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察布查尔县委党校 韩世华
“十三五”时期,新疆围绕“一带一路”,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战略,抓住“援疆旅游”机遇,积极培育新的发展业态、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健全完善文化旅游资源体制机制,系统推进全域旅游和“互联网+”模式以及“旅游+”发展工程,大力推进新疆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其成为稳疆兴疆、富民兴民的战略支柱产业。
2016年至2019年底,新疆累计接待入境旅游人员877.2万人次,实现收入37.64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累计达5.43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182.1 亿元人民币,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仅2019 年就接待游客2.13亿人次,全疆旅游市场总消费额达3632.58亿元,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1)创建精品旅游目的地、启动 5A级景区倍增计划。目前新疆有国家5A 级景区13 家,位列全国第四、西部第一。天山大峡谷、那拉提、泽普金湖、可可托海、博斯腾湖、喀什老城等景区成功创建国家 5A 级景区。在红其拉甫口岸创建“中国红色旅游边境哨点文化体验地”、在塔什库尔干帕米尔高原创建“中国国际特色高原风情旅游目的地”、创建石河子市“中国红色旅游军垦文化体验地”、那拉提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初步形成精品新疆旅游集群格局。
(2)构架旅游新格局,实施“一心一地”旅游工程。召开首届国际丝绸之路旅游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开通国际航线27条、国内航线156条,8个喀什、库尔勒等支线机场,与 13 个内地城市常态化开通直飞航线,加速形成以乌鲁木齐为大集散中心的航线网络格局。
(3)培育旅游服务行业新业态,推动旅游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涌现出多种旅游新业态,比如:自驾营地、特色民宿、低空观光、湿地观光、商业旅游等。
(4)实施特色品牌建设工程,扩大旅游购物消费。各地、州、市大力研发各具特色的旅游商品。从自治区层面开办“新疆礼物”运营公司,挂牌运营4 家“新疆礼物”旗舰店和形象店,2021年3月召开“新疆礼物”品牌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积极搭建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区内区外营销平台,打造“新疆礼物”旅游产品研发基地,举办“新疆礼物”上海展销会。
(1)旅游市场格局稳固拓展。“十三五”期间,专项组团赴中东、东南亚开展促销活动,进而稳步拓展中亚客源市场。主要针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客源市场开展多层面、多视角、多渠道的宣介推促活动,助力进一步打造新疆和谐稳定的良好形象。
(2)稳步增强旅游节庆效益。以市场为主要导向,创新推进新型节庆模式,成功举办中国西部冰雪旅游节暨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中国新疆国际特种旅游文化节等。打造出一批旅游节庆品牌,多种形式的节庆及会展活动为新疆旅游形象、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的展示以及旅游惠及民生、合作促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3)积极推进淡季旅游转型升级。积极开展“爱新疆游 家乡”冬春旅游活动,旅游旺季与淡季差距明显缩小。新疆公路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短途旅游全面发展。大力发行新疆旅游卡和年票,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1)依法治旅推进市场规范化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条例》《旅游法》,对全区星级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旅游项目公司、旅行社和导游从业人员开展服务质量提升整治,整改、警告、降级、摘牌处理的企业达到300 多家。进一步净化旅游市场、规范经营、提高服务质量。
(2)逐步提升现代化服务水平。“十三五”期间,加快推广 12301 旅游公益服务热线,建设新疆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系统,启动运行“一城通”行管平台,全区323家旅游公司和旅行社 33975 个团队利用平台实行团队运行。
(3)产学研结合效果显著。“十三五”期间,已有14 所旅游专业高等院校,9所旅游高职、高专院校,3所中等专科学校,25个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单位。依托专业机构和科研院校,成立了新疆旅游研究院、新疆旅游咨询委员会、新疆旅游协会、新疆旅游培训学院等,为新疆旅游行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专家智囊团体。全面普查全区重点旅游资源,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规划管理办法》,初步建立起地州以及市县景区发展规划体系和规划协调综合机制。
(1)优化升级传统品牌景区。开展天山天池景区世界遗产地生态环保和特色品牌推广,打造冬季冰雪游填补冬季旅游空白;创新葡萄沟景区管理机制体系,打造葡萄文化旅游产业园,丰富民俗文化内涵和当地民众参与模式;鼓励智慧旅游和低碳旅游,强化喀纳斯景区、可可托海景区生态环保力度;加强旅游道路和特色景区的深度开发,建设露营基地和户外休闲运动基地。
(2)打造5A级旅游景区及旅游目的地。重点鼓励和支持景区及旅游目的地创建 5A 级景区。以克拉玛依魔鬼城、尉犁罗布人村寨等景区为发展重点,建立和完善5A 级旅游发展景区资源储备库。
(3)探索建设一批国家公园。开展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在喀拉峻、喀纳斯、特克斯琼库什台等地建设国家公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资源管理体制,使新疆旅游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4)打造重点景区和特色旅游地。重点培育建设和田玉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莎车县的木卡姆文化风景区、特克斯县八卦城、琼库什台原始村落、昭苏县的夏塔等重点旅游景区和专项精品旅游目的地,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村、轮台县胡杨林公园、额敏海航牧场等。保护自然景观和特色地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逐步健全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综合旅游服务质量。
(1)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加快建设乌鲁木齐国际旅游港的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旅游商贸物流集散服务体系、旅游交通换乘集散服务体系,提供优质高效、快速便捷的商务休闲服务,争取开通乌鲁木齐直飞其他各国枢纽城市的国际航班航线。
(2)国际旅游集散次中心。加快建设喀什旅游集散中心、发展综合配套服务建设,借助喀什综合经济开发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机遇,集聚旅游发展要素,借助空中、陆路运输通道,推进喀什-塔吉-乌跨国旅游合作区建设,推出跨国旅游专线。建设南疆旅游集散地和面向中亚、西亚、南亚的国际商旅基地;逐步完善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和伊宁市的旅游交通集散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商贸物流服务等功能,依托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区边境国际合作中心和霍尔果斯口岸欧亚大陆桥的政策区位优势,推进伊犁中哈跨国旅游合作区建设,联合开发中哈跨国旅游线路。
(3)区域旅游集散次中心。建设克拉玛依北疆旅游集散中心、库尔勒南疆旅游集散中心、哈密市东疆旅游集散中心,在塔城市、阿克苏市、和田市、库车县、建设区域旅游集散次中心,重点建设城区交通与铁路、民航、公路客运之间的“零乘换”交通集散中心,提升服务品质。
(4)旅游集散节点——丝路驿站。在塔什库尔干、那拉提、轮南等旅游城镇建设丝路驿站,配套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旅游电子商务中心、旅游交通换乘中心、旅游接待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统一建筑风格和服务标准,兼顾特色化服务,构建适应于自驾游散客的无障碍集散服务体系。
(1)建立旅游综合服务电子信息系统。利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全景图、街景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推介,构建集展示、营销、在线咨询、导航定位、旅游攻略和行程定制、电子商务、游客信息统计分析、调查评估、投诉处理等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2)实施智慧旅游城市示范项目。构建面向游客、居民、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者的智慧旅游城市运营和管理支撑系统,搭建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智慧旅游物联网平台等,在导航导览、票务预定、交通换乘、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旅行社、公共服务等方面推广智慧旅游营销和服务,实现智慧旅游服务与城市便民服务的互补融合。
(3)建设智慧旅游景区示范工程。突出规范化管理、便捷性服务,实现电子门票、景区内交通、餐饮、购物、住宿、娱乐项目的全程智能化营销,为游客推送定制化的景区服务,实现一站式、自助式服务,构建高质量服务体系。
(1)培育打造特色风情旅游城市。乌鲁木齐市打造“丝路商都,国际旅游港”,喀什市“维吾尔风情之都”、”中西南亚国际商埠”,吐鲁番“丝绸之路遗产之城”等。
(2)文化旅游产业园。政府主导,推动文化、科技、旅游等部门合作,以创新理念和高科技手段推动建设一批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建设和田市玉文化产业园、洛浦县艾德莱丝绸文化产业园、疏附县阿凡提文化旅游综合区、吐鲁番市木卡姆艺术旅游演艺传承中心、克拉玛依市石油文化创意产业园、昭苏县天马文化主题公园、裕民县马文化博物馆、木垒县哈萨克刺绣产业园等。
(3)乡村旅游示范区。引导促进“一户一品”“一村一特色”品牌化、集聚化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村农户在线营销,促使农家乐、牧家乐转型发展。重点发展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风情园、吐鲁番市葡萄风情小镇、疏附县民族乐器村、木垒县乌兹别克民族文化村等。对农家乐、特色民宿、牧家乐进行星级评定和合理奖补,促进全区乡村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产业集聚经济发展、结构设计优化和质量不断提升。
(1)优化旅游饭店餐饮经营结构。科学调整旅游饭店和宾馆酒店的结,构、等级和布局,提升服务品质。鼓励发展民族特色主题民宿、快捷、经济型酒店、特色茶餐厅,促进经济型酒店、餐厅、饭店一体化连锁经营。
(2)推进旅行社专业化分工。鼓励旅行社突出特色经营,培育发展商务会展、文化旅游、特种旅游等专项旅行社,开办自驾游俱乐部。鼓励和引导旅游项目公司和旅行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提升旅行公司和旅行社的经营效益、行业规模和服务质量。
(3)培育文化旅游娱乐品牌。积极发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和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培育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艺和手工艺品展销推出民间体育竞技表演、特色美食赛事、手工艺制作过程参观等系列主题娱乐活动。推出民族风情浓郁的歌舞实景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