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林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实践中凝结而成观念思想意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独创的,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并且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红色文化既有物质形态,也有精神形态。物质形态主要指红色人物、红色遗迹、红色遗物、名人故居、烈士陵园、红色纪念馆、博物馆红色事迹以及以红色事迹为参照创作的红色电影、红色戏剧、红色歌谣、红色画作、红色舞蹈等,属于红色文化的外在显现。
精神形态主要指革命先烈们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精神以及所凝结而成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属于红色文化的内在特质,是激励吾辈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红色文化既是一种科学的指导思想,也是一种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优秀高尚的道德品质,它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魄,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群众为其主要承载者,在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形成,历经炮火硝烟,从烽火岁月中走来,具有历史继承性、民族性、阶级性和革命性,能够响应当今主流价值文化诉求,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当代学子要忠于党,忠于国家,要怀揣家国情怀和爱国意识。红色文化承载着我们对革命先烈奋勇抗敌、保卫家国的历史记忆,传递着爱国爱党爱人民的价值观念,凝结着共产党人的理想抱负、坚定信念和精神追求,因此,把红色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势必能激发高校学生的拳拳爱国之心,激励高校学生的点点爱国行为,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经的途径。
第一,培养高校学生爱国意识。打开中国二十世纪的史册,每一页无不闪耀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无不呈现着英雄人物的英勇爱国事迹,无不释放出坚定忠贞的爱国信念。二十世纪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革命史,是社会主义的建设史,是中国人民的爱国爱党史,红色文化是在二十世纪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势必蕴含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因此,以红色文化贯穿爱国主义教育,用红色文化熏陶人、涵养人,把红色文化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能够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空间,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把深藏于每个学生心中本能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出来,引导学生迸发并凝聚强烈的爱国意识,助推学生的爱国意识由浅入深、从表及里。
第二,激发高校学生爱国行为。爱国意识是抽象的,爱国行为是具体的、现实的,以红色文化培养凝聚爱国意识,以爱国意识激发引导爱国行为,把爱国的内在意识转化为爱国的外在行为,让爱国意识最终落实为爱国行为,才是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红色文化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和教育性,其中蕴含着汹涌澎湃、感人肺腑的爱国主义精神,对高校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渲染和沉浸,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情共鸣,增加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激发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点滴中不自觉地拥护祖国拥护党,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有机统一起来。
当前,思想领域的斗争日益激烈,各种错误思潮仍然存在,不良思想传入且蔓延渗透加剧,侵蚀并错误引导着高校学生的思想。因此,必须要发扬红色文化,消解错误思潮影响,抵抗不良文化侵蚀,抵制西方渗透思想的作用,稳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好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氛围,彰显红色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净化作用和引导作用。
第一,消解错误思潮影响。红色文化中内含的红色事迹、红色人物、红色精神等充分见证了党和国家那段筚路维艰、上下求索的漫长革命岁月,完整记叙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不断走向成熟,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不断走向强盛的历史,是为人民谋福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因此,把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消解各种错误思潮带来的影响,是打破污蔑和歪曲的强有力的武器和铁证,学生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学习了解,能正视历史,真正了解历史,知史爱国,知史爱党,深刻认识到国家的今天是无数革命先辈们兢兢业业、接续奋斗,一步步探索着走出来的,深刻认识到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正义的,做到心中一杆秤,心中一根尺。
第二,消解不良文化侵蚀。不良文化是一种不健康的、腐朽的、污染性的文化,既扭曲经典、颠覆历史,又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现今网络技术日益发达,每个人都无法规避网络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尤其是高校学生,学业要求使得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与网络“打交道”,与网络的联系不仅广而且深,这就使得高校学生更易遭受不良文化的侵蚀,对其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再构潜藏着威胁,对本已经塑造好的正确的思想观念产生强烈的冲击,导致学生思想逐渐碎片化。因此在高校学生中传播好红色文化,有利于重塑学生真善美的道德准则,回归社会主体文化。
第三,抵制西方渗透思想。为防止民族意识、民族观念、民族认同感的弱化,避免西化的倾向,以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抵制西方渗透思想尤其重要。大学校园是社会思潮汇集,相互激荡的地方,大学生又思想活跃、对于新事物接受度高,地利与人和使其成为西方思想渗透的重点,高校学生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会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主流价值观形成冲突,使学生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不利于爱国主义思想形成。因此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内化作用,以其自身的价值功能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筑牢高校思想道德建设。
寓教于实践在思政教育中越来越常态化,现在的学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红色文化资源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直接有效的物质载体,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实现创新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一定程度上将理论知识的教授外化为实际行动,如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遗迹和纪念馆、祭奠革命烈士、观看红色电影、合唱红色歌曲等,除此之外,可以鼓励学生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比赛,创办红色文化社团进行艺术创作。这些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的形式,能够使学生沉浸入“红色情景”,给予学生真切的感受,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收集大量红色文化资料,深入探寻红色文化内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交流展示其成果,形成探究性的教学模式,这种具备实践指向的教育内容能很快形成一种双向互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实效。但也要注意力弊红色文化资源庸俗化和红色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注重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
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新媒体的运用必不可少,高校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红色教育平台,以网络为载体和场域,实时更新,积极引导,以高质量的内容输出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实现红色文化的全面诠释与动态展示。寓教于乐,现在的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增强,让学生主动的轻松地在网络环境中了解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交流学习心得,在无形中实现对学生的红色教育,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但互联网是开放性的,高校还必须注意引导网络舆论并加强监管,唱好主旋律,确保宣传红色文化的正确导向,发挥网络思政教育的功能。同时也要避免语句过于生硬和政治化,注重将教育内容与大学生话语体系、关注的社会热点、新颖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利用好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精神遗产这个隐性资源,呈现出有思想深度和情感温度的红色作品,打破思想政治教育枯燥无趣的教学传统。
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对红色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对红色文化的教育存在形式化倾向,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没能得到很好地发挥。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教师在传播新思想、传授新文化、传递新精神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思政课教师一定是具备政治敏锐度和专业素质过硬的人,对于学生正视、学习、理解红色文化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高校应当且十分有必要的培养一支红色文化教师宣传队伍,与时俱进的开展必要的培训,使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和视角深挖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在教学中创新对红色文化素材的运用,将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高度融合在一起,将红色文化与新时代带来的意蕴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直击心灵、撼动心灵、鼓舞心灵的红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