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制转型社区共同体营造的困境与解决路径探究

2022-01-01 09:19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汤颖
区域治理 2021年39期
关键词:营造共同体居民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汤颖

一、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滕尼斯将传统社区定义为居民生活共同体,是具有共同习俗、价值取向的人口所组成的富有人情味的团体,同质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1]。在单位制时代,居民的生老病死都依赖于单位解决,人们不会去关注何谓社区以及社区何为的问题。随着单位制的解体,人们日常的生活由单一的活动场所转移到社区,原有的组织网络在社区居民从“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下受到冲击,“控制——依赖”的治理逻辑也渐渐失去作用。在这种单位制转型背景下,传统社区形成的文化、习俗已被渐渐遗忘,尤其是单位制转型社区逐渐从“生活地”转为“居住地”,曾经守望相助的功能淡化。那么,如何实现“社区共同体营造”则成为社区治理中的重要议题,单位制社区如何向社区制度转型?单位制社区还存在着哪些困境?居民自主意识与自治能力该如何提升?这些问题都伴随着单位制解体、社区制生成进行聚焦探究。

二、社区营造中的单位共同体

(一)单位制社区

单位制社区形成于改革开放前,曾是中国城市社区的主要类型,通常是指单位所处的地域空间与以社会生产相关联的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其具有政治、经济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功能,以行政性、封闭性、单一性为特征[2]。作为单位体制下的产物,在这种制度化组织形式下,单位职工组成社会生活共同体,生产和生活空间达到高度统一[3],邻里之间相互熟悉,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较强的同质性。

(二)社区共同体营造

滕尼斯用二分法划分为“共同体”(社区)与“社会”,共同体作为社区最开始的形式出现,具体表现为生活的共同体、情感的共同体、文化的共同体,他在共同体讨论中主要分析了三种普遍表现形式,即亲属关系 (血缘) 、邻里关系 (地缘) 和友谊关系 (精神共同体) ,其中,血缘共同体是共同体有机体中的基础,精神共同体是地缘共同体的终结目标和理想形式[4]。

(三)单位制社区共同体的特点

1.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在单位制社区中,人们之间互相熟悉,有着共同的价值观、生活习惯等,居民一生的生产与再生产从其诞生于社区开始便紧密相连,其邻里关系伴也会随着原有的业缘关系进行延伸,这本质上就是滕尼斯的“社区共同体”。在单位制社区共同体中,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职业背景是居民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础,居民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同事关系之上,将独立的家庭关系连接起来,促使居民产生强烈的集体认同感与归属感。

2.社区成员流动性低

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社区成员的流动性较小,稳定且非流动是传统社会的常态。在单位制时代的社区生活中,居民住房统一由单位分配,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的获得依赖于单位及组织,社区成员对单位的高度依附使得二者紧密相连,基于单位所组成的社区成员流动性极低。而住房产权的私有化和可交易性,加快了社区成员身份的流动性,低流动性是传统单位制社区与陌生人社区有别的典型特征。

3.空间结构的闭塞性

在传统单位制社区中,单位与社区的活动空间重合,居民的大小事务被单位社区包揽,人们的“衣、食、住、行”仅局限于内部区域。在这样的社区结构下,“职业”与“居住”难以分割,单位以外的人很难进入,在空间结构上表现出显著的封闭性特征。

(四)单位共同体的社区权力结构

单位制社区的人员组成主要是单位成员,在单位环境中的领导及管理模式往往被代入到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单位成员对社区居民的管理上,表现出科层化的特征,民众日常生活需要的生活物资、就业机会、政治权利等都与单位社区息息相关,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受到单位的约束,在单位制社区中表现出一种上下级式的权威关系。

(五)单位制社区共同体营造的必要性

随着单位制社区的转型,原有的单位制社区与新迁入的居民之间产生的矛盾致使居民之间的人际关系愈加陌生,在社区治理中会难免产生不平衡的现象,因此,我们需要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地考虑单位制社区的特点,重新构建起原有的共同体,提升居民的归属感,从单位制社区的特点来看,共同体营造的必要性具有以下几点。

1.有助于密切多元治理主体间的关系

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单元,承载着人类的生产生活,随着社区治理的主体变得更多元,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是社区共同体营造的必要路径,因此重建单位制转型社区社会网络,有助于密切多元治理主体间的关系,体现出协同治理的内涵和价值。

2.有助于社区居民的公共参与

单位制时代,单位成为了个人与国家政府间交流的唯一平台,个人无法逾越这道门槛去直面参与政治生活,国家也难以直接面向群众沟通与服务。营造社区共同体能够为居民创造个人表达的渠道,进而促进居民间的公共参与,且有助于激发民众对社区事务民主的热情,推动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为社区公共事务公平、公正建立了强有力的保障。

3.有助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单位制转型社区是中国特色的存在形式,因地制宜地对单位制转型社区社会网络进行重建,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社区的积极转型能够有助于提高社区治理水平,营造社区共同体的同时增加社区凝聚力。

三、单位制转型社区共同体营造的困境

(一)“居住之所”而非“生活之地”

社区共同体的两大重要功能即居住与就业,旧有的单位制社区就是将居住与就业功能二者合一的社区,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与房改政策的推行,部分房屋租售给外来人口,使得居民的居住地与就业地渐渐分离,社区的功能转变为仅能满足人们的日常居住,生存与生产的空间距离让社区逐渐从全熟人社区转型为一定程度上异质化的半熟人社区。

(二)社区共同体的缺失

传统单位制社区包揽着居民的大小行政业务,这使得居民长期保持着单位意识,尤其是单位的老职工,对曾经所属单位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在单位制转型社区中居民表现出参与能力较低,社区共同体意识薄弱等问题,原单位居民难以真正融入到社区开展的各种活动中,社区自治方面居民出现了缺位,社区共同体难以构建。

(三)“血缘、地缘、业缘”离散化

由于社区人口的代际更替和房改政策的推进,人口结构发生了异质化。一方面第一代居民虽然高度同质化,但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子孙由于工作的异质化进而产生了社区的异质化。另一方面,在房改政策下,大量的外来人口以买房或租房的形式进入到单位制社区进行生活,原有单位制社区的中的“血缘、地缘、业缘”关系逐渐离散,打破了原有社区中的“熟人社会”,成为社区中的“陌生人”,以往社区中其乐融融的邻里关系逐渐疏远。

四、单位制社区共同体营造的困境成因分析

(一)居民对社区的认同较低

单位制员工长期在高度组织性与动员性的生产活动下形成了 “单位惯习”,在单位制“熟人社会”下,居民有着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但是随着单位制的解体,人们对于单位群体认知的稳定空间瞬间瓦解,社区由“单位型”转向“社区型”,而社区居民也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原先高度组织化的社区被离散化,居民逐渐对社区的认同感降低。

(二)精神共同体缺位

共同体发育的最优形态是精神共同体,即人们追逐共同的价值、信仰,有着共同的行为规范与生活习惯,身心、情感、需求各方面的有机联结。滕尼斯认为,在构建起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任网络后, 精神共同体在社区中更易成长和发育,“同质性”能够让居民对社区产生高度的认同和归属感。而转型单位社区的文化建设与精神层面的社区建设并未得到重视,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与文化活动严重不足,导致居民对转型社区政策认知存在偏差,是精神共同体缺乏的外在表现。

(三)共同性议题和权威性空场

当前我国社区确立的治理体制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多元治理结构。虽然在政府的干预之下,单位制转型社区都有居民自治组织,但是在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和实际落地的操作方面,政府的角色往往错位,基层治理共生出媚上化与形式化,居民的自治权力受到约束,表现出“我们的事务”与“他者的责任”。因此,在面对社区的一系列具体事务,社区各治理主体都想参与其中,但最终却又形成了无人问津的局面,即共同性议题和权威性空场。

五、单位制转型社区共同体营造的解决路径

(一)培育社区新型中间组织

居民在社区中“原子化”的特点的日益突出,在面对“单位人”与“社会人”之间需要一种承上启下的组织,将社区的居民联系起来,激活社区群众的力量。社区需要积极培育居民自治的自组织,同时挖掘社区中的骨干,将居民中的热心群众培育成“草根领袖”,真正将自治能力强的社区居民代表吸纳进来,从而开始履行对社区治理中的重大事项的决策职能。通过居民代表大会、业主委员会、社区自组织等这些参与形式,发挥以点带面作用,逐步培养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带动全体居民群体参与社区治理。

(二)坚持以居民为主体

加强社区自治是单位制转型社区建设走出困境的重要前提,创新社区治理体制,就需要不断推进社区自治,发挥居民在社区的主体作用。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主力军,其核心力量的发挥有赖于社区居民之间的积极参与,将没有血缘、地缘、业缘关系的社区居民互相之间“有关联起来”,在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相关事务的过程中,帮助居民“找回熟人”,让原有单位制社区居民从被管理的“单位感”转变成自治的“社区感”,因此我们要坚持居民的主体地位,构建居民的话语体系。

(三)构建多元化治理格局

促进多元共治,改善单位型社区的治理结构,是单位型转型社区治理的另一重要目标。当前政府可以通过权力下放来鼓励多方主体参与,在社区中共同搭建公共活动空间,构建社区主体对话渠道,让居民、自组织、社会工作服务站等主体能够通过协商合作来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充分地培育和挖掘自治人才与社区领袖,树立各治理主体的职责与协作方式,共享社区治理成果,实现构建多元共治的格局。

(四)提升社区居民自治能力

就居民自治而言,单位制转型社区缺少自治组织的现实需要改变,由于单位制的长期影响使得居民产生了较强的依赖,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较低,激发居民自我造血才能为社区营造输送动力,在建立健全居民参与机制的同时,也要积极培育居民的“社区意识”,在提升居民自治能力上下功夫,在逐步自治的过程中,与居民自身利益相关的社区事务可以通过自治解决,形成“社区”与“居民”双赢的良好局面。

(五)引进专业社会工作机构

单位制转型社区的治理需要专业的社工组织,社区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能够有效地提升社区治理和社区建设的效率,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满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规范社区志愿者服务,为社区搭建资源链接的平台,真正实现服务资源的有效共享,重建社区共同体意识,实现社区善治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营造共同体居民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爱的共同体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石器时代的居民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