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铃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410114)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保障、是改变人命运的途径、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多元价值交集的复杂背景之下,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与号召力,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习到的知识发挥到最大化。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以及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在“课程思政”协同“5+1+2”育人模式下,如何贯穿教师—学生双向考核机制将是所有高校学生与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
“5+1+2”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强化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具体而言,这种方式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极力适应社会大形势的背景下,经过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减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时间,把从课堂中削减出来的时间,按5:1:2左右的比例分配到理论教学,校内实践以及工程实践中[1],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对社会就业新形势的适应能力。在最早进行“5+1+2”模式的土木工程方向道路专业,高校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大力调整课程内容,减少理论课学习时间,集中性安排实践教学,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充分结合,校内实践和工程实践环节共占3个学期,其中工程实践环节占一个学年。通过缩减学生在校时间,鼓励学生投入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如何更好更快的适应到这个社会中去,毕业即就业,就业即发热[2]。但是,在工程实践中教师无法全程参与且学生主观能动范围大,如何将思政教育贯穿其中是一个各高校均需要面临的挑战。
在新的社会大形势下,新型产业异军突起,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逐渐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高校学生也基本熟知如何从包罗万象的网络中查找与获取相关信息,网络信息的“片段化”“娱乐化”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整体性和逻辑性产生巨大冲击。正因为网络看起来应有尽有的特性,学生极其容易依赖网络,对网络信息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存在被错误与不良信息干涉正常学习生活的风险。因此,高校需要在高校整体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以教师为主,校方、家长为辅,根据新时代特点为学生提供更为优化的网络教育环境,净化网络资源,让学生尽可能接收到的是积极的网络。同时,高校老师在把精力和时间花在如何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该培养学生如何面对不良信息的心态以及处理不良信息的方式。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接收的是更为多元的文化信息,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过程中,受传统因素、历史因素与现代因素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极大程度不能清楚认知自身的政治信仰与人生理想信念[3]。因此,高等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师应该区分中西文化的差别和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综合分析中西文化差距,用辩证的观点带领学生从根本发现两者的区别,用一种前所未有崭新的方式去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这就需要老师深入学生群体,以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为目标,与学生亲密接触交流,听取学生想法,深入了解学生想法,形成师生间双向交流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在思政专业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最主要的方式,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在每一门课中,内在都蕴含着多种多样思政教育的元素,以尊重差异,鼓励多样的原则合理嵌入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从而使得各类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彰显独特的行为影响力和独有的思维感染力,以此来达到陶冶学生思想政治情操的目的[4]。在课堂上也不仅仅只是老师传授学生知识,同时也可进行开放性的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对本课程的看法并能和老师有更深刻的交流与沟通。师生之间协助同行,共同思考与讨论如何让每一门课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对行为与想法有积极的影响,形成师生之间一种良性的交流模式[5]。
虽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体现了“思政”教育,但两者不能等同,不能一概而论,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思政”与“课程”的关系上。简而言之,思政课程指的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课程,而课程思政是指思想政治专业课程之外的所有其他一系列专业课程,其中也包括实习、实践都需要承担起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也就是说,思政课程是具体的一系列课程,而课程思政是抽象的,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是融入到生活实践中的每一堂课[6]。虽说二者都存在“课程”和“思政”四个字,但先后顺序的不同导致内容侧重自然而然有所不同。作为“思政”功能的课程思政则需要兼顾好“专业”学习和“思政”教育两个任务。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每一位国民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加,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以及对知识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少年兴、则国兴,学生成才,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教育必须发挥自己的一切优势,竭尽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思政教育只停留在思政课堂,而是更应该把课程思政的意义和目的贯彻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高校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材,是实现国家伟大目标的践行者[7]。
目前高校仍然更为偏重学生基础文化教育的发展,在专业设置方面太过于强调学生课本知识的重要性,学生缺乏与社会接轨的工作能力。同时大多高校单纯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专业设置从而忽视市场需求,导致专项人才的丧失。这从根本上限制了高校学生的就业选择[8]。高校准确采用“5+1+2”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调整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减少一定量的理论教学时间,加大校内与校外实践所占教学任务中的比重[9],让学生对未来实际生活工作环境能有初步的了解,消除面对就业的局促问题[10]。将思政教育贯穿整个工作生活,用所学到的思想理论为轴,指导学生的实际工作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反馈思想理论的学习程度,及时反馈及时跟进,不仅能契合到就业难的社会大趋势下,更能通过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实际反馈,看出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11]。
师生双向考核机制,即以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为主的同时,学生也能有自身的反馈,这大大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对教师的育人素养与能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监督与提升[12]。学生对教师都有一定的天然敬畏感,但其实每一位学生心里都有属于自己内心的想法,换言之如果每一位学生好的想法能够被采纳,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增强他们思考的能力及水平,有偏颇的想法能和老师及时交流与沟通,将其转变为一种正确的观点,无形之中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往往这种交谈之间的感受让人印象更加深刻。当学生好的想法被老师吸纳采取时,也是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学方向有很大的提升,因为学生往往自己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老师的教学更具目的性、方向感和使命感。这一种教育方式发展到每一所高校虽不现实,但若有一所高校率先进行并取得显著成效,将有大规模的学校争相学习。
“同向同行、价值引领”。课程思政是当今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理念的升华,也是一种机遇,需要各高校教师主动自觉的将国家发展趋势与在校课程有机融合,是每位高校教师所必须也应该具备的价值取向与基本职业素养,“5+1+2”育人模式更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思政”协同“5+1+2”育人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能同时提升教师的师德和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