牢抓住课程这个实施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形成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3]具体到导弹控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来说,其离不开完善的课程体系、精准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支撑实施条件。

2 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导弹控测工程专业学员作为地面防空兵作战训练的一只主要力量,全流程全时域参加战训任务:担当指挥员、教练员、操作员、修理员等多种角色,在战斗操作、组织训练、装备保障、人员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课程体系模式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 对标任职岗位需求,课程内容整体优化和前瞻性设计不足

军改后,兵种部队任职岗位呈现多元化特征,其指向性和层次性更加明显,必然要求具备与任职岗位相匹配的知识能力素质。但是,从目前导弹控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内容上看,尚且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及时跟进未来任职岗位对课程内容更新的需求。(1)针对岗位需求的课程理论内容设计,尚不能充分体现课程理论方面的深浅要求。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及手段不系统、不全面;理、实一体的理念贯彻得不深入、不具体;培养层次与作战部队的需求匹配度、衔接度不高。(2)课程内容与装备技术发展相比存在滞后;涉及的新概念、新理论内容相对偏少;动态调整预留空间小;新技术应用所要求的实践验证环节设计偏弱;缺乏指导性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步骤。(3)课程考核评价体现岗位能力检验不够精准,考核模式手段单一固化,难以实现对岗位任职所需能力素质的全面检验和系统评价。

2.2 对标专业技能升级需求,现有资源条件和教学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专业技能培养是导弹控测工程专业学员胜任岗位的基本要求,也是决定其能否在部队扎根、走好第一步的关键所需。具体来说,当前院校在导弹控测工程专业人才技能深化升级培养资源条件建设方面尚存在以下差距。(1)实用管用的实验室、专业教室的数量、规模和建设水平还难以达到有效支撑开展高层次、高质量实践技能的教学需求;(2)依托教学实装和模拟器组织开展的实践教学在模式方法上相对粗放,标准化、流程化及精准化的内容设计相对缺失,导致给学员综合能力培养支撑贡献度不高;(3)由于保密等因素,导致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能得以广泛应用。慕课、微课、网络化等配套教学资源良莠不齐、碎片化现象明显,且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军民融合等资源建设成果未能得到系统挖掘、普遍推广和发挥效益。

2.3 对标职业发展需求,课程体系多元性不足,综合能力培养指向不突出

导弹控测工程专业人才队伍具有岗位相对稳定、专业技能等级分类清晰等特点。然而,课程体系建设上目前仍存在难以配套完善等诸多问题。(1)缺少课程体系建设与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的关联性设计,二者之间相对孤立、缺少必要的映射,相互牵引、互为依托的作用发挥不充分;(2)军官晋级培训课程设置难以体现培训层次差异,阶梯性不足、针对性不强,对提升后续职业发展潜力支撑不够显著;(3)缺少有关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课程的设置,对职业发展所需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方法与环节支撑,不能很好胜任兵种部队任务复杂的职业发展需求。

3 导弹控测工程专业课程后续改革考量

面对导弹控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建设存在差距不足,必须要本着强优势、补短板的思路,把准课程改革重点方向,突出课程建设核心关键,确保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3.1 优化教学体系设置,解决人才培养基础支撑

课程内容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先导,决定着人才培养能力目标的基本需求。(1)优化完善培训体系。系统梳理地空导弹兵种部队控测工程专业岗位结构和能力需求,建立健全专业人才成长路径和培养体系。对接部队岗位需求,着眼“实战、实训、实用”,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打造有战味、有趣味、有灵魂的“三有”课堂。提高参谋业务、组训管理和作战运用等实战应用类教学内容比重。(2)严格论证课程内容现实需求。针对导弹控测工程专业岗位能力素质培养需求,分清摸准现行课程内容现状,持续优化整合现有课程教学内容。同时,大力推动军兵种系列演习鲜活成果进课堂,邀请“客座教授”来院校授课,使课程教学内容对标大纲、贴近装备、聚焦岗位,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效针对性。(3)形成课程内容动态更新机制。着眼新装备发展步伐,做到同步更新装备教材内容,严格区分不同培训层次教材定位和使用需求,尤其是专业使用维护教材。

3.2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解决人才培养模式支撑

课程教学组织是落实课程内容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必须破除单一化内容累积、以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聚焦课程教学效果上下足功夫。(1)推行理实一体、多方法运用的教学模式。针对岗位教育实践要求高、操作性强等特点,注重理论讲授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积极推动任务驱动、功能主线、案例想定等教学方法,增强学员获得感。(2)运用信息化手段破解疑难抽象教学内容。持续加强慕课、微课、仿真教学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建设与应用,重点解决装备原理难理解、故障难复现、操作风险难把控等教学难题。(3)强化考核评价设计与实施。积极开展考核模式改革,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需求,采取理论由院校自考(利用信息化手段组织笔试与机考)、操作依托部队联考,实现由重知识、重结果向重能力、重过程转变。

3.3 拓展实验实训条件,解决人才培养手段支撑

实验实训条件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持续深化技能培训的有效闭环。(1)按照“原理演示/仿真验证相结合、实装/虚拟训练相结合、功能分区/系统集成相结合”三个原则,开展实训条件联通整合工作,实现教学资源有效协同使用。(2)加强实验室、实训室、专业教室一体化建设,确保各实验(训)室功能有序衔接,实现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的持续接力,强化实践创新能力。(3)加强专业教室装备例试件、模型、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和原理结构挂图等软/硬资源建设,进一步突出兵种专业特色,邀请地方军工部门专家来校讲授新型防空反导装备知识,从而拓宽学员装备视野、拓展学员装备思维。

4 结束语

针对我校当前导弹控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主要问题,希冀通过基于OBE-CDIO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且对专业课程后续改革提出了一些考量意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作用。由于当前国际战略格局要求与实战化精密对接,所以基于OBE-CDIO混合教学模式理念的导弹控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结果,就是抓紧实现我军院校对应研究方向的专业特色。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导弹课程体系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导弹燃料知多少
军事文摘(2020年14期)2020-12-17 06:27:16
正在发射的岸舰导弹
兵器知识(2019年1期)2019-01-23 02:20:44
拦截那枚导弹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导弹转运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