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宴福,周 奎,解芮鑫,付玉凤,杨 红,黄 皓
(1.云南省新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云南 新平 653400;2.云南省峨山县农业综合开发中心,云南 峨山 653200)
农产品检验检测环节中的抽样环节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抽样环节的质量控制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以及后续检验结果的复核。抽样过程中必须保证抽样程序符合相关标准,具有代表性和公正性,尽量避免抽取过程中出现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检验检测水平较低,缺乏完善的法律和技术支持。国家相关部门针对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抽样环节制定的法律法规较少,目前规定了抽样效力应与全部样品相一致。该规定限制了抽样检验效率范围,无法保证抽样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做好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抽样环节的质量控制极为重要。
抽样人员在抽取样品时应遵循随机原则,从而保证抽取的样品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对蔬菜进行样品抽取时可根据《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抽样规范》中的规定进行操作。
首先,根据抽样任务确定抽样人员数量、物资及技术要求。随后准备抽样所需的工具及装备。其次,在准备工作完成后抽样人员在抽样现场核对样品信息并办理封签封手续,并要求相关负责人签字。抽样过程中抽样人员应对样品生产情况以及质量安全现状进行探究,并将调查结果报告单位负责人。
抽样环节面临众多风险点。首先,抽样方案制定不合理,可操作性低。其次,封装袋缺少防拆封措施,封条覆盖重要信息。另外,抽样单填写错误、数量与实际不符、生产日期错误、样品属性描述错误等。现场拍照取证信息不全,储存条件差,防护措施不到位。
技术准备:抽样前首先需明确抽样目的。不同抽样目的检测所需的抽样方法和样品保存方法不同。抽样时应根据抽样目的确定检测类别,通常检测分为风险、委托或监督检测三类。风险检测主要以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而进行的检测,风险检测结果通常不对外公布。委托检测是指为了监督农产品质量而进行的检测检测。该类检测结果只对样品负责,覆盖面较窄。监督检测是指有计划性的随机抽检,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公布。熟悉抽样具体信息,例如产品性状,抽样地点。根据样品特性选择不同的抽样方法以及样品的贮存条件。例如,抽样地点为农产品生产基地或超市选用的抽样方法不同。样品为果蔬、肉等的抽样方法和保存条件不同。确定检测内容,包括具体的检测指标。例如,卫生指标、理化指标等。常见的理化指标包括重金属含量、农残、药残等。通过综合考虑上述情况,从而确定最终的抽样方法。
制定详细的抽样方案:根据抽样目的确定抽样范围。通常农产品抽样范围应包括城镇、城乡结合部、乡村。同时应覆盖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对于危害高发地区应增加抽样的频率,对于季节性农产品应在当季进行抽样,保证抽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人员准备:抽样前,抽样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含了解抽样注意事项、与抽样相关的法律法规、具体抽样方法操作、抽样数量、封样、样品运送等。通过不断提高抽样人员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从而提高抽样效率。另外,抽样人员还应重点培训食品安全法、农业部颁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抽样人员通常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至少两人。抽样人员应具有专业的保密意识,自身廉洁,依法办事,同时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另外,抽样人员还应熟悉各类抽样场所,抽样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纪律,对重点环节进行全程拍照、录像。
物资准备:抽样前需对抽样所需的工具器材、文件、证件、抽样单等提前准备。根据样品性状选择不同的去抽样器具。例如,抽样袋、标签、塑料瓶、冷藏箱等。抽样人员应携带抽样资格证、抽样单、封条、笔、费用清单等。
抽样前,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应与抽样地所在的农业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协调沟通。通过加强部门间的联动,从而提高抽样效率。
抽样过程控制主要是对抽样地点、方法、抽样量以及抽样时间、样品的保存、运输等过程的控制。
抽样地点及方法:农产品抽样环节地点不一,通常选择在农产品生产基地或超市。对于大棚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抽样,可以每个棚室为单位,每单位内设定5个抽样点进行抽样。在露天农场内进行抽样时,对于种植面积较小的种植区域,抽样单位面积不超过0.3公顷。对于种植区域超过10公顷的种植区。抽样单位面积不低于3公顷,抽样点也相应增加一倍。抽样点的选择可利用对角线、梅花形、蛇形、棋盘式布点法进行选择。在超市进行抽样时,可以摊位为抽样点进行抽样。超市内包装产品的抽样可选包装上、中、下3个部位进行抽样,作为一个抽样批次。对于散装产品抽样可通过分层采样法进行抽样。例如,水果摊位上可以上、中、下3层为3个抽样点进行分层抽样。
抽样量控制:抽样人员在确定具体的抽样方法后,还需对抽样量进行确定。抽样量不可过多或过少,过多可造成资源浪费,过少会导致检测结果缺乏代表性,根据样品类型选择不同的抽样量。在生产基地抽样时,通常对于根茎类蔬菜和叶类蔬菜抽样量应保持在3公斤以上,对于豆类蔬菜抽样量应保持在2公斤以上。在超市进行抽样时,应根据样品的体积设定抽样量。对于体积较大的果蔬抽样数量通常为1~2个,对于体积较小的果蔬抽样量应保持在1.5公斤以上。
抽样时间确定:抽样时间通常为果蔬成熟期或上市前。另外,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抽样时应避开农药喷洒期或雨季。抽样人员在到达抽样现场后应立即进行抽样,不可提前通知被抽样单位。
注意事项:抽样过程中,抽样人员应采取随机原则抽取样品。另外,抽取的样品整齐度应保持一致且样品无明显的损伤、腐烂等情况。抽取的样品应一式两份,分为待检样品和备样。样品抽取完成后,应将其放置于聚乙烯塑料袋内并进行密封,避免水分蒸发,影响后期检测结果。对于畜禽产品的抽样,抽样人员在采样后应立即将其放入冷藏箱内。若检测目的为重金属样品的测定,则抽样人员应选用不锈钢制品进行样品保存。农产品在抽样完成后,抽样人员需在样品袋上做好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抽样地点等信息,并将抽样记录与样品共同运送至实验室内。抽样人员一旦完成抽样,应将样品快速送入实验室内,中间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运送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样品出现变质、失水、污染等,影响后期检测结果。不同种类的样品在抽样完成后应分类存放,避免样品间出现交叉污染。抽样时所用的工具和容器应保证清洁,避免污染样品。
抽样是农产品检验检测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抽样过程的质量控制决定了农产品的检测结果,因此抽样人员应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抽样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抽样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定的抽样方案及国家相应法律法规进行操作,从而保证样品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