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波,李 晶
(1.吉林省通化县林业局,吉林 通化 134100;2.吉林省通化县国有林总场,吉林 通化 134100)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属壳斗科、栎属,广泛分布于吉林省,属东北慢叶阔叶树种,落叶乔木,高生长最高可达30米,树皮灰褐色,深纵裂。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华中地区亦有少量分布,在我国属于分布最北的一种落叶栎。由于其木材材质耐腐蚀,近年来在地板、家具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蒙古栎浑身是宝,树叶可以用来养蚕,种子可以用来酿酒,树皮可以入药,由于其在防风防火、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等方面也作用显著,因此在造林绿化方面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通化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南麓,东与白山市交界,西与辽宁省新宾县毗邻,南与集安市接壤,北与柳河县相连,全境环绕通化市区,南北宽83.3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5°17′~129°25′,北纬41°19′~42°07′之间。通化县县域内具有良好的自然山水条件,森林覆盖率近80%,生态环境良好,是吉林省内重要的森林资源宝库之一。
2009年在通化县林业局光华林场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天然蒙古栎林一处,设置正方形标准地1块,样地的大小和形状为24.49米×24.49米的正方形,实测样地的面积为0.06公顷,将样地内达到起测径阶的样木进行顺序编号(按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规定林木的起测径阶为5.00厘米),并对完成编号的每株样木进行真值检尺(检尺记录保留1位小数),并在样地的中心点做好标记(深埋矿泉水瓶),以备下一个监测期复位之用,同时记录好样地中心点的GPS值和该样地的各项生态因子。
2014年对该样地进行复位,按照五年前所测的林木编号对样木胸径进行再次测量,详细记录好样地内枯立木、枯死木、进界木等样木的种类和胸径,对两次样木胸径测量数据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该地区天然蒙古栎林的自然生长、自然稀疏、林相变化等研究奠定基础。
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处理软件有e x c e l数据库处理软件和Sigmaplot 10.0图像处理软件两种。
结果表明该样地内样木变化情况如下:对该样地内样木的调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前期样地内活立木株树为109株(柞树69株),其中保留下来的样木为101株(柞树63株),有2株样木被非正常采伐(柞树2株),有6株样木在自然生长中死亡,其中枯倒木为2株(柞树1株),枯立木为4株(柞树3株)。后期样地内活立木株树为112株,除101株的保留样木以外,还有进界样木11株(柞树6株)。
对样地内样木数据进行分析,样地内共涉及样木10种120株,因该样地是以柞树为主为柞树纯林,样地内有柞树69株,占样地内样木总数的58%;样地内还包含两个珍贵树种,分别为紫椴和黄菠萝,其中紫椴14株,黄菠萝2株;同时还包含色木槭8株,榆树5株,拧筋槭4株。对样地内样木胸径情况进行分析,2009年48年大小的天然蒙古栎林平均胸径约为10.91厘米;2014年时53年大小的天然蒙古栎林的平均胸径为12.06厘米,样木平均生长量为1.15厘米,生长最快的样木为22号,22号样木为柞树,单株生长量为5.4厘米,这主要和样木前期胸径基数较大有关系。由于整个样地所处的林分为中龄林林分,正处于林木生长期,样木的生长和林木的胸径基数正相关。因此林木基数越大生长越快,样地内样木没有逆生长情况,样木生长情况符合林木生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