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英
在常规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通常沿用自己熟悉的教学手段,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积累和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新课标对学生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时重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在打造高效课堂时,教师可运用课前准备、信息技术、文本诵读等方式,整合语文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其日后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打造高效课堂时,教师应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期待,这样才能全身心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在语文教学中,课前准备环节至关重要,只有教师和学生都能做好充足准备,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搜集和整理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改要求设计教学方案,同时还需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意外,多准备一些备用方案。
例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需充分了解学生当前所积累的文言文知识,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并灵活运用讨论、问答、引导等方式,让学生能在鉴赏课文、深入解读的过程中,产生学习文言文的欲望,为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烛之武退秦师》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本身也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不应采用直接灌输式的教学,而是要布置一些预习任务:1.搜集和整理与《烛之武退秦师》相关的资料,了解课文内容的背景;2.认真阅读课文内容,标记出课文中无法理解的语句和字词,在熟读课文后可进行翻译。在上课时,教师应留下一些时间,让学生在组内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进一步丰富知识体系。在组内完成讨论和交流后,可选出一名代表展示最终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可让学生上台充当“小老师”,系统讲解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阐述自己的想法与感悟。台下聆听的学生也能由此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掌握更多的语文能力。
综上所述,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展其知识面,还能让学生养成课前学习的习惯。因此,在打造高效课堂时,教师应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需求和喜好提供各式各样的任务,让学生能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发展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
诵读可让学生与课文内容、作者情感产生共鸣,这也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诵读能让原本静态、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学生在实际朗读的过程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和内容,实现其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时就可灵活运用朗读教学法,带给学生心灵上的冲击,保证教学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醉花阴》时,教师可先营造出更加轻松的课堂氛围。在上课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醉花阴》,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感悟,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之后,教师可为学生系统介绍李清照的生平事迹,讲解《醉花阴》的创作背景,以及李清照创作时的心理状态。李清照创作出这首词的目的,为的是将自己无聊、寂寞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在营造出适宜的氛围后,教师就可以开展朗读教学,可先采用示范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之后,教师就可以开展朗读活动,学生可采用合作朗读、自主朗读的方式,逐步体会和感知词中的情感基调。在完成朗读后,教师可让学生用一个词语去概括整首词,并阐述这首词中的内容和情感,细致体会和感知作者细腻的文笔。在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后,教师就可继续带领学生全面朗读作品,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愁绪,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朗读课文,准确把握其中的意境和艺术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为学生提供李清照创作的其他作品,并提出问题:认真阅读这些词,准确把握其中的情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进行诵读。为了进一步激活课堂氛围,教师可采用朗读竞赛的方式,从语调、情感等角度评价学生的朗读,评选出最优秀的朗读者,并给予适当的奖励。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还能从同伴处学习到更多的诵读技巧。
综上所述,运用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可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中的情感,还能实现其朗读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在朗读教学前准备好诵读音频,认真讲解诵读技巧,让学生能运用正确的诵读方法准确把握课文情感,最终实现其语文素养的提高,带给其良好的课堂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
高效课堂的构建与丰富的语文资源之间存在着紧密关联。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教师可在课堂中运用各式各样的新技术,如AR、VR 技术等,将语文知识与人工智能逐步融合起来。这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感知能力,这些措施能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实现学生综合能力、语文素养的稳步提高。
例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教师就可灵活运用3D 建模技术、VR 技术等,将《水浒传》中的相关内容直观呈现出来,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在实际观看和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故事的前因后果。之后,教师还应介绍我国文学史上《水浒传》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了解该部作品讲述的是北宋期间农民起义的故事,其中描写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讲述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象。在完成前期的讲解和介绍后,教师可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将课文内容分为多个部分,并要求学生准确概括故事的发展、开端、结局、高潮等内容。之后,教师还可运用AR技术绘制出林冲的性格发展图、课文脉络图等,让学生能从更多角度理解和分析林冲的形象,掌握更多刻画人物的技巧和方法。同时,教师还应让学生从课文中标记出细节描写的内容,了解其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外学习任务,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水浒传》,标记出自己喜欢的精彩段落。
又比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也可运用信息技术播放电视剧中的片段,营造出教学情境。之后,教师可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林黛玉一共去了几个院子?都见过哪些人?运用到怎样的写作方法?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可帮助学生掌握描写环境的方法,认识到环境的描写可提高事件的真实性,也能有效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之后,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林黛玉的人物形象,与学生一起分析电视剧的人物形象是否与课文中的描述相同,作家是如何刻画形象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认识到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加快课堂教学的改革步伐,打造出更生动有趣的高效课堂。在信息时代下,不仅需要教师从网络上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源,还可鼓励学生自行搜集资料,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总而言之,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全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营造出更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打造出高效语文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