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以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为例

2022-01-01 14:39钟泽辉杨冬青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7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思政

钟泽辉 何 杰 杨 辉 左 钰 杨冬青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8)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始终将“立德树人”摆在各项工作首位,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课程体系与能力要求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二者相互助力,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共同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1 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1.1 “一体两翼”人才培养发展战略

结合科技学院实际制定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实施“以课堂及实践教学为主体,一手狠抓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一手狠抓毕业生考研升学”质量提升工程。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成立了创新创业技能部,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研究,还依托母体学院创新创业园,孵化搭建了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位居湖南省同类院校前列。学院将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教授学生掌握创业所必需的知识。举办各种竞赛和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社会创业实践活动。并以课程师政为指导来确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目前学院独具包装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催生了一批大学生创新成果和创业企业。

1.2 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特点

1.2.1 课程设置初成体系

学院开设了《创业基础》理论、实务以及实践类的各种课程。开设了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全部课程。

1.2.2 教学手段日益丰富

在学院的创新创业课中,教师逐步采取了案例分析、师生互动、角色模拟、实地见习、创业大赛等手段和方式,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1.2.3 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教育化

设立了创新创业方向,教学课程思政化,出台了《大学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为配合实践教学建立了创业者协会。

1.3 科技学院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的问题

1.3.1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失

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理性认识尚未形成,创新创业意识淡漠,氛围不浓厚;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价值取向还是解决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把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业计划大赛等简单的形式,过分注重比赛成绩的追求;还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经理人而非具有事业心和开拓精神的创业者。

1.3.2 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之间存在脱节

当前科技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是课外活动、讲座形式的业余教育活动,主要停留在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并没有融入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实施过程中基本与学科专业教育脱节。

1.3.3 创新创业教育学科边缘化,课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主流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创业教育被很多人当成是培养或大或小的“学生老板”,根本不能满足当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时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是零碎的,缺乏作为一门学科的严谨性和系统性。大多没有独立系统的创业课程群,只是属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之类的系列讲座。

1.3.4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欠缺

当前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主要来自学生“就业工作”的行政口和学院辅导员。虽然聘任了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与创业者担任兼职教师,但是在组织协调、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加之聘请的部分企业家、创业者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因此教学效果难以达到要求。

1.3.5 创新创业教育停留在浅层,缺乏实践环节

目前学院资金投入的不足和实践基地的缺乏与薄弱导致教学实践环节基本属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活动,阻碍了学生对创业实践的了解与接触。再加上教学方式的陈旧,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办法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和探索求新的激情。

1.3.6 创新创业教育范围较窄

目前,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和活动仅使一小部分学生受益,没有大的教育氛围,有较强的精英色彩,大部分学生无法完全参与。

2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解决对策

目前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主要还是处于建设时期,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同时“课程思政”提出的时间较短,对“课程思政”的研究还比较少,可以借鉴的文献资料相对来说处于缺乏状态,对我院来讲,是一个新的机会与实践。

我院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推进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要求。“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具体的内容体现在理念、能力、教学设计、课程几个方面。

目前初步总结出我院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经验,即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挖掘和拓展创新创业综合素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育人资源,主要是在课程上发挥好思政课、综合素养课以及专业课的育人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首先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运用好各门学科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要将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进行完善,以适应“《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的发展;要构建起协同育人的机制,实现课程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协同育人。

结合互联网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创新性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突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结合互联网的发展,体现出时代特色和优势,互联网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为教师提供教学案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运用互联网能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式,有效推进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

3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3.1 必须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创新创业教育关心学生的实践体验,强调个体体验对于意识形成和能力培养的突出作用。通过各种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独立学院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改革原有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方法,实现从注重知识到注重素质和具体操作能力的转变。

3.2 必须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传承和拓展

传承与拓展具体表现在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传承四个方面。在目标的传承和拓展方面,创新创业教育要使培养的人更具超越性,更具创造性和想象力、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在内容的传承和拓展方面,社会责任感培养为创新创业教育塑造良好的创业品质和人格提供了重要途径。在方法的传承和拓展方面,社会责任感培养传承了宣传激励法、榜样示范法等,同时,又拓展了实践体验,采用探讨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体验和引导。在手段的传承和拓展方面,二者都突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与互动,都是通过实践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

4 结语

目前学院创业教育的发展处于探索和学习阶段,各个方面还有待长期发展。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构建科学灵活的教学思路,发挥教师主体优势,搭建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及载体融合,以校园文化为依托,营造“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氛围,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为科院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新途径。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思政
初等教育学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