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多重本位 综合动态考查
——例析2022 年新高考Ⅰ卷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特点

2022-01-01 16:24:04
中学语文 2022年30期
关键词:填空题语料语言文字

蔡 黎

多年来,高考试卷中的语言文字运用题一直秉承着守正创新的理念,“守”的是对学生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这“四层”的考查,“创”的是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这“四翼”的变化。2022 年新高考Ⅰ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在守正创新中,呈现出聚焦多重本位,综合动态考查的特点。

一、聚焦多重本位

1.聚焦高考功能本位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的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首先,立德树人是三大核心功能中的核心,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2022 年新高考Ⅰ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所选的两则语料分别引导学生向卓越的科学家栾恩杰学习和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体现出正确积极的思想观念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其次,服务选才是高考的重要功能。因此,高考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区分度和效度。今年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第18 题由去年的成语选择题变为成语填空题,该题的难度明显加大,对学生素养的考查也更显区分度。

最后,引导教学这一强大功能充分体现了高考作为“指挥棒”的威力。语言文字运用题与当下的语文教育改革趋势、课程发展趋势紧密相连,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设计语言文字运用的相关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高考评价体系中“四层”的考查,这既能促进考生的长远发展,又对教学工作有鲜明的引导作用。

2.聚焦语文学科本位

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科的本位,也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内容。叶圣陶先生认为“思想决不是无所依傍的,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有它的质料,就是语言的材料,就是语汇”。2022 年新高考Ⅰ卷一如既往地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这一板块的总分值是20 分,与去年该板块的总分值齐平,约占全卷总分的13.33%。这一分值和占比超过单篇的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可见,语言文字运用在语文高考中的重要性。

3.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本位

在具体的语言情景中,正确地使用语言,发挥语言的实践性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本位。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都会与具体情境相互融合。语言在情境中完善,情境在语言运用下发展,二者互助共生。

例如,语言文字运用第Ⅰ题的语段以科学家栾恩杰在国防与航天事业领域积极面对失败的事迹为主要内容,栾恩杰的事迹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有生活化的、真实的语言情境原型。第18 题将之前的成语选择题变为成语填空题,考生将认为正确的成语填入横线处的过程便是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语言运用的过程。考生如果仅仅对成语死记硬背,而不关注在具体情境中所填成语的书写问题、与上下文衔接的紧密问题、含义理解的正确问题、前后语义的连贯问题和用语得体的问题等,都是不能正确完成这道题的。

二、综合动态考查

2022年新高考Ⅰ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具有强大的综合性与鲜明的动态感。

1.多方综合

今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语料的表达方式、思想主题、考查范围和题型等方面。

该题所选语料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语料的表达方式占据了汉语五种表达方式中的四种,并且自然融合在语料中,综合性比较明显。

在语料的思想主题方面,今年所选语料的思想主题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去年所选语料的思想主题是传承传统文化,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以上主题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核心价值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内涵相吻合。今年的思想主题又统摄于健康这一大概念下,从身体与心理两个层面来体现,有思辨性和综合性。

近年来,该题的考查范围基本囊括了语言运用实践活动所需的核心技巧,可谓综合而精练。例如,该题今年的考查范围是成语、句式、修辞手法、人称代词和句子补写五大板块,该题去年的考查范围是成语、病句、修辞手法、连贯和句子补写五大板块。相比之下,今年五大板块中词语类试题和句子类试题的比例是2∶3,而去年该比例是1∶4。显然,今年提升了对词语的考查。

在题型上,近两年来,该题都设置了五道小题。今年有一道填空题,一道选择题,三道主观问答题,而去年有三道填空题和二道主观问答题。所以,今年的题型更多样,综合性更强。并且主客观题的占比有2∶3 变为1∶4,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更有助于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动态创新

语言文字运用题一向被称为高考中的“试验田”。试验是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例如,词、句和篇章是基础性的语言单位,无论语文改革走向何方,我们都坚信词、句和篇章是语言的重中之重。今年试卷坚持了对词、句和篇章的考查。

然而,在不变之中也有变化。例如,成语题的题型由选择题变为了填空题。成语选择题只能考查考生对成语的理解和成语在语句中的连贯问题,而成语填空题在前者考查的基础之上,还能考查成语的积累与运用及书写。这一小题的题型动态变化既扩大了考查能力点的覆盖面,又增强了考试与当下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

又如,第21题增加了对人称代词使用情况的考查。“你”作为第二人称代词,既可以指代特定对象,也可以指代泛指对象。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极其常见的,并且该题的四个选项所给的句子都是常用的语句。该题集基础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于一体。

再如,同样是句子补写题,去年的句子补写是从横线后面的一句话,运用顺向思维或逆向思维反推出答案。具体而言,第一空后有“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逆向反推前面填“在寒冷的冬季”;第二空后有“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逆向反推前面填“生长期呈绿色”;第三空后有“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顺向反推前面填“加快融雪速度”。今年的句子补写第一空后有对“体质指数”概念的界定,顺向反推前面填“主要看体质指数”,这是与去年相同之处。第二空前面是“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后面是“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我们需要兼顾前后文,所填句子应该有与“不但”相匹配的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在语义上要突出这种方式会产生不良后果,综合以上考虑才能得出“而且会影响身体健康”这一答案。第三空与第二空做法相似。所以,今年的句子补写题在去年的基础之上,加大了思维难度,更能体现出思维的全面与严谨。

三、备考建议与策略

在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要聚焦语文本位,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出发,精细具体而深入地引导学生感知、分析、概括并归纳词、句、篇的妙处和使用方法,减少识记和背诵环节,加强具体情境任务的设置,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摸索探究,从而完成语言识记、理解和运用等环节。同时,教师在命制语言运用试题时,以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与素养为目标,力争综合动态考查。

猜你喜欢
填空题语料语言文字
填空题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功”练习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练习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爱的填空题
都市丽人(2015年2期)2015-03-20 13:32:45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