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韶关市委党校 李殿玉
2017年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在1949年,我国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64%,1978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7.92%,改革开放40年,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城市化率达到了57.35%[1]。但“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城乡将长期共存”[2],我国的农村人口仍占很大比例,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在国家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3],农业农村工作对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乡村治理中,政策的制定者是理性的,但政策的执行者和服务对象的素质难以保证,然而后者决定着治理的成效,故本文以乡村治理中的人才问题为对象来思考乡村振兴发展。在粤北地区的韶关市,“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农村缺人特别是缺少能人的问题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制约瓶颈”[4]。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现代化的乡村治理却开启于20世纪初,通过学习以往的乡村治理经验,可以发现人才在乡村治理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今天的乡村治理中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健全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综合治理能力,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创新人才工作方式,促进本土人才回归。
Y镇是广东省韶关市的一个瑶族乡镇,Y镇由一个汉族镇和瑶族镇在2005年合并而成,全镇共有3130户、11769人,其中,瑶族6475人,占总人口的55%,农业人口11410人,占总人口的96%。镇内共有11个村委会(瑶族8个、汉族3个),74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4个居民小组。
Y镇在人口数量和结构方面是比较好的。近年来,Y镇人口数量增长较好,人口结构中,青少年人口占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老年人口占比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人口结构是比较好的。
Y镇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现有人口结构虽较好,但学历普遍不高。学历的高低不是人才的唯一标准,但却是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现代高等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和语言沟通能力有重要作用。此次调查没有获得全镇所有人的学历情况,但获得了全镇党员的学历情况,但党员作为先进群体可以大致反映全镇的情况,镇村干部可以代表当地的精英群体。
全镇现有党员525人,现有大专学历党员61人、大学学历党员28人。在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党员中,在镇政府工作的有42人,大部分高学历党员是镇政府工作人员,村里高学历党员更少。镇政府工作人员总数在80人左右,具有高等学历的占一半左右,但在工作人员中,年轻人的学历较高,其在办公自动化和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做得好一些,但大多不经常去村里,处理与村民相关的工作能力不足,农村工作经验不丰富。40岁以上的工作人员长期在基层工作,和村民比较熟悉,但学历相对较低,不会使用计算机,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做得不太好。镇村干部工作认真、经验丰富,但能力需要提升学历不高的现状亟须改变。现代化的乡村治理需要大量具有现代办公能力的本土优秀人才,具体就是具有高学历的本地年轻人。
村里的情况与镇里的情况相比更差,12个村居委会有414名党员,其中9名大学学历党员、21名大专学历党员,分布在6个村居委会。12个村居委总共有36名支委,其中大专2人、高中7人,中专2人、初中23人、小学2人,整体上学历不高。12个村居委会支部书记(11个村支部书记和主任为同一个人)和一名非党员村主任共13人,其中大专1人、高中2人、中专2人、初中7人、小学1人。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农村党员的学历普遍不高,村里的领导者学历也不高,仅有的一些高学历人员并没有留在村中成为村里的领导者。
农村孩子考上大学之后,很少会再回农村,这导致了人才流失,人才流失造成了村“两委”干部学历普遍不高。人才流失制约了乡村的发展,所以需要培养大批人才以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不是一个新概念,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乡村自治的传统是一直存在的,“自秦汉以来,历代出现了一些以乡村长老和士绅贤达为代表的乡村基层组织和治理权威,以填补县级政府以下的权力真空。这些组织依次是秦汉的乡亭里制、魏晋南北朝的三长制、隋唐的邻保制、宋代的保甲与乡约、元代的社制、明代的里甲制、清代的里甲、保甲制”[5],这些组织在乡村承担起治理作用,填补了基层治理的真空,对今天的乡村治理仍具有借鉴意义。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治理开启于20世纪初,清政府在新政中加强了对乡村的控制,现代乡村治理由此开始。
1912年之后,对乡村加强控制的政策得到了延续,乡村治理的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高潮。今天的乡村治理是20世纪乡村治理的延续,“新乡村建设运动是对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继承和发展”[6],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治理中的问题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仍有一些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们。所以,我们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实际情况,推进乡村治理优化提升。
在乡村治理中,社会组织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人才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出,“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研究乡村治理的学者已经认识到乡村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极严重的文化失调,其表现出来的就是社会构造的崩溃”[8],其认为“整个社会构造问题是根本问题”[8],费孝通也指出,“改进产品不仅是一个技术改进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再组织的问题”[9]。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因传统社会结构解体但又不能推进现代社会制度建设,社会没有能力自治”[10],此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经解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了“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但随着时代发展,要对此进行优化提升。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头雁”工程,大力引进人才。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直接决定着基层社会建设的效果。《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提出“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加大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中培养选拔力度。以县为单位,逐村摸排分析,对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调整优化,全面实行县级备案管理。通过本土人才回引、院校定向培养、县乡统筹招聘等渠道,每个村储备一定数量的村级后备干部”[7]。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在党组织带头人,加大对党组织带头人的选拔、培养、管理力度,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乡土社会之魂,我们在社会治理中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人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之中的,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生存的条件,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相互影响的。贺雪峰曾指出“乡村治理不是凭空发生的,而是在具体的时空中,在特定的人民和社会基础上发生的”[11],故要了解调查对象的社会基础。Y镇的瑶族和汉族在数量上是差不多的,生活习惯虽有差异,但不太大。Y镇的瑶族已经迁移到平原地区,生活方式已经有较大改变,瑶族和汉族群众在社会性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贺雪峰曾提出“村庄生活的面向”,指出“村庄生活的面向是指村民建立自己生活意义和生存价值时的面向。生活面向不仅具有个人的特征,而且具有集体的倾向”[12],这种现象在所调查的Y镇具有大量的案例,此地的民众十分重视祭祀,村民春节有可能不回家,但在清明一定会回乡祭祖。此地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没有足够的能力留在城市,所以他们在农村会修建一所三四层的房屋,平时是闲置的,村民每年祭祖时要有房子住,获得村内其他人的认可。当地保留了大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地社会构造的基础,这是社会治理中十分宝贵的资源。
传统型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吸引的人才应为当地成长起来的人才。Y镇有瑶族和汉族,当地大部分人会讲普通话,但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用客家话和瑶语,外地人很难实现无障碍沟通。同时,此地在社会结构上是传统型社会关联,一个外来人很难融入当地的社会结构中,故要大力促进本土人才回归。梁漱溟曾论述“乡村建设之事,虽政府可以作,社会团体可以作,必皆以本地人自作为归”[8]。费孝通也认为“占有新知识的群体没有直接使用知识,而需要这种知识的群体又没有机会获得知识,要使变革力量在村中起作用,中间必须有一座桥梁,这是重要的。当地领导人是充当这个桥梁的角色”[9]。所以在乡村治理中,仍要大力重视培养本地人才,吸引本土人才回归。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但以往农村培养的人才大多流入了城市。农民不再依附于土地生存,人的流动性越来越强,有较强能力的人大多进入城市,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处于不利的地位。梁漱溟在乡村建设中就论述“乡村向来是在文化上、在政治上、在经济上全都被都市占了上风的。有知识的人均奔向都市,乡村乃愈加锢蔽愚昧;亦愈加没人理会,没人注意”[8],但其认为知识分子在乡村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在都市过剩的知识分子,好像没得用处;然而挪到乡村来,其作用自现”[8]。
以往人们用“知识分子”作为人才的概念,但这一概念已经逐步消解,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高学历在大城市并不是稀缺资源,但在农村却是急需的。故本文对人才的定义,从农村吸引人才的需求来看,拥有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的人都可以作为人才。
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但随着竞争加剧,农村子弟考上名校越来越难,当地每年都有学生考上大学,但大多不是名校。一般学校毕业的学生,在大城市中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吸引他们回农村工作更为有利。韶关市也在全面提升村干部的工资水准,逐步解决待遇等问题。一方面在城市中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的待遇有较大提升,岗位的吸引力增强,人才的回归成为可能。本地人才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得村民的信任,带领村民走一条适合本地的乡村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注意处理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党中央已经明确了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各地要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实施方案,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善于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2],可以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在人才工作方面,各地都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培养本地人才,促进本土人才成长,为乡村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奠定乡村振兴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