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特征之取象比类与影像学

2022-01-01 12:17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归类复杂性病机

侯 键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产生的初衷是利用医学影像学研究中医中药的诊疗、究其机制、探索内因、诠释机制,以现代医学阐释从而推而广之,让更多人认识与认可其科学成分,将中医发扬广大;同时,将中医中药的临床有效性应用于医学影像学,使影像检查更易实现、并推动其发展。目前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因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更新,更加锲合中医的特点,即中医的“功能为上”。

中医认识疾病强调输入与输出信息的关联性,并着重强调输出信息对输入信息的反馈作用,即疾病产生的病因、体现的症状与体征得到“证”的结果,从而据此进行辨证论治,因此,中医更加注重疾病治疗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并经上千年实践证明。病因作用于人体则是通过所谓黑箱理论,利用“取象比类”“司外揣内”的方法、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多种学说“推断”其机制即病机[1],所以,中医治疗的有效性与病机推断的主观性存在着矛盾。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从简单的X 线检查到CT 断层、超声动态四维成像、MRI 的多模态显像、PET 功能成像等,以及信息化技术,不断将人体的形态与功能活动进行更加精细、活体还原展示,这可使对中医的功能论述研究更进一步。可以说,医学影像学就是打开中医这一黑箱的有利手段,同时也是解决中医先进认识论与传统落后实现方法的重要途径[2]。

中医认识疾病基于人自身的生、长、壮、老、已的自然发展过程,因此,其着重于养生与治病,以顺其自然、阴平阳秘的养生与治疗为根本宗旨;强调疾病是人这一生物体的疾病,在认识疾病的同时,还应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以及社会的发展变革这一自然属性对人的作用,另外,还不能忽略自然界甚或宇宙的相互作用对人的影响。中医的这种整体观与辨证思维方式需探求动态变化的世界之于人的相互平衡,但限于众所周之的条件,中医仅能在所知甚少的情况下去认识及掌握解决生命和疾病问题,于是便运用了执简驭繁与司外揣内的思考方法,即取象比类的方法。

取象比类中的“象”指直观的形象,即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一切信息;比类,即归类、类比,是关于运动方式、状态及其表现的归类,根据同类关系加以阐述。取象比类可以是研究复杂性事物的主要方法:据“象”归类、取“象”比类,这是整体、动态的思维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知识的掌握就是归类的具体运用[3]。

中医利用自然现象推类人的生命活动,比如日升日落、潮涨潮退、满则溢的自然现象,从而类推、解释脏腑、气血津液等的生理功能,金木水火土的自然属性与五脏六腑功能归属并具升降藏泄通润等五行匹配,脏腑功能应如自然现象一样维持动态平衡,一旦失去平衡,人之疾病将产生,继而一切治疗与干预手段将围绕重新建立与恢复之一平衡为目的。中医的取象比类,历史悠久,具有抽象化特征。比如中医关于“左肝右肺”的论点,认为肝属木、主升发,肺属金、主降;肝居左,“左”为太阳升起的方位,肺居右,“右”为日落之地,因此,“肝升”与“左”、“肺降”与“右”为同一属性,并非指肝、肺的具体解剖位置。需要注意的是,西医传入中国不过百余年,其解剖意义的肝、肺是借用上千年的中医肝脏、肺脏近似特点而定义,需正确认识、正本清源。据此类推,可理解中医有关此类的论述,掌握这一方法,也是甄别有关中医不科学相关论断的方法之一。

“取象比类”是中国古代认识复杂性事物的一种基本思路和方法,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方法论具有一致性[4]。传统的中医学将为现代的复杂性科学提供简便的方法,现代复杂性科学也将为中医学开辟一条新路。取象比类也就成为认识纷繁复杂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过程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认为,取象比类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或手段,并非是阐释疾病发生发展的真实机制。如前所述的肝属木、居左,属日升之位,可据此认识肝的属性主升发、条达,治肝之病当着重以升恶降为主,而肺属金、居右,主降,肺的属性即是肃降,治肺之病多以降气治逆为主,咳嗽喘逆必以降气平喘为主要手段,这就是取象比类的认识方法,但是,肝与肺的生物属性与日升日落的客观自然规律并无直接联系,也不能从现代科学角度解释人体肝与肺形成“升”与“降”的内在机制。

利用医学影像学显示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征象,从解剖、生理、病理的角度进行归类,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特征,将是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影像学也在利用取象的方法,如肝转移瘤的“牛眼征”,通过“牛眼”这一表象,更易掌握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形态,或者还可将其称作“靶征”,但并未将“牛眼”“靶环”与肝转移瘤进行相关的比类。再如,胃溃疡黏膜的“车辐征”,当胃溃疡形成瘢痕挛缩时,会导致周围黏膜向溃疡聚集,从而在影像上形成如车轮的辐条一样的形态,故取名“车辐征”或“光辐征”,换句话说,肝转移瘤与“牛眼”、胃溃疡与“车轮的辐条”并未有疾病相关性。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的影像研究,以及针刺与灸法、经筋疗法等中医疗法的影像研究,可利用中医取象比类的方法;同时,影像学也是解决中医取象比类论述疾病机制的机械唯物观的重要手段,从而揭示真正的中医病机,打开黑箱。

猜你喜欢
归类复杂性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新时代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复杂性挑战与路径优化——基于复杂性理论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复杂性背后
Happiness through honorable actions
复杂性的未来
燥邪致泻说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