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课程思政理念下普通高校武术课程育人研究

2022-01-01 06:35:10赵文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武术育人思政

赵文楠

(燕山大学体育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0 引言

立德树人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应秉承的教育理念,将思政工作与各科教学进行结合,让学生既能学到专业化知识,又能实现思想上的提高,自发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凝聚着中华文化精髓的武术,能彰显出中华儿女的伟大气魄,同时又是高校武术教学的一项重要资源,能帮助大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并体验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同步提升。

1 儒家思想与高校武术课程思政育人的联系

1.1 “仁”与高校武术课程思政育人的联系

“仁”代表对待每个人都要怀有一颗仁善之心,武德中吸取了“违强陵弱非勇也”的理念,表明习武不是倚仗自身的武术去欺负弱小,而“乘人之危非仁也”表明习武的目的不是在别人落难时落井下石,而是尽己所能施以援手。孔子提出的“仁”具有包容性和广泛性,在武术教学中融入仁爱精神,能够教育学生与人为善,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1.2 “义”与高校武术课程思政育人的联系

“义”不仅仅是思想上的,更多地表现为行动,它是一个人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佐证。“浩然正气至大至刚”表明做人要拥有开阔的胸襟、正直坦荡,“其身正,不令而行”说明要想服众,首先得自己具备良好的品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导致大学生真假难辨,形成了一些错误的观念,难以坚持正义意识。很多人对“义”的认识仅限于江湖义气,认为朋友遇到困难就要两肋插刀,也不管朋友是否做错了。因为学生对于“义”存在误解,所以他们的行为就会出现问题。教师在武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正义观,遇到不平的事情要敢于发声,维护社会正义,支持正义之举,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1.3 “礼”与高校武术课程思政育人的联系

我国一直以来都被称作“礼仪之邦”,礼仪是对人们在交际方面进行要求的道德规范,更是体现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武术界中也有习武先习武德的说法,礼仪主要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比如待人要礼貌、言行举止要合乎规矩。但是,“礼”也需要具备精神内涵,只有宽恕之心才会引导更好的礼节,这也是习武者需要具备的个人素质。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但是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现象比较严重。毕业后学生就要直面社会,要跟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所以在大学期间学生就应该注重礼仪修养。在武术课程中,教师也要注重“礼”的教育,督促学生加强道德修养。

1.4 “智”与高校武术课程思政育人的联系

知之为知之,知道就是知道;不知为不知,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孔子对智者的一种描述,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看清自己,实事求是。“不以善小而不为”告诉我们要明辨是非,常做善举。“智”也是习武者必不可少的一个思想理念,学会了“智”,他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武德,成为一个兼具武术和武德的人。

1.5 “信”与高校武术课程思政育人的联系

古语云:人无信而不立,孔子也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主张。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所以对个体的综合素质要求就比较高,如何与人相处也是一门学问。在武术文化中尊崇“重义守信”原则,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所以教师也要教导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只有讲诚信,别人才会相信你,愿意给予你帮助,彼此之间的交往才能长久发展。

2 高校武术课程教学现状

高校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学生迈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因此,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培养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是否能够继续向前。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地位重新得到关注,高校体育课程也引入了传统武术,如何将传统武术与现代理念进行结合是体育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大学生素质走下坡路的情况下,如何同步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使其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是备受关注的议题。

2.1 高校武术课程育人途径

我国复旦大学的钱教授提出高校应积极做好武术普及工作,经过对多所高校进行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大部分都开设了武术课程,但教学重点落在了技能传承上,忽视了对武术文化的传承。虽然有少数高校体育教师在武术教学中渗透了武术文化,但是由于教学方法、学生个体情况和育人体系等因素的影响,武术教学和思政育人工作仍然无法结合。如今,多数大学生学会了武术技能,却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学、学了有什么作用,这就是缺乏传统文化弘扬意识的表现,也是高校缺少武术育人教学工作的证明。

2.2 高校武术课程育人内容

中华武术是广博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内容,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内容,无论是模仿动物的五禽操,还是善化人性的少林功夫,都是中华武术中的瑰宝。有研究表明,武术套路是一种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技能,将其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更为现实,对于大学生来说学起来不会特别困难,操作性较高。套路教学包括简化太极拳、基础功练习和五步拳等内容,所以很容易出现重技能轻文化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把武术动作教给了学生,学生原样模仿操练,并没有学到动作原理和运用方法。整个授课过程教师讲解较少,将武术变成了一种纯套路的动作演练过程,忽略了其中蕴藏的文化教育价值。

2.3 高校武术课程育人方法

高校武术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也存在弊端,教师大多采用分解法、练习法和对练法等传统方式,虽然方法较多,但是都是传统的方式,根本无法吸引现代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访问发现,教师在学生学习武术动作的过程中增加对抗训练,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校教师在武术教学中要增加一些攻防动作,这些都是青少年需要掌握的一些防身技能,对于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他们才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为了保持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教师应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武术中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武术育人的目的。

3 思政理念下的武术教学育人途径

思政理念下的武术教学需要将武术技能和武德思想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丰富武术课程的内涵,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3.1 深化文化内涵

高校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武术时,首先要确定好教学内容。为了实现武术教学的德育目标,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选择一些与民族文化能够契合的武术技能与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民族文化。比如说,体育课程中加入的简化太极拳内容,虽然动作操练起来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就学会了,但只是简单地比划动作,学生就会觉得非常枯燥。教师可以引入武术段位制,将技术作为考核重心,形成打练一体化,让学生们体验传统武术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武术知识与技能,通过测试后就能获得相应的武术段位,每个段位就是学生努力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他们就会认真学习武术知识,进而一步步增强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

3.2 丰富校园活动

高校组织学生学习传统武术时,可以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让中华武术文化能够真正走进高校校园,实现学生与传统武术的近距离接触。通过调查发现,在校园活动中引入传统武术文化,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武术的氛围。而且,校园武术活动丰富多彩,包含了散打、武术套路练习和双截棍等项目,既可以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可以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武术教学对接。因此,为了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高校应做好校园武术协会的建设工作,让专业的体育教师进入协会承担导师的职位,同时设立监管部门监督协会的工作,确保武术活动能够有序开展。

3.3 宣扬武术精神

中华文化拥有非常丰富的底蕴,高校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应该承担起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而中华武术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儿女流传下来的凝聚着智慧的作品,通过开展武术学习活动,学生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渊源,能从更全面的视角去领略中华文化的内涵,从而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彰显新时代青年的独特风貌。因此,在高校开展武术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洗礼,让他们能确立坚定的爱国立场,主动承担一些接班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3.4 优化课程考核

传统的武术课程考核方式是以检查学生对武术技能的掌握程度为主,其中基本功和体能状况占据了考核总比分的80%左右,再加上平时表现和武术理论构成了武术课程评价内容的整体。按照新课改评价体系规定,一门课程应从三个角度设计目标,即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对课程的情感态度及学习时树立的价值观。显然当前的武术课程并没有体现第三个目标,所以教师应端正学生对武术的情感态度,提高学习态度考核的比值,让学生重视并喜欢上武术课程。在思政理念下,还应该将思政内容融入到考核体系中,全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结语

思政理念下的教学就是把课程内容和思想政治理论联系起来,将立德树人视为教学的根本任务,传统文化与武术文化的结合,技能与思想的结合,武术教学与思政教学的结合,让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更丰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因此,在武术课程教学引入思政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思想道德上得到提升,还可以加强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让武术文化和传统文化能够继续发扬下去。

猜你喜欢
武术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中华武术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武术
小主人报(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43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