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社会文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也在不断迎接新思潮的挑战。社会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各类思想碰撞十分迅猛的当下,推动人们的理念更新、理论创新、实践迎新,已成为新时期潮流中的中心任务。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贯穿于大学生党建教育中,推动大学生党建教育体制、方式、实践方式进一步完善,也是当前大学生党建教育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走进社会大众的视野,成为我国公民约束自我行为、遵守社会规范、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价值导向。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缩并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的主流思想与发展方向,是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期待与目标追求。在国家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要求,是建立国家良好形象与强大实力的核心任务;在社会层面,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治理目标与治理要求,是促进社会稳定与有序发展的战略要求;在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目标与道德要求,是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与价值选择的基本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全社会人民的价值追求,符合中国现实的社会发展需要,对于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的发展态势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期望,使公民、社会、国家在行为组织与思维习惯上保持高度一致,用最直接、最深刻的理论体系构建文明社会稳定性局面。[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对中华文化精神的高度凝结,它既体现着中国文化精神对家国观念的深远影响,也体现着中国当代新主体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延续我国几千年礼仪文化脉络而又在当今时代得以正视的重要精神标识,同时它也是传扬中国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良好的价值观引导是我建立家国一体,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
大学生党建教育是基于人才培养与立德树人时代下所提出的重要教育要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与思想标准。大学生党建教育是党加强对青年党员思想与行为引领的体现,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升我国党建质量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是与新时代青年力量接触最密切、了解最深刻的发展平台。从当今教育领域的发展要求来看,我国高校教育不仅应注重大学生的科学文化教育,同时还应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标准不仅是高校教育的核心要求,同时也是高校党建教育的重要价值内涵。[2]
大学生党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任务、新形式,其发展形式与发展内容不仅要结合我们党的政治方针与理论基础,同时还要结合高校自身的党员发展要求和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有的教育条件,通过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和有效的教育机制,进一步厘清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要领与特色,推动大学生党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协调、相统一,进一步为我国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大学生党建对于党风与学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理念的人才培养战略是当今时代重要的教育方针,在大学生党建中应始终把握好“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学风”的党建活动方向,加强党团学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营造良好的党风与学风建设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观要求,是大学生党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学习内容,对大学生党建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党建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大学生党性培养与政治修养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大学生党建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谋求社会有序发展中达到融合,将社会认同具化到个人的价值取向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建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更加具有贯彻力与说服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行为相衔接,促进高校党建教育水平和文明社会建设。[3]
大学生党建教育既是加强对学生党员个人语言行为的约束,也是对学生党员风化的引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下,高校的大学生党建教育要不断实现突破与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现在人的思维意识层面,但具化在人的行为习惯上,大学生党建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线,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对于培育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依据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共同关注而总结出来的社会价值取向,因此,对于当今社会所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应充分认识到当今社会发展的特性与关键,把握社会大众的共同价值追求,用具体的行为规范规制大众行为方式。大学生党建教育应当积极完善党建教育机制,提高党员自身修养,丰富党建活动内容,进一步体现出高校党建教育的先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对人思想认知的正确引导,高校的大学生党建教育也是注重提高学生党员思想觉悟,共同追求思想的共识与行为的同一。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大学生党建教育就是发挥各党支部在人才培育中的核心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来讲,提倡个人之间要诚信、友善,同时要求保持一颗爱国之心、敬业之心,这与党章党规所规定的党员义务和要求相符合,一方面在学生德育培养方面加强了学生的道德水平建设,提升认识事物的高度以及求真务实的态度;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身的行为习惯相结合,逐步认识到党员身份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形成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做事态度,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提升大学生党建教育的质量与水平。[4]
大学生党建教育不仅仅强调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更要求学生党员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感与较高水平的党性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大学生党建教育提供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基本标准,是推进大学生党建教育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工作基础。大学生党建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国家发展历程,感受党带给人民的幸福与稳定,进而增强党员内心信念感,不断夯实自身政治理论基础,提高党性觉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国家、社会、个人的角度提出了发展目标与要求,也是对我国高校党建工作提出来的新的评估标准,在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会与民主生活会时,应首先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严格根据党章党规对照检查,加大大学生党建教育的审查力度,不断完善党建教育的评估程序。
大学生党建教育的基础就是发现和培养政治合格、素质良好、成绩优异、工作突出的学生骨干,突出大学生党建教育中的政治教育作用。就目前大学生党建教育的现状来看,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同时在党员发展流程中,被发展对象并不熟悉党员指南,理论基础学习不够扎实。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下,应该不断完善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机制,落实党员发展流程与发展要求,严格要求学生秉承求真务实的态度参与党建过程,丰富党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强调互通互享的平等党建教育方向,着力提升学生党支部的培养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赋予当今社会的新理念,是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价值追求。将大学生党建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紧密融合,推进党风、学风一体化建设,促进党风建设与学风建设的相互融合,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与教育作用,提升大学生党建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