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永业行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黎心宇,余晓妹
在农村生活生产废水企业,工厂废弃物等不经过净化就乱排乱放的行为,严重污染了农村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农村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对于农村粮食种植有很大的影响,造成许多种植作物产量的减少,其中农药的使用让水中含有少量的毒素,在不同程度上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南北分配不均,导致有些地区水资源都不能解决人们生存问题。在水资源如此贫乏的国情下,水资源的污染更加使我国的水资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一些农村地区,水资源污染导致水质下降,对人们的生身体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农村在种植农作物时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导致地下水中含有巨大的毒性,不适合人们饮用。同时在农村地区有着大量的河流、湖泊、池塘等地表水体,我国大部分的水源都来自农村地区的地表水体,所以农村水资源的污染对于全国水资源都有着严重的危害。
在农村地区,工厂企业数量较多,但由于农村地区占地广大,所以工厂企业分布较为分散,这样就导致政府管理不易。其中很多污染严重的企业,比如化工、冶炼等企业,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染物,但因政府管理不严,这些污染物通常不经过处理就排放到河流、湖泊等地表水区域,严重污染了水资源。特别是在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力度,这导致许多城市里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了农村地区,使农村水资源污染加剧。
近年来农村地区的经济逐渐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以提高,从而对水资源质量的要求也在提升,但是因为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随意排放到河流、湖泊中,产生的垃圾也不经过细致分类就随意堆放,这就导致农村的水污染问题一天比一天严重,日积月累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我国农村地区种植业不断发展,种植农作物时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让农作物更好地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我国在生产农药化肥时,为了提高其抗虫性,含有较多有毒物质,农药化肥在杀死虫卵之后,残留的有毒物质就随着灌溉水进入了地表水之中,使得农村地表用水中掺杂了大量的残留农药,从而加剧了农村水资源的污染。
由于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不论是乡镇居民还是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大量的肉类消费需求,正因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因此在畜牧养殖业的日常发展过程中,大多数畜牧养殖户都尝试通过养殖规模扩大的方式,来加大肉类供应量,提升肉类供应速度。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越兴盛,那么各类养殖动物所带来的废弃物和粪便,以及在宰杀过程中出现的废水,倘若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就很可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污染。然而大多数养殖场和屠宰场都没有经过科学的环境评价,也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设备和制度来进行市场养殖和屠宰过程中的污染防治。因此现阶段农村的畜牧养殖企业很容易给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污染,最终导致污染废水无法及时得到处理,危害人体健康。
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文化较落后,所以农民对于环境保护的理念认识不足。治理农村水污染问题,首先就是要培养农民对于环境保护的理念,定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活动。然后就是增强农民水资源保护意识,避免因为经济发展而污染环境的行为。在对农民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引导农民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还要教授农民一些绿色健康的发展经济的方式和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方法,比如教农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如何集中处理生活废水等等。
在农村水资源污染中,除了生活废水的污染,工业废水也占很大的比重。针对工业废水造成的农村水资源污染,需要建立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这样就可以将其工业废水的污染源进行集中处理,帮助农村小规模的工厂进行工业废水的处理。政府也要通过优惠政策和技术支持来治理农村水资源污染问题。比如政府对农村一些小的工厂进行资金和技术支持,促使他们转变产业结构,减轻对农村水资源的污染。基层政府也要严格推进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在农村企业多多宣传国家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提高农村企业污水处理技术,减少工业废水对农村水资源的污染。同时政府要加强对农村企业环境污染的监督,要求每一个企业都要有污水排放许可,严格限制污水排放总量,对于严格要求的企业进行奖励,对于违反要求的企业予以关停惩罚,从而使农村企业严格遵守污水排放标准排污。
生活废水的排放对于农村水资源的保护而言也是一大难题,农村因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所以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常常倒入河流之中,从而导致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对农村水资源污染进行治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生活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有效治理。所谓有效治理就是使用一定的净化技术将生活中的废水净化成为能够再次利用的水资源,这样不但能够减轻水资源的污染,还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将这些生活废水集中到一起纳入污水管道进行集中处理。
对于农村水资源污染问题的治理而言,不仅要从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方面进行治理,还要从根本上进行水污染的处理。在农业种植方面,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来进行绿色种植。科学的农业种植技术包括施肥技术、植保技术和农业配套的生产技术等等。其中科学的施肥技术就是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特性来进行定点和分次施肥,将有机肥料和化肥进行搭配,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对于植保技术而言,就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研发低毒高效的农药来抗虫害,这样可以减轻对农村水资源污染的程度。
倘若人民群众缺乏正确的水污染处理意识,那么即便是相关部门进行教育以及先进技术的传授,也并不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水污染处理效果。因此对基层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而言,想要提升农村的污染处理质量,就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水污染处理意识。有关人民政府以及管理部门可以尝试通过各类宣传方式和渠道拓展,认意识到现阶段农村水污染的严重性,让人民群众意识到进行水污染处理已刻不容缓。当然相比较城市而言,农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应贴合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采取更为合适的方式进行水污染处理宣传,来增强人民群众的水污染处理意识。促进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
由于诸如畜牧养殖等产业的发展,会直接对周边水源产生严重的污染,因此农村在进行畜牧养殖场地选择使用之前务必要合理规范农村的功能区构建,使得相应的养殖场地能够尽量远离农村人民群众集中居住地,远离日常取水地点,只有如此才能够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在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有关从业人员需要按照行业标准来购买污水处理设施,使用污水处理技术,将水污染问题对人民群众的影响降到最低。与此同时,有关人民政府和管理部门还应当尝试鼓励畜牧养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节能技术,将动物的排泄物收集起来进行二次使用,这样一来,有关畜牧养殖所产生的废弃垃圾便能够在农业种植方面得到二次使用。这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种植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帮助畜牧养殖业进行相应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这种循环利用的模式有助于提升农村水资源质量,同时也能够使得畜牧养殖和种植业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在农村得到推广。
由于不同地域农村的水资源污染问题不尽相同,因此使用统一的国家标准来对不同地域的农村水资源污染问题进行规范,是无法取得较好效果的,各级人民政府以及主管部门应当尝试针对本地区所出现的水资源污染现象采取必要的可行性措施,进行相应标准的制定以及技术规范的制定,制定出符合现阶段本区域发展的条例和标准来进行环境问题监管,争取农村水资源污染问题能够在有关标准和规范的约束下得到进一步控制,这有助于提升农村水资源质量,使得农村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农村水资源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水污染治理已经迫在眉睫。对于农村水污染的治理而言,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和农民全面参与,密切配合,这样才能紧紧抓住水污染的源头,从源头治理,更好地解决农村水污染的问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