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玉树州中心支行 青海玉树 815000)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以来,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便被全国金融系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认真践行。对于地处偏远、经济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的玉树州来说,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力度相对不足,引发全国大面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较小,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任务集中在内树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外防系统性风险输入上。
玉树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海拔最高、人均占有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自治州,也是集生态屏障区、自然环境恶劣区、深度贫困地区为一体的偏远地区。州内小微企业发育不充分,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相似度高、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的问题,加之部分企业信用程度不佳,财务管理不规范,致使大量信贷资金外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州内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即使人行玉树中支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持续引导州内金融机构贯彻落实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降低普惠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0.5个百分点等26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积极向上级行争取防疫再贷款、扶贫再贷款等优惠利率再贷款限额,并充分利用再贷款、再贴现和差别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资金实力;鼓励、督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有效执行普惠小微企业延期还本政策,加大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提升普惠小微企业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两个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贯彻执行力;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消除银政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夯实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的信息基础。但是,由于州内优质承贷主体不足,银行信贷资金外流现象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机率。截至2020年6月末,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59.76亿元,其中通过发放异地贷款、办理票据贴现等方式流入州外的信贷资金高达24.14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0.39%。这些域外业务主要集中于个别金融机构,且州内开办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办理业务为主,较少参与风险管理,对资金运用情况及交易对手的风险状况等信息掌握不够充分,蕴藏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和信用风险隐患。
全国、全省以及全州经济下行形势导致玉树州存款资源减少,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压力持续增大,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立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带来了较大地冲击。截至2020年6月末,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创造利润0.53亿元,同比少盈0.11亿元。另一方面,州内外经济形势的低迷,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与影响,给自身条件原本就不够佳、市场竞争力原本就不够强的州内小微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冲击,一些企业出现了资金紧缺、还款能力不足等问题,进而造成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下滑。截至2020年6月末,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33亿元,同比增加0.39亿元,不良贷款率2.22%,同比上升0.31个百分点。
在金融创新与利润创造动机驱使下,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大量参与开展银团贷款、票据、代销理财产品等业务,资金外流情况严重。多数流出域外资金的交易链条长、交易区域跨度大、参与银行多,且风险管控工作主要由牵头行负责,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参与行,对资金的用途、安全性等相关信息掌握的相对较少,加大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事件的可能性,进而对全州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造成威胁。
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难度与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玉树州地域广、农牧民居住分散,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与县域现金调运等业务的风险度,也加大了非法集资、民间借贷、非法开办金融业务等方面的监管难度。同时,广大农牧民的金融知识素养普遍不高,存在金融不诚信行为扩散蔓延、金融负面舆情不加甄别迅速传播等现象,对金融机构的合规经营、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全州金融业稳健运行带来了隐患。
在十九大会议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的大背景下,辖内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意识明显提升。但是,受经营管理模式和风险管理能力限制,仍存在全面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对创新业务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到位、风险管理方式传统落后、风险监测预警的科学性与深入性不足、风险监测的覆盖领域不全面等问题,致使某些风险苗头暴露后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合理措施防控,导致风险隐患不断积累,增加了玉树州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虽然州内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意识日渐增强,但是,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认识存在偏差,普遍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就是本机构系统内部的风险,防控地区金融风险、维护地区金融稳定的意识还有所欠缺。相比金融机构,州内其他相关单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意识则更加薄弱,网络媒体上出现金融负面消息时,部分人员不仅未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处置,反而扮演起了“正义之士”,对负面消息的真实性不加甄别即随意扩散、妄加评论,导致事态越演越烈,加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多年来,玉树州金融运行一直较为稳健,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经验不足。大多数金融机构对地区金融风险防控的意识不足,导致本机构出现重大金融风险时未及时向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报告,甚至有个别金融机构在监管部门发现重大风险事件后,了解事件发生原因、事态发展情况、机构已经采取的防控处置措施及效果等详细情况时仍然刻意隐瞒。类似做法可能导致错过金融风险防控处置的最佳时机,致使事态演变到难以控制的程度,进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截至目前,玉树州内各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仍然主要依靠定期分析主要经营监管指标来监测经营风险,科技含量较高的风险预测分析计量模型使用率较低。传统的风险监测方式限制了金融风险监测的前瞻性、深入性与客观性,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金融风险处置的及时性以及风险处置措施的适当性,增加了单个金融风险演变为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迫于监管、考核等各方面的压力,部分金融机构存在以净化报表等方式刻意隐瞒风险的行为。这就需要监管部门通过穿透原则去分析判断、全面掌握金融机构的真实风险。但是,受业务素质、监管工具等限制,监管部门的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为了更好地分析研判、防范处置重大金融突发事件,玉树州制定了全州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但是全州金融运行较为稳健,自应急预案制定以来未发生启动应急预案事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主要依靠应急演练。近几年,虽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但迫于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敏感性,演练仅在小范围内开展,应急演练的检验以及全州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均存在局限性。另外,根据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工作需要,成立了玉树州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领导小组,制定了《玉树州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实施方案》,明确划分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但是,由于相关单位、相关人员对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认识不够到位,导致金融风险处置的地方政府主要责任、监管部门监管责任、金融机构主体责任、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责任的四方责任难以压实,金融风险处置合力难以充分发挥。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单个金融事件引起整个金融体系的危机,并导致经济和社会福利遭受重大损失的风险。与单个金融风险相比,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涉及面更广,对经济金融的危害性也更大。因此,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系统性金融监管,要加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之间的协调性,加强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监管体系的积极性,明确地方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确保中央金融监管体系与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相互配合,防止监管套利、监管空白等引发的风险。
持续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组织体系与制度体系,引导相关单位坚持底线思维,把稳定大局放在优先位置,把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工作标准和最终目标。抓住主要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处置顺序,优先处理可能威胁经济社会稳定和引发系统性风险、突发性强的问题。厘清各方职责边界,压实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地方政府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和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责任。
建立严格完善的风险监测报表报送制度和数据采集报送考核制度,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根据业务发展情况,运用金融风险监测分析预警模型,有效发现潜在的金融风险,提高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地区金融风险分析预警联席机制,疏通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及时掌握区域金融运行中出现的重大事件及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
不断提高政策敏感度,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强化宏观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紧抓政策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提升经营稳健性与市场竞争力。强化系统性风险识别防控意识,充分发挥全州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领导机制等有关联席机制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国内外重大经济金融事件、玉树州金融运行状况等,分析研判可能造成玉树州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讨论决定积极的应对策略,及早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或将损失降低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