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固定以及中医闭合复位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效果研究

2022-01-01 07:58:10徐继新丹东市公安医院辽宁丹东118100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肘关节肱骨石膏

徐继新(丹东市公安医院,辽宁 丹东 118100)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小儿骨折情况之一,作为小儿此类骨折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开放复位和内固定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并发症较多,效果欠佳。目前,对于小儿此类骨折的治疗中,中医闭合手法复位逐渐成为其治疗的更安全的方向[1]。在骨科中,小儿此类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类型,主要是由于从高处坠落和重物撞伤造成的。小儿此类骨折的固定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特别是对于严重开放性骨折,治疗难度大。如何为此类骨折患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医院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此阶段,将小儿此类骨折的方法引入小儿此类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研究分析了石膏固定以及中医闭合复位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00例,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男女分别31例和19例,年龄1.5-11.2 岁,平均(5.21±2.21)岁;骨折到就诊所需要的时间0.9-9小时,平均(4.88±2.11)小时;23 例摔伤导致骨折,20例坠落导致骨折,其他因素导致骨折的有7例。骨折类型:45 例伸直型骨折,5 例屈曲型骨折;从Gartland分型看,Gartland I 型骨折 7 例,Gartland II 型骨折 40 例,Gartland III 骨折型 3 例。观察组男女分别32例和18例,1.5-11.7 岁,平均(5.27±2.79)岁;骨折到就诊所需要的时间0.9-9.4小时,平均(4.81±2.16)小时;24例摔伤导致骨折,19例坠落导致骨折,其他因素导致骨折的有7例。骨折类型:44 例伸直型骨折,6 例屈曲型骨折;从Gartland分型看,Gartland I 型骨折 7 例,Gartland II 型骨折 41 例,Gartland III 骨折型 2例。2组资料P>0.05。患儿均应用 X 光等进行病情诊断并确诊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自述疼痛以及活动受限,骨折部位出现畸形肿胀,经X线检查见骨折端位置或者裂纹,本研究经患儿和其监护人理解并同意签字。

2 方法:对照组就诊患儿采取石膏外固定治疗,给予石膏外敷在前臂进行固定,若外固定之后有血液循环障碍需要立刻松解外固定。固定后1-2周可进行功能锻炼。3-4周可根据情况解除外固定。观察组对患儿采取石膏外固定+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1)复位:患儿仰卧,2名助手分别将患儿前臂和上臂握住,顺势进行拨伸和牵引。操作者2手分别将患儿远近端握住,纠正侧方和前后重叠、纠正旋转。纠正后,整复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并用三角巾悬吊患肢,再次经X线检查是否复位良好,复位完成后实施石膏外固定。(2)石膏外固定:同上。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儿肘关节Flynn评分值、生活质量;肘内翻、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发生率。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有效:症状体征等改善50%以上;无效:疾病改善的程度低于5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2]。

4 统计学处理: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进行t和x2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效果对比:观察组疗效达到100%,远高于对照组82%,P<0.05。

5.2 2组肘关节Flynn评分值、生活质量对比:治疗前2组肘关节Flynn评分值、生活质量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肘关节Flynn评分值、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相应指标改善幅度,P<0.05。其中,治疗前,对照组的肘关节Flynn评分值、生活质量分别是(78.12±3.01)分以及(78.21±3.26)分。治疗后,对照组的肘关节Flynn评分值、生活质量分别是(85.89±3.56)分以及(85.13±3.46)分。治疗前,观察组的肘关节Flynn评分值、生活质量分别是(78.68±3.21)分以及(78.89±3.67)分。治疗后,观察组的肘关节Flynn评分值、生活质量分别是(95.21±3.26)分以及(96.13±3.21)分。

5.3 2组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相应的指标,P<0.05,观察组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93.45±1.42)天、(8.13±0.24)天,而对照组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123.57±6.47)天、(11.13±2.27)天。

5.4 2组肘内翻、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发生率对比:观察组的肘内翻、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的肘内翻、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各有1例,发生率是4%,而对照组肘内翻、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各有4例,发生率是16%。

讨 论

临床上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越来越常见,特别是开放性骨折和骨缺损骨折,使临床治疗更加困难。先前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的石膏外固定或骨牵引不再适用于肱骨髁上儿童骨折患儿。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通常由交通事故引起,从高处坠落和重伤。高能量损伤导致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导致局部软组织严重挫伤,局部血液循环受损,软组织条件差。这是骨外科常见的损伤[3]。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对患儿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影响其关节功能。随着医疗保健的不断发展,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固定和复位仍然是治疗骨折的关键。从目前的临床治疗经验来看,单一传统的石膏外固定并不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最佳方法。因此,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时,通过结合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和石膏外固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石膏外固定是一种独特的固定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且患儿无痛苦,从而便于患儿的功能锻炼,且石膏外固定对骨折部位和周围组织的血液供应影响不大,不仅可以平衡患儿骨折部位的固定,还可以加速骨折愈合[5]。与传统的内固定方法相比,外固定架由于其机械性能稳定,对骨折部位和周围组织的血供影响较小,更有利于术后骨折愈合和功能锻炼。同时,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解剖结构比较特别,骨质比较薄,需要给予有效复位,通过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可减少尺侧再次位移,减少愈合之后肘内翻的发生[6-7]。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不及时治疗将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威胁到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健康和日常生活。石膏的外固定是临床上治疗骨折的最常见方法之一。它可以有效地达到固定的效果,不会损伤固定的骨折四肢周围的软组织,并可以维持骨折四肢的血液循环,但是四肢的肿胀很容易改变。外固定在X线下进行。操作简单,复位准确,不易发生后遗症,固定效果更显著,患处稳定性好,不易引起继发移位,为患肢的康复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外固定手术的损伤小,不会在患肢中造成血流阻塞,它是安全可靠的,并且可以及早进行适当的锻炼。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肘关节Flynn评分值、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肘内翻、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石膏外固定+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良好,可改善患儿肘关节功能,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和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肘关节肱骨石膏
国内外磷石膏综合利用现状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06
孔伯华与石膏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8:06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石膏之魂
西部论丛(2019年17期)2019-10-14 11:09:40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磷石膏“变废为宝”迫在眉睫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