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数民族新生适应性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2022-01-01 11:19广西民族大学农植媚
区域治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适应性新生少数民族

广西民族大学 农植媚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人才和人力是国家最大的资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国家能否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据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2009年,全国普通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为141.05万,占该年度学生总数的6.58%,2014年,全国普通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为199.23万,占该年度学生总数的7.82%,2019年,全国普通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达到298.86万,占该年度学生总数的9.86%[1],近10年时间,我国普通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比呈较快上升趋势。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不同省份间的生源加速交流,越来越多来自新疆、西藏、内蒙古等省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广西高校就读。据统计,到2019年,广西民族大学来自其他省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已达到近千人,占本、专科学生总人数比例约为5%。外省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到来,一方面增加少数民族种类,丰富了校园多元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根据实际工作及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异地求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经济、饮食习惯、语言交流、文化融入、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容易产生人际适应难、学习适应难、环境适应难等系列问题,导致学业失败、价值观偏差,甚至引发心理问题和人际矛盾冲突。国内不少研究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特别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对少数民族新生适应性问题方面做的研究很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少数民族新生适应性问题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以高校少数民族新生校园适应性为题,探讨其存在问题和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对策,以达到提升少数民族新生适应能力的目的。

一、适应性的含义

适应性是指个体为使自我机体、行为和心理等与环境相适合,不断调整自我状态的持续过程[2,3],这种适应性“能力”因个人差异会有强弱之别。少数民族大学生从不同的省份特别是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边远省区来到广西高校求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情境,他们要在语言、文化环境、生活习惯和心理上进行调适,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个适应过程有的人比较短,有的人比较长,但最关键期是新生入学阶段。学者胡娅梅[4]认为,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呈现U形跨文化适应模式,即经历蜜月期、危险期、恢复期和适应期四个阶段。本文旨在从多个维度提出帮助少数民族新生尽快渡过“危险期”,尽快进入“适应期”的措施。

二、少数民族新生适应性问题分析

本研究采用半开放型、个别访谈及参与观察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主要对我校来自新疆、西藏、内蒙古的30名2017级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1.入学后在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遇到哪些不适应问题?2.通过哪些办法进行调整和适应,现在适应情况如何?3.希望学校给予哪些方面的支持和帮助?通过访谈材料的整理和基于该领域已有研究,我们认为,少数民族新生适应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适应性问题

少数民族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原有的习惯与其他民族习惯在不同程度上形成冲击,首先表现为生活层面上。

(1)饮食习惯和气候差异影响。民以食为天,饮食适应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里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例如,北方学生习惯吃面食,南方地区则以米饭和米粉为主;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学生饮食习惯是不吃猪肉,而猪肉恰是内地菜品的主要材料;西藏民族学生常年以牦牛肉、糌粑为食,烹饪方法与内地差异较大。学生跨地域饮食初期容易引起肠胃不适,严重者出现连续腹泻现象。部分学生选择外卖,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此外,来自西北、东北等高寒地区的学生接受不了南方的酷热和湿冷天气,一些新生会产生皮肤过敏、哮喘等症状。

(2)消费差距带来心理压力。“家庭经济条件与学校环境适应的相关系数最大”[5],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经济情况较差,这些学生来到内地高校求学,日常消费明显变高,给学生带来一定经济负担,加上宿舍安排有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同住,横向消费对比也会给学生造成压力。

(二)学习适应性问题

少数民族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高校教学模式与中学阶段差异大,任课教师在课外与学生交流少,这对学生自主性学习提出很高要求,同时,实践教学、创新创业训练等环节进一步考验学生能力。其次,受历史、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整体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差距,少数民族新生普遍入学时学习成绩较差,特别是理科基础薄弱,大学无分层教学模式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学得吃力,成绩不理想,有的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现象。第三,部分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差,在以汉语为主要学习环境的求学过程中难免适应困难,却求助无门,缺乏长效的帮扶团队。

(三)人际交往适应性问题

语言是学生在校交流的最基础要素,对汉语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及听课的效果。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家乡及当地学校均使用本地方言进行交流,普通话发音不够标准,甚至带有浓重口音,这给他们进入内地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调查显示,有接近半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苦恼于语言障碍问题,特别是新疆维吾尔族“民考民”的学生,他们在家乡是用母语来学习的,汉语基础比较差,有时难以准确表达实际想法,从而造成与老师、同学沟通困难,引起人际交往不和谐。

(四)文化适应性问题

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名片,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前多数生活在民族聚居地区,对异质文化和风土人情了解不深,容易出现文化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认同感不强。国家着力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总体成效显著,但由于部分学校关于民族文化课程设置的缺位,民族教育所需资源落实不到位,民族教育教学模式刻板单一,导致学生难以系统了解其他民族文化。同时少数民族学生还存在对思想政治学习重视度不够,异质文化交流融合力不足,学生民族共情力较弱问题,乃至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引发“文化冲突”。

以上综述的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和文化适应性上出现的问题,内地高校应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疏导,否则学生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适应性问题,例如,产生自卑、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离群、抱团等人际交往问题……

三、提高少数民族新生适应能力的教育策略

高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站在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有效路径。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健全“三全育人”综合教育工作体系,进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生活,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三个离不开”思想,“五个认同”意识。

(一)学校层面

高校作为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树全局意识,统筹协调各项资源,做到有的放矢推进民族团结。

首先,集中资源力量对全体新生特别少数民族新生做好入学适应性教育。通过校纪校规教育、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方案介绍、安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适应大学生活的知识和内容;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家乡新变化”“民族团结手拉手”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增强新生班级凝聚力和师生向心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大一课程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重点讲好适应大学生活的“第一堂思政课”。

其次,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开放、包容、多元、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各民族学生增进交流,相互尊重和理解。围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民族文化展示、征文大赛、经典朗诵大赛、读书分享活动、书画展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趣味运动会等系列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善于利用新媒体多渠道宣传各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宗教观、文化观。

再次,完善帮扶机制,加强咨询服务。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强化管理服务,一是建立“石榴籽工作室”,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师,义务为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通过和少数民族学生经常性谈心谈话、聊天、办实事,切实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二是建立健全奖助贷工作体系,杜绝少数民族学生因家庭经济问题导致失学或学业困难,并在就业季加大帮扶力度。三是完善心理预警防控体系,借力内派教师,提高心理咨询服务质量,坚持育德和育心相结合,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四是定期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为实现精准施策提供依据。五是建立校—家联系制度,定期与家长通报情况,形成校家协同共育机制。

最后,做好后勤保障,提升学生幸福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高校应尊重少数民族学生饮食习惯,总体掌握本校学生的饮食特点,提供多样化菜品,不断改善食堂饭菜质量,必要时开设清真食堂。此外,优化住宿环境,加强宿舍区文化建设与管理也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层面

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工作在学生事务管理第一线,与学生接触多、交往深,更容易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要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配备熟悉少数民族语言、了解民族风俗习惯的新疆籍教师担任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辅导员、班主任应成为解决少数民族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的重要一环。第一,全面掌握所带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及特点,组织开展民族风情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推动班级各民族学生相互交流,增强多元文化认同感和班级归属感。第二,学会分类管理,重点关注家庭情况特殊、经济条件困难、学习劲头不足等特殊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和帮扶工作。第三,积极协助学校各部门及专业课教师做好相关工作,并形成家校联动机制,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第四,重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通过QQ、微信、微博等渠道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动态,加强日常教育。第五,辅导员、班主任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灵活工作方式方法,注重工作创新,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问题。

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增强跨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一是基于班级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课程内容及评价体系,指导少数民族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业自信。二是积淀教学艺术底蕴,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三是针对民汉教学一体化的特点,专业课教师授课时应保持适中语速,多关注学业困难少数民族学生,成立班级学习小组,加强课后辅导及反馈。

(三)学生组织层面

“高校学生组织是大学精神及校园文化的载体”[6],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注重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重视加强第二课堂建设。一是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入高校学生组织,有利于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高校学生组织充满青春、活泼、向上的氛围,以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为聚焦点,社会实践性较强,加上朋辈性特点,少数民族学生加入其中,有利于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减少孤独感,提高对汉语的掌握水平,并通过实践活动提升个人能力,增强自信心。二是开展朋辈导师立体化帮扶。从全校优秀学生当中选拔一批朋辈导师,对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实行一人一档,专人联系,动态管理、精准帮扶,通过“一帮一”等形式,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学业帮扶。三是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培训、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每年组织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到革命老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调研和现场教学,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为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猜你喜欢
适应性新生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重获新生 庇佑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天然气管道掺混输送氢气适应性研究进展
少数民族的服装
舵叶选型及适应性参数优化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