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百年探索的演进逻辑

2022-01-01 13:12尹艳秀庞昌伟
青海社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明生态

◇尹艳秀 庞昌伟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国理政方式和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其“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位置更加突出”,是人类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等表述可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回顾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百年探索的演进逻辑,对于中国共产党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提高生态治理能力,进而实现生态建设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逻辑起点:人与自然的关系

习近平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1]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思维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极具前瞻性地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向,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并没有关于生态问题的规划和研究,但这并不代表该时期中国共产党生态思想的缺失。相反,“早在1930—1933年,毛泽东在《寻乌调查》《长岗乡调查》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2]。以此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百年探索的逻辑起点,大体呈现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演进脉络。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共产党28年革命史中的生态思想主要体现在三次局部执政时期,表现为保护森林、植树造林和兴修水利。1932年,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提出“更利用一切内债外债的基金来开浚河道,修理坝闸,种植森林,以防水旱之灾”[3]。1934年,毛泽东就苏维埃的文化教育、民族政策等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进行系统论述,并没有单独论述生态政策,但在经济政策中提到“森林的培养,畜产的增殖,也是农业的重要部分”[4]121。紧接着在发展苏区的农业生产方面提出“应当发起植树运动,号召农村中每人植树十株。”[4]136同年,组织水利委员会、卫生委员会等加强对水利和卫生工作的监管。1946年,《和平建国纲领草案》指出“迅速治理黄河,并修筑其他因战事而破坏及失修之水利”[5]。由此可见,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已展现部分生态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执政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植树造林对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分别提出“保护森林,并有计划地发展林业,”[6]“绿化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地荒山”[7],还指出“造林事业是百年大计,不但关系工业建设,而且关系整个人民经济文化生活,关系土壤、气候、水流等自然环境的改变和农业的改造”[8]。1955年,通过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单独的章节作出林业建设的任务和具体部署,强调林业的发展和保护。1958年,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进一步指出绿化问题并规划森林覆盖面积。其后,分别出台《关于在全国大规模造林的指示》和《森林保护条例》等,通过完整的总则、护林组织、森林管理等内容把森林保护纳入法规范围。“一五”计划时期也继续完善水利设施和加强水系治理出台《关于当前水利工作的报告》《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等相关报告和决定,可见国家对水利工作的重视。尤其是在1963年指出“黄河、淮河和海河的全面治理,要列入国民经济建设长期计划”[9],更是从长远眼光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另外,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关注污染问题。通过财政支出、出台《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等改善环境卫生。注重工业生产带来的工业废水危害,明确“首先做到严格保护水源,防止污染”[10],为突破技术水平和条件制约,国家科委也把“工业废水处理和利用”列为1960年国家科学技术重点任务之一。这说明人类的活动对自然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已经引起党中央和国家的重视,尤其是经历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后,更是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使“去和自然作斗争”[11]204,也要先认识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正如毛泽东所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前进的,”[11]571“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11]485,不能违背规律。

水利建设、植树造林等体现出我党的生态文明思想,但并没有进行专门论述,而是把生态问题放到经济建设中农业生产发展的角度加以阐释,这表明:第一,当时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政治上的胜利、发展经济解决温饱问题的主要矛盾遮蔽了对生态问题的探索,即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不是我党的中心任务;第二,在发展工农业过程中并没有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即使造成一定破坏,也注意修复。虽然毛泽东提出“向自然界开战”的口号,但受历史条件和实践水平的制约,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小。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不可否认当时中国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仍在这段特殊时期召开,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总体而言,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近60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虽没有明确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只在生产发展层面展现出生态建设思想。但尊重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的理念已经形成,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初期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认识水平,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期,协调发展既是理念也是举措。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开始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友好关系的历史,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环境保护的法治化道路和把其作为基本国策来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成为我国环境保护走上法治轨道的重要标志,随后出台《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具体部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工作。其后各种法规、决议陆续出台,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法治依据。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战略方针,把环境保护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在国家层面开启环境保护工作。1990年,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明确:“保护和改善生产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2],生态环境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进步。另外,邓小平也重视植树造林,曾题词“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13]21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通过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初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新的环境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照1987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会议精神,我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位列《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之首。1994年,国务院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这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突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件。党中央本着对子孙后代着想的责任担当,多次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14]463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15]6,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等内容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也被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表明党和国家已从长远角度来认识环境、资源的重要性,并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协调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把环境保护放在发展的全过程综合考虑。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新矛盾,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思想,深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针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5]755。胡锦涛强调“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16],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资源节约、生态环境改善和人的全面发展。2005年,“两型社会”建设的提出体现了党中央对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深刻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增强发展协调性”和“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首提“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并对建设生态文明作了具体要求和部署。

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微观层面上呈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宏观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从“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的国家总体布局演变中得以协调。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背景下深化执政规律、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必然,也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两大规律认识的升华,更是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深刻总结的结果,人与自然关系也在不断协调发展中走向更深层次的共生关系。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中,继承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把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发展,是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理念的升华。习近平提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17]11“共生”强调的是共同生活、共同生存,如果分离,二者都不能独立生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源于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和人依赖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自然先于人而存在,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也离不开自然,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这既坚持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又从根源上挖掘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始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以及协调发展的依据,即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以及协调发展皆源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要求人类必须按照自然规律活动,否则破坏大自然从长远来看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这对于确认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对于人类应当树立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要求坚持绿色发展,这既是新发展理念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辩证统一的举措,毕竟“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17]25,坚持绿色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水平提升的共赢。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百年探索的逻辑起点,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一个世纪以来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呈现动态发展过程,经历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最终走向和谐共生。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相处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生,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探索中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理性认识,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的更高层次回归。

二、逻辑主线:党的中心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我党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既形成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也取得显著的生态治理成效,但面临的新问题也层出不穷,而党的中心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百年探索的逻辑主线,呈现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政治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和融入经济政治建设的演进方向。

(一)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政治建设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个历史任务不懈奋斗。这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党的中心工作,其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工作展开,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思想自然也是以党的政治工作为中心而萌芽。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在《陕甘宁边区党委、边区政府等关于发展生产运动的紧急通知》中提出“中共中央为着在长期抗战中,保证抗战供给,改善人民及工作人员的生活起见”[18],广泛发展生产运动,发展水利。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克服自然条件,改变地形,把平原道路变为沟渠(或凹道),把城墙寨子毁为平地,把可以为敌利用的道路桥梁加以彻底的破坏”[19],从而实现改变地形,使战争不利于敌方。革命时期,战争无疑带来生态环境破坏,但为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只能改变甚至是牺牲生态环境。

革命战争胜利后,巩固新生政权和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乃至改革开放前党的中心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在此时期得到党加强政治建设中心工作下的“被动式保护”。新中国成立后发生自然灾害,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对国家发展造成损失,为此必须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有效改善水土流失等问题。“发展农业的某些自然条件,只要人们掌握了它的规律,还可以适当改变:没有水的地方可以兴修水利,没有林木的地方可以植树造林,沙漠也可以变成良田”。[20]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满足发展农业的需要。在爱国卫生运动中,把除“四害”讲卫生工作与发展生产相结合,使运动直接为生产服务,体现出生态环境服务于社会主义生产,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至此从党的十三大报告到党的十九大报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的战略目标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唯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党的中心工作的表述不曾改变,这说明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自然服务于经济建设。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论断。1949年新中国成立仅代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中国人民并没有富起来,我国人口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中国人民还处在“求生存”“盼温饱”的阶段,实现富起来的转变,必须通过发展。邓小平在南巡讲话时指出社会主义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他还指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13]28,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作为判断标准位于“三个有利于”之首。他把科学技术放到第一生产力的高度进行论述,是在经济层面认识科学技术,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也应该为经济建设服务,当经济发展速度超过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就会出现生态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依赖于科学技术发展,甚至“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13]275这在经济领域指出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科学技术发展。

江泽民在讲话中多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分别用“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不能干扰这个中心”等表述阐明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加快发展,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14]301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具体阐释;“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我们才能有力量抵御任何自然的和社会的风浪”,[14]59更是指明经济发展对于自然生态的作用。关于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江泽民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14]534的重要论断,把生态环境建设上升到生产力的高度,是对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了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在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中要求树立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针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经济建设已经成为党的中心任务,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都是服务于这个中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党的中心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力证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但同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实问题摆在面前,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作出回应。胡锦涛指出,“经济建设是我们党的中心工作,抓住机遇、发展经济,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22],但经济的“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16],全面发展必然是不能缺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是坚持经济建设中心地位不动摇,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由此可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并不矛盾,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但经济建设要以生态环境为依托,没有生态文明建设参与的现代化不是全面现代化。正是在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更加凸显,成为国家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三)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单独的篇章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23]。从党的中心工作来看,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建设,而不是服务于经济政治建设,这就把生态文明建设放之与经济和政治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是特别突出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17]5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建设展开新论述。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习近平阐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他指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7]21如果能够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就变成了金山银山。换言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需要一定的转化条件,只有找准其中的转化途径,才能够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由此看来,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先决条件,“两山”的转化途径关键在人,关键是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产业,才能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因此经济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如果不善待生态环境,绿水青山不再是金山银山,并且以再多的金山银山也买不到绿水青山。习近平的“两山论”为实现环境保护的绿水青山与经济发展的金山银山二者的双赢提供了思路。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是因为环境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还是重大的政治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步累积的“环境问题往往最容易引起群众不满,弄得不好也往往最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17]84。习近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生态环境问题“发展下去也必然是重大政治问题”[17]86,因此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建设中。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但长期以来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却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日趋强烈。就是最大的政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力量源泉,关乎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的稳固。抓住人心,稳固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就必须做到民有所呼、党有所应,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放在首位,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未来的重要地位。

三、逻辑旨归: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美好生态环境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部分。纵观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百年探索的逻辑起点和逻辑主线,以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作为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百年探索的逻辑旨归,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体现人民历史主体性与价值主体性的统一,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演进规律。

(一)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24]。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成为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生态环境作为最基础的生存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此意义而言,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和向往就是我党的奋斗目标之一,紧紧依靠人民、围绕人民建设生态文明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所在。

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生态环境的客观实际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之间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以社会发展之需作为执政的现实依据,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的重要考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生死存亡的革命胜利中走来,建立新中国,开辟新纪元,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维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为有能力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奠定物质基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把生态环境建设提升至生产力高度进行论述,为经济社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科学发展的视角,提出新的文明形态,建设“两型社会”,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为己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以更大的勇气和信心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中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转变。

(二)体现人民历史主体性与价值主体性的统一

我国的国家性质表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指向人民主体性地位。早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发动人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依靠人民群众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也得益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坚持人民历史主体性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历史主体性地位更受重视,价值主体性地位被凸显,表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由“被动式保护”转为“主动式保护”。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为此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7]4的价值取向,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体现出人民历史主体性与价值主体性的统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既凸显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主体地位,也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既是全面的、多层次的,也是真实的。我国经济总量取得世界第二的历史性成就,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当前的发展还是不平衡不充分的。解决人民群众对新鲜空气、清澈水质、安全食品的期盼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为中心。这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矛盾,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以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为中心是为了人民,经济建设作为手段的发展最终也是为了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就要抓住生态文明是为人民而建、还要靠人民共建共享的关键,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态过程中体现出人民历史主体性与价值主体性的统一。

(三)关乎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永续发展

进入新时代,人民需要层次的不断提升,发展和享受资料的需要是人民群众满足于最基本的物质层次的生存资料后追求的更高层次需要。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中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与当前生态产品的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面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发展创造的是稳居世界第二的国内生产总值,为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现在,我们已到了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的时候了,也到了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的时候了。”[17]14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把中华民族“富起来”与“强起来”相结合,继续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富起来”的成果,并以富促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起来”的转变,再以强保富。生态环境与中华民族的“富”与“强”紧密相关,新时代,必须补齐生态环境这块短板,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良好生态产品,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打牢生态基础、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实现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把碳达峰和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这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是基于自身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使然,充分彰显社会主义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协调生态文明建设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领导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文明生态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请文明演绎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