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英语(ESP)教育路径研究

2022-01-01 14:39兰碧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7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专业

兰碧侠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1)

1 提出问题

面对目前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ESP课程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又能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素养,实现全面“课程思政”的目标,是高校ESP课程教学所必须应对的新时代的新挑战。由于专业英语(ESP)课程是一种特殊用途的英语教学课程,是用英语讲解相关专业课程,其教学中还存在着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脱节的诸多问题。而如何应对上述问题并对ESP课程进行有效的课程思政,特别是如何让其与思政课程合力同行,形成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从而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2 专业英语课进行课程思政的意义和优势

(1)用英语对专业课进行讲授和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世界各国的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容易受到不同思潮的影响,如果培养不当,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盲目媚外倾向。另外,目前我们培养的学生是伴随网络和社交媒介成长的一代新人,面对纷繁多样的社会思潮的冲击,又脱离父母的管束,而其自身的价值观与思想理念尚未成熟,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因此,在ESP课程中开展有效的思政教育就能够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种种外国文化和国际事务,不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从而培养出通晓外语,具有中国自信、中国情怀、又有正确三观、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

(2)本人通过问卷星所进行的调查显示:相比于其他英语课程,ESP课程对学生的三观以及职业道德素质影响高达53.33%,所以ESP课程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正确的三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学科职业道德素养。此外,ESP课程有庞大知识体系和严密的逻辑结构,如果认真挖掘蕴含的思政元素会让育人工作变得有温度、有厚度、有力量、有亲和力、有可信度,也更有成效。

(3)从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来看,随着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企事业单位不仅要求ESP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水平要高、人际沟通与协调管理能力要强,同时更加注重ESP专业人才的德育性。譬如财会人员需知法守法,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敏锐的职业判断力,仅仅只有专业业务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用人的需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之余,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能够坚守初心,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能坚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ESP课程进行课程思政路径

3.1 拓宽课程思政管理

首先,教育管理机构要做好顶层设计,应遵循目标契合、内容融合、活动相和与评价结合这几项原则,并应保证目标设置科学性;内容选取现实性;策略设定可行性;实施反馈的过程性。其次,各院系应在高校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首先强调价值塑造是第一要务。其次立足学院办学定位、基于人才培养特色、针对学生思想特点,根据不同专业群的学科特点和育人要求,有的放矢地设计ESP课程思政建设的体系及目标、重难点、方式方法和评价标准。还需要建立起上下贯通、多元参与的运行和评价机制,根据专业分类和ESP课程设置情况,分类推进,使其贯通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使各个专业教学院系、各位ESP课教师都能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干出自己的“特色”。

3.2 提炼思政内容

ESP课程思政选材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突出职业道德价值的作用,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思政案例选择本着“突出政治原则、坚守四个底线、坚持四个融合”的基本原则,所选案例均以激发学生正能量为宗旨,重点突出文化自信、攻坚克难拼搏奋斗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课程思政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展开思考和实践,要在思政材料甄选中“落细、落小、落实”,结合ESP课程归属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精心选取材料,认真组织课堂,做到润物无声,使学生能够将ESP课程的思政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在专业群建设规划中不仅要加强ESP课程内容体系的统筹和改革,而且还要提炼创新思政素材并将其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融入整个ESP教学的建设之中。同时还将开展“课程思政”的目的、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内容形成制度,并成立专门的ESP备课小组,各自围绕专业知识的学习内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时事政治和国际问题提炼思政内容,使其能有机地融合于专业知识技能教学过程中。

3.3 开发思政资源

过去的ESP教学比较重视学科性质,学习的内容多来自西方原版专业素材,虽然原汁原味,却缺少对西方文化的辩证批判精神。因此,ESP课程应全面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深挖现有主干教材里面的思政教育元素,也可以筛选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各种版本、我国以及西方英文媒体的报道和评论等,对其内容进行加工提炼,融入中国元素,引导学生学习、对比、体味、思辨,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鉴赏和思辨能力,达到“教学”向“育人”的转变。思政材料筛选要贴近专业文化背景。所有的课程都不能仅是知识获得和技能提升,一定要融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或者生动的现实生活实践,也可以贴近专业和行业,充分发掘专业行业内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发掘专业行业历史发展中以及生产实践中鲜活的思政资源;发掘专业行业内理论发展背后的哲学原理;发掘地区行业改革发展成就。还可以贴近学院发展背景,各个院校都有可以挖掘的丰富内涵。最后,要贴近时代,即紧密联系时代发展进程中的热点人物和事件,将思政教育融入火热的社会实践中。

3.4 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活动

要达到育人的功能,不能生硬的把ESP课讲成了思政课,也不能出现ESP课和思政元素两张皮的问题,学生对这样的课程往往具有逆反心理,而是要借鉴隐性教育的理念和原则,精心设计ESP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真正贯彻立德树人的要求,要做到润物无声的渗透、自然有机的延伸、无缝无痕的融合而不能牵强附会的生搬硬套和强硬灌输,在看似不经意中达到教书育人的功能。首先ESP课程教师可以自身或者本学科和专业行业中涉及到的名人、模范人物或典型故事案例对学生进行故事熏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其次结合建党、建军、建国、改革开放或领袖人物诞辰周年等契机组织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对学生进行相关鲜活生动的思政教育。再以校内课堂模拟实训或者校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具体化抽象的理论和生硬的说教,给学生一个得到启发创新的环境和情景。还可以鼓励学生围绕 ESP课程思政目标进行自由创作、读书和表演活动并结合校园文化相进行现场教学和宣传评比作为一项考核指标。此外,通过新媒体进行网络引领,对学生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和帮助,用为人师表的言行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从而自觉投身于祖国的发展建设。

3.5 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及评价模式

加快信息化教学,依托较为成熟的移动学习平台,整合社会和企业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构建移动教学生态。坚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组织在线模拟实训,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也可激励、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社团、创新创业和各类教学竞赛活动,设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辨与创新能力相匹配的命题,让学生在讨论、辩论中,明晰三观和思政意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增强自信心。还可以借助校外实习实训、技能拓展性训练、专业奖赛的教学实践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得到责任感、安全观教育,职业道德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熏陶。最后要坚持“基于学生学习效果(OBE)”的教育理念,运用课堂内外多种形成性和过程性多元评价体系,反推ESP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

4 总结

在ESP课程教学改革中推动课程思政,应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探索研究课程思政的顶层架构、内容提炼、资源开发、活动设计和教评创新的理念、原则和改革路径,充分发挥ESP课程的育能、育德和育人的功能,培养出满足国家战略需要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专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