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吐尔逊江·马义尔 阿里娅古丽·艾尼瓦尔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所带来的,是对个人的高素质要求。无论是从教育角度来说还是从社会层面来说,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不可多得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还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者,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有必要加强的。作为教师,要从多方面培养人才,将学生塑造为富有爱国精神的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家的发展建设。
互联网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教育方式带来了新的模式,高校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新奇、公开等特征与互联网相匹配,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大高校也在建设具有自身特点的互联网平台,为高校学生的基础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方便。如果我们能正确使用互联网,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他们的空间视野,从而实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具有时效性、传播快速等优势,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和响应。当前,我们的教育方式打破了常规传统模式,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展开学习、进行讨论,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时代已经过去,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视频教学、网上学习室、社交软件等工具进行学习。老师们也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通过轻松愉悦的交流方式解决学生的困惑,增加教育过程中的互动,以此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1]
在互联网平台上,不仅增加了获得教育资源的途径,还有一些负面信息也相应增加,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就要学会引导学生去对信息进行辨别。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教育工作者们也要从中汲取新的认知。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主导地位逐渐弱化,所以只有自身的素质水平达到标准了,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当下教育工作的需求,才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互联网平台上的信息传送没有了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能够给受教育者提供近乎无限的资源信息。同时,受教育者从互联网上还可以对世界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不同信息进行接触,国家意识逐渐模糊,这给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冲击,如何引导受教育者去分辨、过滤这些杂乱的信息,是一个新的课题。如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的引导不足,受教育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就会受到影响,这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来说,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互联网+”,我们应该进行合理充分利用,通过互联网平台建设网络阵地,利用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培养大学生们的爱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长久以来随着历史和民族的发展创立的,是我国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核心,也是大学生爱国主义培养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平台,构建一个全面完善的网络环境,让受教育者可以同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归属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就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是对我国历史悠久的文明信仰的传承,从而激发受教育者内心的情感因素,坚定民族自信、民族归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我们可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一些线上的活动,通过活动实践的方式,以一些爱国主义经典案例为指引,增强受教育者自身的认同感。[2]
对于当前的互联网环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网络环境的监管,不仅要加大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审查监督力度,还要保证发布的信息是真实的、客观的正面信息,对一些与国家立场、人民立场相悖的言论和信息及时进行删除,从根本上实现网络环境的净化。更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在互联网实名制的基础上,对每一名言论发布者要做到监督到位。要加大相关的处罚力度,将依法治国的理念贯彻到互联网监管中。此外,也不能一味地将发布者的言论删除,这样只能解决当下的问题,还要注重从根本上去改变、从源头处治理。对网络上言论发布者,我们要进行一定的教育引导,不定期地进行思想教育,全面提升言论发布者的自身素质,以减少不良言论的发布。各大高校也要对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做好监管,完善校园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处罚机制。还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校园网络平台上信息的发布进行筛选、删除,对不良言论做出相应的处罚,最大限度减少不良言论的发布。通过校园网络平台的监管,可以大大减少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因素。除此之外,还要及时向受教育者传递国家出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让受教育者第一时间掌握到真实信息,减少其他一些虚假信息对受教育者产生的影响,引导受教育者对我国政府相关行为的正确理解。
基于互联网平台方便快捷的特征,各大高校可以将其作为拓展教育渠道的首要方式,利用好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提供符合时代的教育方式。首先要构建一个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结合的互联网平台,利用好互联网平台的丰富教育资源,比如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一些实时发生的新闻热点等。从某些方面来说,互联网平台的信息资源可以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这是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所不具有的优势。所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全面地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借助此平台的各类影片、歌曲、新闻等,通过自媒体提供新颖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另外,高校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开展一些网上课堂,通过微信、钉钉、微博等各类社交软件的充分利用,将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延伸到互联网平台上,当代大学生对于这类社交软件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这些平台,高校可以实现全方面、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高校也可以创建自己的官方账号,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宣讲、情感的互动交流,以及祖国壮丽山河及发展成就的图片分享等多种表现形式,向大学生推送正能量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在其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潜移默化中加强对受教育者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民族归属感。[3]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多重冲击,例如多元化、非主流、消费意识、价值观等,这些冲击都使得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巨大考验,而互联网平台可以提供多种信息资源,在帮助高校教育体系调整、创新现有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上会有较大贡献。但由于大学生还未有良好的辨别是非能力,大学生很容易被错综复杂的网络消息所影响,不断被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冲击,而大学生的群体爱国意识关系到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倡导好爱国主义教育,及时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行引导,使其能在此基础上加强认识,而又不被外在意识形态所干扰同化。[4]
由于网络平台还不规范,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加持,高校可以更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新型的教育方式,从侧面进行引导。高校必须正确地认识到互联网平台对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深远意义,正面看待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教育途径的引导,以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水平为目标,创立全新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