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不“深刻”怎么办

2022-01-01 11:23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檀林镇乌沙畈小学毕传高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深刻废纸爷爷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檀林镇乌沙畈小学 毕传高

作文检查站

“叙事不深刻”中的“深刻”,大致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文章立意深刻,叙事时表达出独特的感受,发表独到的见解;二是指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情节、精彩描写、深刻议论等让读者如数家珍。记叙文要表现深刻的主题,就要写人叙事,让事实说话,这种直接写出来的内容就是呈现;但只简单地记人叙事,不挖掘深层的东西,写出的内容就不感人。怎么办?

妙招1:前后对比更突出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以显现。对比手法是重要的写作方法,通过对不同人、事、物的对比描写或说明,以突出其特色,或者对照同一人、事、物在不同时空和境况下的情景,以彰显其变化。在行文中恰当使用对比的手法,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厚实,形象生动而鲜明,中心明确而集中。对比手法主要类型有四种:一是人物对比,二是不同事件对比,三是人物外表与内心对比,四是事件前后对比。许多民间故事,往往都写两个人,一个好一个坏,这是人物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不同事件对比;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长相丑陋但心地善良,这是人物外表与内心对比。在叙事文章中,要写出人物在事件中的变化——通过一个人在事件前后的不同表现(可以从外貌、动作、语言、爱好、性格方面进行对比),或若干人在同一事件的不同表现进行对照、映衬,从而表现主题。一般结构形式为:简要介绍,设置悬念—叙写过程,对照描写—照应开头,点明意义。

例如:

生活告诉我坦诚

“收废纸……”门外传来了一阵清脆的叫声。我透过窗,望了望堆积在后院墙角边的废纸,脑里涌出个念头:这些废纸放着也白占地方,倒不如卖了,还可以换些钱。

于是,我叫住了那收废纸的老妇人,打过招呼,便到后院取废纸。我抱起废纸刚要走,忽然发觉很轻,卖不了几个钱。有什么办法在短时间内使纸变重呢?正在这时,一不留神,放在上面的一张废纸滑了下来,掉进了身旁的水桶里,这纸一碰到水,瞬间就湿了。捡起时,比刚才沉了许多。对!书上不是明明白白地写着:纸能吸水,可以增加分量……我何不?

说干就干,我把一部分纸扔进水里浸湿。为了避免收废纸的人怀疑,我还耍了个小聪明,将废纸按两张干夹一张湿的顺序摆放好。纸一下子重了好几倍,我抱也抱不动,只能拖着出去。

老妇人不慌不忙地把废纸用绳捆好,用秤称。称完后,随手往车上一放。

嘿!30斤,30元钱。我高兴得露出得意的笑。我拿了钱,便想进屋,暗暗庆幸自己的杰作。

“小姑娘,等等……”真是做贼心虚,我愣了一下,不好,难道她发现了我的阴谋?“这是你的钱吗?”她打断了我的思绪。幸亏老天爷开恩!我深吸一口气,回过头,望了望她,又望了望她手中那张百元“毛爷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我拖纸时,不留神把爸爸给我买书的钱掉了。

我接过钱,脸上火辣辣的,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向她说明了事情的原委,请求退钱。老奶奶笑了笑,说:“没关系,我回家晒晒就行了。”说完,拉起车走了。

“收废纸了!收废纸了……”熟悉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点 评

事件详实,重点写“我”“贪财”,将废纸浸水出售,而“老奶奶”却不介意,说“回家晒晒就行了”。多处运用对比,有自我对比,将“我”的贪财自私和知错改错进行对比;将“我”的自私贪财和“老奶奶”的正直善良进行对比,从而突出“我”在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育。

妙招2:画龙点睛显深刻

记叙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为了更鲜明地表达中心,增强感染力,可添加一些抒情和议论。

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过程中抒发感情,会产生点石成金的效果。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发表意见,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和议论常常是并存的,必须以记叙为基础和依据,要把人和事写具体,写生动。

例如:

这时,爷爷来了,他见我放杯热水在小枣树面前,问为什么。于是,我说了事情的经过。爷爷大笑起来,说:“小枣树不怕冷,也不会用水杯喝水,你真是个傻孩子!”说罢,爷爷笑弯了腰。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小枣树长成了大枣树,而爷爷也历尽了沧桑。三年级暑假时,爷爷去世了,这个消息在我的脑中炸开了锅,那天,对于我来说,世界都灰暗了。寒假时,我再次走过那棵枣树,微风吹来,吹起了我的头发,好像爷爷在抚摸我的头,我猛抬起头,什么都没有,只有两行清泪慢慢地从我的脸颊流下来。

——《爷爷·小枣树·我》

点 评

简短的两段文字,既有叙事也有抒情,写了“我”给小枣树取暖这件趣事,体现了“我”的爱心;写了爷爷去世,“我”难以接受,表达了“我”对爷爷的思念。文章用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将感人的亲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读者感慨良多,回味无穷!

妙招3:记叙顺序要灵活

一块布经过恰当的裁剪,方能缝制成得体的衣裳;镜头经过合理的剪辑,才能叙述精彩的故事。一件事,由许多情节和细微之处组成,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像记流水账一样叙述,读者会感觉像喝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

写记叙文,要有明确的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只有安排得当,才能条理清楚。可以运用两种记叙方式:倒叙,指不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而是把情节发展的结果或精彩的情节放在最前面先叙述,或者由眼前的事物、画面、环境、语言引出对往事的回忆,再回转来叙述前面的情节,制造悬念,使叙述更曲折动人,吸引读者阅读;插叙,叙述中心事件时,为了更好地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对中心事件进行必要的补充或说明。

升格前:

我爱读书

一天,爸爸妈妈去上班了,奶奶有事出门,剩我一个人在家。妈妈提前做好了饭,让我中午的时候吃。我窃喜,这下没人管我了,那本《康熙大帝》还没读完呢,这回有事做了。

我读到精彩部分,电话突然响起来,“丁零零”,我慢吞吞地走到电话机旁,拿起了听筒,听见了妈妈的声音。“作业写完了吗?”哎呀,都10点多了,我作业还没做完呢!我不敢实话实说,只好撒谎:“还剩一点数学题,马上就好。”挂断电话,我忐忑不安,还是先写作业吧,省得老妈回来批我。但是,《康熙大帝》马上就看完了,耽误不了多长时间。先写作业,不,先看书,不成……唉,算了,就看一会儿,就一会儿,好,就这样!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贪婪地读着。“咕咕”,我的肚子叫了起来。一看时间,天啊,竟然一点半了!我光顾着看书了,还没吃午饭呢!我咽了口唾沫,依依不舍地放下书去盛饭。

这时,奶奶回来了,看到我刚要吃饭,不解地问:“你怎么才吃饭?”我老实回答:“我看书看得太认真,忘记吃饭了,现在才想起来!”

升格后:

我爱读书

“你怎么才吃饭?”奶奶进门,看到我刚要吃饭,不解地问。“我看书看得太认真,忘记吃饭了,现在才想起来!”

我爱读书,书,犹如无边无际的大海,蕴藏着无数宝藏;犹如真诚的朋友,总是和我面对面交流,鼓励我发现生活的美好。

爸爸妈妈去上班了,奶奶有事出门,剩我一个人在家。妈妈提前做好了饭,让我中午的时候吃。我窃喜,这下没人管我了,那本《康熙大帝》还没读完呢,这回有事做了。

读到精彩部分,电话突然响起来,“丁零零”,我慢吞吞地走到电话机旁,拿起了听筒,听见了妈妈的声音:“作业写完了吗?”哎呀,都10点多了,我作业还没做完呢!我不敢实话实说,只好撒谎:“还剩一点数学题,马上就好。”挂断电话,我忐忑不安,还是先写作业吧,省得老妈回来批我。但是,《康熙大帝》马上就看完了,耽误不了多长时间。先写作业,不,先看书,不成……唉,算了,就看一会儿,就一会儿,好,就这样!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贪婪地读着。“咕咕”,我的肚子叫了起来。一看时间,天啊,竟然一点半了!我光顾着看书了,还没吃午饭呢!我咽了口唾沫,依依不舍地放下书去盛饭。

此时此刻,奶奶看着狼吞虎咽的我,说:“吃吧,吃吧,以后不能只顾着精神食粮啊!”

点 评

升格文以“事情的结果”为开头,这是倒叙的写作手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佳作展示

其实爸爸很爱我

黄冈市蕲春县实验小学五年级 刘丽娜

这是一张令人怀念的照片,是我10岁生日时与爸爸的合影。每次看到它,就想起小时候自己的无知和对爸爸的误解。【开头倒叙,由照片引出下文的故事。】

小时候,爸爸总是起早贪黑地忙碌,因为常不在我身边,看到别的孩子有爸爸陪伴,我就特别生气。年幼无知的我,趁着爸爸不在家,经常在家里“大闹天宫”,把家里搞得一塌糊涂,向妈妈撒气,惹妈妈生气,甚至让妈妈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交待事情的起因。】

“妈妈,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们了?每天都看不到他的人影,这是为什么?”每当我这样哭闹,妈妈总是搂着我,温柔地说:“多多,乖,爸爸不是不要我们,他这样不知疲惫地工作,是为了我们家,为了让你和妈妈过上好日子!”听了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但还是不能理解。【“我”与妈妈的对话,写出了事情的发展经过,突出了“我”与爸爸的矛盾。】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渐渐长大了,也明白了,爸爸辛苦工作才换来了我的幸福生活。他一个人在外,多辛苦啊。这不,终于在一天夜里,爸爸回家比较早,我立刻行动,打来一盆热水,端到爸爸面前,轻轻对爸爸说:“爸爸,我给您洗脚!”爸爸先是一惊,但马上回过神,坐了下来,抱住了我,妈妈趁机拍下了这动人的一刻。【给爸爸洗脚的细节描写,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等我长大了,我要好好地孝敬爸爸妈妈 !【抒发感情,深化主题。】

点 评

本文有两大亮点:一、运用倒叙手法,由一张照片引发过去的回忆;二、情感真挚,由小时候对爸爸的不理解,到现在对爸爸的爱,情感转变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真实可信。

猜你喜欢
深刻废纸爷爷
2021年9月全球废纸统计报告
用我一世轮回 换你一生苍翠 废纸再利用 节能第一步
卖废纸
冬爷爷
站着吃
爷爷说
一片树叶启情思
浅谈作文立意
网络思维:超越“深刻”的“浅薄”
环保常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