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分析

2022-01-01 13:45重庆市江津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廖雨超
区域治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法律法规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重庆市江津区生态环境监测站 廖雨超

社会的前进和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对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能通过监测的环境数据来全面了解区域环境,有针对性地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准确预测环境的发展趋势,优化环保工作成效,所以加强环境监测来保护环境极其重要。

一、环境监测的内容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一)内容

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的特征,主要是指利用遥测、物理、计算机、化学等手段来监测某区域的土壤、水环境和空气,结合监测数据对该区域环境是否达标进行判定,为后续环境保护或治理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通常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对相应的监测指标进行合理选择,借助采样、分析、实验等方式判断环境质量;或者从声音、土壤、空气、光、水等不同环境监测内容出发,监测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环境监测贯穿于环境变化的每个阶段,能够检测区域环境的污染情况。常见的环境监测包括特定目的监测、研究型监测、常规监测,其中特定目的监测主要是指监测与治理某一污染事件;常规监测则是指监测环境质量与环境污染源,对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准确把握环境的发展趋势。在环境保护工程项目中应用环境监测,不仅能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可靠、真实的数据支持,还能适当降低人类活动带给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缓解环境危机形势,严格控制污染源,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

(二)重要性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表现为:第一,为环境污染状况预警。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实施,能针对区域环境污染超标的情况提供预警,从而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措施保护环境,即: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通过了解环境的各项指标来掌握区域污染情况,借助科学合理的分析对污染趋势进行预测,以达到预警效果[1]。环境污染状况预警能帮助有关部门及时且迅速了解污染的情况,然后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免造成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第二,为制定环保法律法规提供依据。环境监测中的相关数据是对某区域环境质量达标与否进行评估的最低标准,这也是对不同污染等级进行划分的指标之一。当前我国在制定环保制度或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基本都是以环境监测的各项指标为依据的,规定违反这些指标的污染者需承担相应的刑事或民事责任。可以说,规范科学的环境监测数据是制定环保法律法规的重要依据,对环保执法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督促环保工作的实施。环境监测能很好地督促环保工作的实施,即:通过准确监测环境污染物的各项指标,对不同区域污染环境的因素进行精确分析,为有关部门督促污染企业落实环保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同时环境监测得出的各项指标参数值也是污染企业进行环境污染分析的重要研究依据,有利于企业对污染原因加以明确了解,采取有效的控污手段,进而减少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绿色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第四,降低环境治理成本。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情况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很多污染源的存在无法查明,增加了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难度。只有加强环境监测,实时监测这些环境污染问题,在污染源产生危害前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才能有效降低环境治理的成本。当然这种环境监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只有通过长期监测方能分析相关数据,找到环境污染的爆发因素与治理措施,及时处理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环保工作效率。

第五,为环境评价打好基础。环境治理的关键手段之一就是人为修复,但是人为修复的前提是对环境的具体情况加以详细了解,以此为基础进行治理和评价。环境监测能够为环境评价工作的实施打好基础,即:通过分析影响指标的数值,对各数据的变化情况予以了解,对比分析前后数据的变化,进而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有效判断环境保护的成效。可以说,环境评价的重要支撑就是环境监测,这为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的落实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第六,推动城市环境规划。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能够监测人员对区域环境容量加以了解,加快城市环境的发展和规划,如针对大气环境质量未达标的城市,制定限期达标规划等[3]。环境与经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互相制约的同时,两者也相互促进,一体两面而环境监测是分析城市环境承载力的有效手段,能明确区域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的功能定位,促进城市环境的规划发展。

二、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监测技术的开发

行业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技术的发展,要想发挥出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效用,必须积极加强对监测技术的研发,从技术层面提高监测效果。比如,通过科学先进的监测技术来实时监测环境问题,以监测结果为依据制定科学的环境治理方案,促进环境保护效果的提升。通常传统的环境监测工作受技术层面的局限,无法全范围监测环境,而通过无人机技术与遥感技术的配合,则能对环境问题进行全范围的实时监测,及时了解环境变化情况,精准确定环境污染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方案,从源头遏制污染。可以说,技术层面的革新是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效率的关键。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经费充足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前提条件。当前人们对自然界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导致环境问题愈加突出,需要人们提高对于保护环境的认识,能够准确了解自然环境质量,加强对环境的监测。要想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必须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引进或采购专业、先进、科学的监测技术与监测设备,鼓励相关人员学习和掌握前沿的监测手段,提高其环境监测的能力及管理服务水平[4]。目前部分地方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由于经费有限而造成监测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程度不高或更新不及时,降低了监测水平,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力度,构建科学有序的台账制度,并将其落实到位。

(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实际需求,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环保法律法规的修订,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体系加以完善,以便全方位指导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真实性。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流程加以规范、要求加以完善,进一步细化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各监测周期,确保数据的准确可靠;并针对相关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教育,促进环境监测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法律法规的权威性,认真执法检查,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尤其是对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必须予以严格执行,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严惩违法超污排放企业。

(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优化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要依赖于法律法规的健全与践行,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确保相关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通常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包括:①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通过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发挥其对环境监测质量的规范和促进作用,借助组建监管队伍或完善监管体系的方式来推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5]。②强化人员的参与度和自我管理意识。对于实际工作的实施,相关人员可以借助培训或教育等方式,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严格按照相关的工作制度进行作业,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同时相关部门应该注重人员对工作的参与度,促使其能够服从上级的整体管理,确保各部门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构建环境监测队伍

高素质人才是开展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所以构建高素质的环境监测队伍尤为必要。具体而言,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即:有意识或有目的培养出既能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又能采样分析且具有能够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同时选择拥有扎实业务技能、丰富工作经验、熟悉法律法规的环境监测人员,使其能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对相关的环境问题进行协调处理。由于环境监测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涉及对物理因素、化学污染物的监测以及对环境区域物种、群落迁移变化的生态监测,需要利用计算机、医学、物理、遥感、生物、化学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监测环境质量,所以环境监测人员需要拥有丰富的知识面和高超的专业技能,这样方能高效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言之,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需要相关部门充分意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通过加强监测技术的开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环境监测队伍等措施来加强环境监测水平,为环境保护或治理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法律法规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