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聆听,真心帮助,暖心陪伴:心理问题学生成长康复的良药
——以一名强迫症大学生的成长康复为例

2022-01-01 18:54:40周凡力贺方云孙翰昌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小冯复学室友

黄 威 周凡力 宋 卿 贺方云 孙翰昌*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永川 402160)

1 案例背景

小冯(化名),女,是一名从海南远赴重庆求学的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大一入学初期,由于离家乡较远,加上专业课程任务繁重,自己又不擅长绘画,常常感到十分苦恼,甚至边做作业边哭泣,一哭就是将近一个小时。室友见状常常安慰开导她,教她慢慢适应大学生活,在室友的关怀下,小冯情况稍微好转,但一直反复无常。大一下学期,小冯状态越来越糟糕,在室友建议下,小冯去医院心理健康科就诊,检查过程中,医生让小冯填了很多问卷,看着那一道道直击内心的题目,小冯的心情逐渐沉重,最后情绪崩溃。医生紧急联系了辅导员。

辅导员收到医院通知后,第一时间到达医院,帮助小冯平复了情绪,在交谈过程中,小冯也敞开了自己的心扉,聊起了自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原来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她跟随母亲生活,跟父亲相处的时间很少,而且父母都经常在她面前数落对方的缺点,灌输一些负面情绪给她,久而久之,她也越来越悲观。在高中的时候也曾出现这种情绪,但不敢告诉家里,到了大学之后,情况越来越严重。现在小冯想家的念头愈发强烈,辅导员和她母亲取得联系并说明了情况,将她接回家里就医,医院确诊为中度强迫症,为了方便治疗,小冯办理了休学手续。经过近一年治疗病情稳定,医院开具复学证明,并制定服药治疗方案,携带足够的药物,小冯于次年复学返校。小冯复学返校后,辅导员密切关注其学习和生活状态,将其安排在人员较少的寝室,让室友作为信息员关注和帮助她的学习和生活。此外辅导员还与其家长保持紧密联系,经常沟通其状况。

2 案例解决过程

2.1 及时到达,情绪疏导

小冯在医院病发时,辅导员收到医院通知后,第一时间到达医院,帮助小冯平复了情绪,和其进行耐心细致地谈话,引导她将以往的经历和心理压抑的情感诉说出来,进一步掌握其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

2.2 报告领导,商讨策略

辅导员及时向学院领导和学生处领导报告小冯的相关情况,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同时上报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备案,对该生情况介入了解和对目前状况进行评估,提供专业指导。

2.3 学习指导,共同帮扶

小冯第一次病发时,有学习遇到难度的诱因成分,在其复学后,经常关注其学习情况,经常与各科任课老师沟通其情况,也提醒任课老师对其出勤和学业状态密切留意。针对其学习有难度的学科,组织学习委员对其进行帮扶,并联系任课老师给其进行适当辅导,帮助其解决学业方面的难题。

2.4 家校沟通,形成合力

在从医生处了解小冯病情,以及其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后,与其母亲及时沟通、交流,配合家长带学生返家就医治疗。学生复学返校后,要求母亲每天与该生联系,确保其不失联,并将小冯的在校表现情况以及其与母亲的沟通情况及时交换信息。万一其情况发生变化,应确保在第一时间能够与其母取得联系,说明相关情况,并及时转介到医院进行专业诊疗。

2.5 朋辈关爱,温暖随行

在保护小冯隐私的前提下,辅导员与冯其所在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心理委员、1名室友、1名隔壁寝室的同学面谈,关于朋辈关爱、信息上报、人际交往技巧等做了交流。面谈的同学们表示,大家会在班级生活和学习中给予她关心和关爱,主动与其交流,帮助她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她感受到朋辈间的爱,如发现其有特殊情况,一定会及时上报辅导员。

2.6 干预效果,学生康复

返校一年后,小冯去医院复查,在通过强迫量表进行心理测试评估,根据答题结果,其总分强迫水平显著下降,由强迫引发的各种心理、生理、行为反应症状显著降低,已经没有焦虑症状,临床诊断康复,可以停药了。

3 案例启示

3.1 预防、发现、疏导,做到“三个早”

辅导员工作最重要一点是要防患未然,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增强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加强各班心理委员培训学习,经常与心理委员交流,及时了解各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新生心理普查及心情温度计等心理测试结果,将表现异常者作为关注重点,根据关注级别分类指导,及时发现并识别学生中出现的异常心理现象;对于情绪和行为异常者要及时给予疏导和干预,做好上报和转介。

3.2 平等相待,互相尊重

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应该是一个彼此尊重的关系,师生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辅导员应主动与学生之间营造一种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交往氛围,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评判学生,更要避免对学生发号施令[1]。除此之外,辅导员还需要善于使用肢体语言,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拍肩的动作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建立与辅导员的信任,帮助学生向辅导员敞开心扉。

3.3 谈心谈话,重在谈心

在和学生谈心谈话的时候,经常把焦点放在解决问题和提出建议上,对学生的情绪或者说对于学生这个人本身,关注的很少,这种方式在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有效果,但在学生陷入某种情绪中无法自拔时,先帮助学生处理情绪就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很可能会陷入一种对学生的评判或者说教而不自知,降低学生的认同感甚至让谈话变得无效[2]。

3.4 充分发挥朋辈引领作用

班干部、好友和室友可以在辅导员处理问题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辅导员与心理问题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润滑剂,他们是不可或缺的。比如他们可以随时关注心理问题学生的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汇报给辅导员,并能通过辅导员的指导在班级、寝室内形成一种氛围,同学们一起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如果周围人是冷漠的态度,或者有孤立的做法,那对于心理问题学生的打击将会是巨大的。能在一个团结、友爱、温暖、包容、互助的集体氛围中学习生活,对心理问题学生的成长康复是大有裨益的[3]。

3.5 重视原生家庭的影响和作用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家庭中父母在忙于工作之时往往容易忽略子女的家庭教育,学生在大学期间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其可能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长期形成的,而这种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其中很可能是包含了家长的错误教育方式的,我们在跟家长沟通的时候,往往要面临比和学生沟通更大的难度和障碍[4]。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和家长的沟通中,更要讲究方式方法,除了沟通学生的基本情况,还需要转变他们一些错误观念,以及教给他们一些和子女进行良好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4 结语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在大学期间爆发出来,往往具有隐蔽性、阶段性和突发性等特点,而其康复过程也是漫长的,作为辅导员,就必须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应对技巧。在工作中做到日常教育提前预防,发现问题准确识别,抓住机会果断干预,积极主导及时转介,家校共同发挥合力,润物无声暖心陪伴。此外,辅导员还要勤于思考及时归纳,重视经验总结,制定同类型案例的处理预案和应对机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地为学生和家长排难解纷。

猜你喜欢
小冯复学室友
马姐请客
金山(2024年5期)2024-05-29 22:13:15
“成为让你骄傲的兵”
军嫂(2024年1期)2024-04-29 22:39:54
那架飞舞的纸飞机
花开疫散复学日,少年逐梦正当时
——长春市赫行实验学校小学部一至五年级师生重返校园
猪一样的室友
还有梦
开心复学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08
王伟平书记对学院返校复学防疫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指导
严把“四关”唱复学大戏
科教新报(2020年17期)2020-06-08 10:31:55
我就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