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宇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中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逐步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2]中国抗疫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创新等先进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当前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为壮观、最为亮丽的精神标识之一。中国抗疫精神不仅可以让我们时常回望那一幕幕感人的抗疫场景,更能够让我们深刻体悟中国何以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天下和平的精神密码。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中国抗疫精神哲学意蕴的思考与探索,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抗疫精神的内涵与实质,有利于我们更为自觉地继承和弘扬中国抗疫精神。
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变革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中国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尊重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保障与价值旨归。纵观人类历史,那些以个人为本位的事业最终只能是少数人的事业,而真正能凝聚起磅礴之力的事业必定属于广大人民的事业[3]。
1.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指挥中,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至上”的思想。他鲜明地指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直接指出了疫情防控究竟为了谁、依靠谁、利于谁,如果各级政府、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在疫情防控中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心上,就不可能产生为民而战的强大精神力量,甚至会导致临阵脱逃、脱离群众的危险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群众生命安全至上的思想为全国抗击疫情工作提供了衡量标准和价值导向,从而为中国最终战胜新冠疫情指明了方向。
2.战“疫”目的在于保护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要求当地政府全力以赴、不遗余力、不惜成本、不惜代价地救治患者,真正做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中国在人民生命和经济利益之间果断选择了生命至上,实施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免费治疗方案,确保他们(她们)不因诊疗费用问题而影响就医。反观西方一些国家和地区却奉行“资本至上”“政治至上”“利益至上”,置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于不顾,抗疫工作敷衍了事、失误连连,甚至有些人借疫情捞取个人利益,不但不愿意为新冠患者买单,还根据患者地位、能力、年龄等进行不合理的选择性诊疗,甚至有些急需救治的患者被强行拔掉了呼吸机,底层人民得不到救治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此非人性的残暴行径着实令人痛心[13]。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统筹疫情防控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讲话中,告诫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关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着疫情蔓延形势和防控工作进展情况,不断作出指示和批示,反复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并亲临北京疫情防控一线调研指导,深入疫情重灾区武汉督战指挥,把疫情防控这项工作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来抓,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夙夜在公、体恤群众,综合研判、果断决策,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与疫情展开了坚决持久的斗争,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持战略思维,妥善处理好务虚和务实的关系,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新冠疫情给我国各地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在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的情况下,在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我们逐步推动各地复工、复产、复学进程,最大程度地减轻疫情对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5]。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针对新冠病毒极强的传染性,所有群体都是易感人群,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是战士。因此,要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真正做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人民群众在抗疫斗争中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全民动员,汇聚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洪荒伟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自觉投身于抗击新冠肺炎的总体战、阻击战、人民战争中。医务工作者逆行出征,抢救病人;科研人员日夜奋战,科研攻关;疾控人员坚守岗位,群防联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攻坚;人民军队闻令而动,敢打硬仗;人民警察恪尽职守,维护治安;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广大志愿者争相出动,真诚奉献;社区工作者事无巨细,认真排查;环卫工人不辞辛劳,保护环境;快递小哥不惧风雨,服务群众;社会各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海外侨胞心系祖国,捐资捐物;广大居民自觉隔离,“闷”住病毒。每个中国人民都以自己的方式为抗疫作贡献,真可谓是“举国同心齐上阵”,筑起了一道又一道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疫情防控的“中国经验”“中国速度”与“中国奇迹”。
2.依靠人民力量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取得抗疫成功的重要经验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面对传播迅速、危害巨大的新冠肺炎病毒,又恰逢数亿人大规模流动、团聚的传统春节假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疫情传染源、切断其传播途径,并及时依法确定将新冠肺炎纳入我国乙类传染病,并果断对新冠肺炎采取甲类措施进行严格管理,相继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把武汉和湖北作为全国主战场、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作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1月22日,国家果断对湖北省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全国各省市根据疫情实际落实属地责任陆续出台防控措施,各类救治、防控力量和资源向疫情防控一线聚集。举国上下闻令而动、动静有序、全民参战、一致抗疫,从城市到乡村、从公共场所到居民社区、从内地到边疆,十几亿群众“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开启宅家为国作贡献的防护模式;从医院到军营、从专业人员到志愿者、从航空包机到专列客车,四万余名军地医护白衣战士逆行而上,投入与病魔争夺生命的没有硝烟的战斗;从物资生产到运送分发、从生活用品到医疗装备、从无偿捐赠到志愿服务,全国干部群众关注武汉、情系湖北、心牵抗疫一线、同舟共济,迎来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
3.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以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战胜疫情的根本力量和最大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中国的抗疫斗争是一场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依靠人民,使抗疫斗争迅速形成了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机关、从社区到校园、从军队到地方联防联控的铜墙铁壁,做到了“不落一处、不漏一人”,将一个个社区、村庄、企业和校园打造成了严密安全的“抗疫堡垒”,构建起了一个万众一心、群防群控的严密防控体系。依靠人民,使抗疫斗争获得了无穷无尽的强大力量和必胜信心。面对疫情,举国上下、各行各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形成了同疫情顽强斗争的强大合力。特别是处于疫情中心的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让全国全世界看到了武汉人民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正是有了包括武汉人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积极参与和顽强奋斗,才有了中国疫情防控的巨大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只要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1.中国抗疫精神形成于艰苦卓绝的抗疫实践
中国抗疫精神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某些领导专家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艰苦卓绝的抗疫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从重症病房争分夺秒的救治到科研机构夜以继日的攻关,从工厂车间加班加点的生产到城乡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从武汉封城到全国人民的携手同心,从“火神山”“雷神山”的神速建成到一座座方舱医院的圆满解散,从合作抗疫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与担当……,这一切正是中国抗疫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
2.伟大的抗疫精神来自伟大的中国力量
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意志力,社会主义制度非同寻常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的综合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广泛感召力等,这些中国力量本质上也是在实践中形成和积累起来的。
3.中国抗疫精神通过抗疫实践得以验证
中国抗疫精神的正确与否、先进与否也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以验证。从整体而言,这次疫情既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我国科技水平、社会生产能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一次大考,中国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交出了一份让世界刮目相看的答卷。中国的抗疫实践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前所未有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极大提振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而中国生命至上的抗疫精神与抗疫实践,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抗疫经验借鉴,有助于增进各国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合作意愿,早日彻底战胜新冠肺炎疫情。
1.伟大的抗疫精神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伟大的中国抗疫实践及各项精神为抗疫事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它是无数英雄儿女敢于担当、逆流而上、不惧危困的坚定信念。精神的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生命至上的精神可转化为舍生忘死的目标与动力,举国同心、命运与共的精神可转化为团结互助的信念与行动,尊重科学的精神可转化为务实创新的态度与方法。伟大的中国抗疫精神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运筹中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继续发力。
2.伟大的抗疫精神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伟大的中国抗疫精神为抗疫实践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它是全国人民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支撑力量。伟大抗疫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生动最集中的诠释表达,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大弘扬大发展。这一精神的孕育而成,既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注重凝练弘扬民族精神密不可分,更是同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高度契合。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旗帜鲜明,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不可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加彰显弘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和自觉自信更加昂扬向上,全体人民的思想行动才能更加团结统一,在严峻考验中迸发出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和强大力量。
3.伟大的抗疫精神为社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伟大的中国抗疫精神为抗疫实践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它是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普济天下的精神纽带。“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的全过程和每个关键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洞察全局,以雷霆万钧之势作出一系列硬核决策,成为全国上下共同抗疫的坚定主心骨和定盘星,极大鼓舞和提振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信心斗志。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同构筑起一座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书写了新时代的人民史诗。举国同心的伟大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有力诠释了新时代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精神品格,生动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
1.社会是人的生命共同体,人要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社会要在人的活动中变革与发展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7]面对国内疫情,中国人民秉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发扬举国同心、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成强大的抗疫合力。面对国际疫情,是命运与共还是以邻为壑?是共克时艰还是制造另类政治病毒?社会主义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为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8],抗疫需要各国齐心合力。在全球性的挑战面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打独斗。“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9]
2.中国人民在抗疫斗争中,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恩提出的共同体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继承与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21世纪人类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研判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思想、新理论。这一思想,超越了狭隘的本国优先的民族国家利益观,在当前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趋势下更加凸显出其可贵价值。为此,中国的基本主张和主要做法有:第一,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政府与人民需要秉持“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命运与共”的理念,在抗疫工作中开放透明,消除隔阂,联防联控,加强合作,团结互助。第二,发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领导与协调作用,成为国际社会抗疫的中坚力量。第三,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努力降低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维护全球产业链安全,稳定世界经济秩序,构建世界经济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共同抗疫提供物质保障。[10]总之,中国人民在抗疫斗争中,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11],充分彰显了举国同心、命运与共、守望相助的天下情怀与文明精神。
1.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抗争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对疫情的判断和决策,还是对病毒生成和变化规律的揭示;不管是患者诊疗方案的优化,还是药物和疫苗的研发;不管是有效防控措施的采用,还是有序复工复产复学工作的开展;不管是公开透明的新闻发布会,还是医学专家的积极发声;不管是公开分享抗疫信息与经验,还是积极参与国际支援与合作;……这一切都离不开尊重规律、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离不开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离不开现代医学、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的运用。[12]
2.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最有力的武器
疫情防控是一场与病魔死神较量的阻击战,也是一场与病毒赛跑的科技战,战胜疫情离不开强大的科技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对战胜疫情的支撑作用,他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这次疫情危害的不同阶段、不同场合,就科学防控疫情作出系列重要部署:提出疫情防控的“十六字”总要求,把科学防治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提出要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明确科研攻关的任务;提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可以搞揭榜挂帅”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重申科研攻关的灵活组织形式;提出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优化诊疗方案,明确患者治疗手段等等。[13]这些重要论述具有极强的指导性、针对性,为疫情防控的科研攻关指明了方向。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科学部署下,全国科技战线在疫情发生后迅速行动,挂图作战、联合攻关,短时间内就取得了科研攻关的积极进展:“确定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分阶段推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迅速筛选出一批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疫苗研发,研究病毒生存环境、传播途径,完善防控策略,构建了多个动物模型支撑药物、疫苗研发,专家学者及时发声稳定人心、坚定信心。”[14]
1.疫情危机是抗疫精神孕育的契机,体现了“危”与“机”的辩证统一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矛盾分析的方法,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才能促进矛盾的转化,开辟事物发展的新境界。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个坏事,但它不仅暴露了我们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短板,而且还孕育着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机会。“危”与“机”总是同生并存、对立统一的,善于从眼前的危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克服了“危”便是“机”。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历经无数磨难,但从未被压垮过,而是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15]这次疫情危机亦是如此,中国人民举国同心、科学应对,化危难为机遇,取得了抗疫斗争的重大阶段性胜利,成为了全球抗疫的成功典范,为中国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2.坚持“两点论”,深刻认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自疫情爆发以来,一方面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严格的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全力以赴、不惜代价地救治患者,真正做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另一方面在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的情况下,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工作,尽可能地减轻疫情对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坚持“两手抓”,做到了既在严密防控中推进发展,又在努力发展中实现有效防控,成功地使中国在全球不仅率先摆脱了疫情,而且率先走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轨,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16]。
3.在抗疫斗争中充分认识个体与群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坚持个体与群体的辩证统一,个体与群体处于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中,每个个体都以个体而存在,同时又以群体中的成员而存在。在抗疫斗争中,我们既充分发挥先进人物与英雄人物的关键作用,又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保障作用[16]。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清轻重缓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在科学研判疫情的基础上提出“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的战略判断,确定坚决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战略任务,并围绕“堵住传染源、切断传播链”这个关键推进全面防控工作,从而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之势。
中国抗疫精神蕴含着许多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较大冲击,但经受过疫情考验的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战胜疫情,创造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辉煌。中国的疫情防控,既为全世界赢得了时间,也向全世界展示了大国担当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胸怀全世界、造福全人类的崇高精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