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璐
政府绩效是政府治理效果的体现,它的评估方式对政府治理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方式还相对传统。虽然已有许多地方政府建立了政府绩效评估信息化平台,但是对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大多局限于信息的上传下达。与传统的人工上传下达相比,相当于只是换了一个信息传递的介质而已,没有充分应用信息化平台的优势,更没有充分挖掘大数据所隐藏的价值。这与大数据时代政府绩效评估方式应有的技术含量不符,影响政府治理方式现代化的进程。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整个绩效评估活动的核心,其设置的科学与否决定着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程度和政府工作的科学程度①。各级政府都把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以经济指标(尤其是GDP数额增长)来衡量政府部门的绩效成果,忽视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同步发展。其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政府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过去的很多评估指标目前已经不再适用。最后,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主要侧重于定性评估方面,这种评估指标只能大致对于一项绩效结果作出模糊的描述性评价,而不能作出精确的判断,因此很难抓住问题的关键。比如笔者曾发现调查某县治安情况的问卷,大都设置了“好”、“不好”“不清楚”类似这样的答案,从这些答案入手分析,最后也只能对于政府的治安能力作出“好”或者“不好”的评价,对于政府治安能力如何提升则很难从这些评估问卷中得到启发。
尽管我国目前的政府绩效评估引入了公众、媒体、第三方等非官方主体的参与,但是这些主体仍然只是个别绩效评估活动中极其弱小的力量,并未在政府绩效评估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主体仍然是上级政府,因为我国绩效评估的兴起时间较晚,在很多方面还不成熟,绩效评估活动只有通过上级政府自上而下统一开展,才能使其有序进行。之所以出现政府部门排斥公众参与,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惧怕某些真实情况被外界所知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公众的民主参与意识与过去相比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还不能有效促使其主动关心政治事务;新闻媒体的参与大多存在于报道政府绩效良好的一方面,因此其参与也是有限的。
信息是决定绩效评估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只有准确、适时的评估信息,才能真实反映政府的绩效情况,进而才能针对政府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林明燕将政府绩效评估中所出现的信息失真分为政绩性信息失真、保护性信息失真、行为性信息失真和失察性信息失真②。笔者认为,除了学者提出的以上四种信息失真类型以外,还包括层级性信息失真,这种信息失真主要是由于官僚制组织层级结构过多所造成的,我国政府组织除了正式层级以外,还包括多个准层级,我国的纵向层级数量远远多于国外的政府层级数,再加上各层级中信息传递者与接收者认知能力的差异性和情感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某个原始绩效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层层曲解,最后传达给绩效评估者的信息已经完全失真。
政府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环节之一,评估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任何评估工作都是为了保证成员能够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对于政府组织来说,绩效评估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提升政府官员的工作积极性、纠正工作中的不良行为,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共利益。我国一些基层政府开展绩效评估更多的是走走过场以应付上级检查,评估前的宣传不到位、评估时感情用事不仔细、评估后反馈不及时,政府部门内部没有严格将绩效评估结果与公职人员的晋升和薪酬相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起到激励作用,绩效评估也就失去了意义。
传统的政府绩效评估信息十分闭塞,普通民众凭借自身力量难以获得政府绩效的相关信息,因此,他们被直接排除在政府活动之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公众获取数据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不论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只要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大量与政府绩效相关的信息,再加上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人们广开言路的机会越来越多,以往不敢当面发表的观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背对背的讨论,人民参与的后顾之忧得到了解决。
评估指标制定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绩效评估工作的价值。在民主社会,设置哪些评估指标不再由政府单方面决定,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应该是全过程参与,而不止体现在时候对于政府绩效结果的评价。因此在评估前可以通过政府官方网站、APP留言、公众论坛等途径广泛征集民意和专家学者的建议,同时在各个平台提前向公众发布有关政府绩效评估的宗旨、意图、参与者资格和评估流程等信息。
政府绩效的好坏应该主要由公众说了算,因为政府是为公众服务的,公众做出理性评价的前提是拥有充足的绩效信息。大数据技术的普遍应用可以提升政府绩效信息的透明度,让公众在手机端、电脑端可以方便、快捷获取有关政府绩效信息,打破以往信息闭塞的局面,一方面有利于公众做出更加科学、理性的评估,另一方面会提升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积极性。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在年终考核起到作用,也可以从日常工作中监测公职人员的工作情况及时调整其状态,同时,从日常根据日常考核结果对其薪酬进行调整,可以保证公职人员长期处于严谨的工作状态。
在大数据时代下,通过建立政务信息收集平台可以使信息收集工作可以做到日常化和全面化。首先,构建大数据信息处理平台,需要从政治维度进行顶层设计③,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信息处理平台安全运转,保护政府的重要信息不被泄露;其次,大数据处理平台可以根据公职人员的自评信息对其工作成效进行总结,以此提高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另外,公众办理完相应业务之后,可以在办公大厅的电子设备上以匿名的形式对本次服务进行及时反馈,相关公职人员也可以定时查看自己的服务情况,通过政务大厅公民反馈平台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意见,同时可以提升公民满意度,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除了政务大厅信息平台的建设,我国还需要重视手机客户端公民论坛的建设。
大数据人才首先要具备独立的数据获取能力,还要掌握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等知识和能力④。政府部门的特殊性对大数据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一些既懂得数据分析和管理,又具备较强政治素养和公共精神的综合性人才。首先,国家需要制定相应的教育改革政策,从高等院校培养相应人才;其次,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进入政府领域;最后,对于在职人员要加强大数据理论知识的培训,在培训中表现突出的骨干分子进行额外的知识培训,由于政府部门的特殊性质,尽可能从公共组织内部选拔出既懂数据分析,又精通管理和业务的人员。
我国现阶段的政府绩效评估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受评估主体的主观意志影响较大,难以做到公平公正,因此就丧失了绩效评估的意义。通过大数据可以应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可以提高绩效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基于治理理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参与者应该包括政府、公众、媒体、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等主体,但传统的政府绩效评估活动受政府主体治理理念的影响以及成本方面的制约,社会公众和第三方组织的参与十分有限。在大数据时代下,政府绩效评估不仅可以召集相关人员进行线下评估,同时也可以开展线上评估,这两种评估方法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线上和线下评估的结合,打破了原有的公权力对信息传播流向和政府工作的垄断,极大地丰富了民众和社会公众对政府部门的认知,同时能够提高公民的“社会能见度”⑤。
注释
①倪星.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与筛选[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0(2):157-164.
②林明燕,张廷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研究[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2(1):84-91.
③顾萍.大数据背景下提升政府绩效评估的机制与路径[J].中国统计,2018(5):13-15.
④黄晋.关于大数据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202.
⑤顾萍.大数据背景下提升政府绩效评估的机制与路径[J].中国统计,2018(5):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