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2-01-01 06:35:10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环境

洪 蕾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江苏·南京 210000)

0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高校的教育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手段和模式的创新改革。面对着新媒体环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迎来了严峻的新挑战,为了使学生能够树立起价值观自信,消除新媒体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利用新媒体的有益之处,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推进教育改革进程。

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

自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提出,我国的各个高校积极响应,加强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力度,通过多种有效的宣传手段和教育方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改革。运用多种新媒体平台,例如常见的微博、微信、短视频等,获取了一定的良好成绩和显著效果,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所接触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信息繁多复杂,呈现出了日益多元化的态势,其中涉及到了社会思潮,不仅仅有健康积极的信息,同时也会出现一些不良信息干扰大学生的整体价值观念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价值观念、思想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是受到了腐朽思想、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甚至有学生出现了个人价值的偏差问题,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享乐主义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新挑战,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指导力度,树立起科学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的一个概念,在数字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技术支持下,发挥出高新技术的积极作用,向用户提供信息以及娱乐服务,是新型传播形态和媒介,利用数字电视、手机等终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打破了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屏障,更加快速的传递信息,实现了服务和相关信息的多点传递共享。在人类信息传播形态中,新媒体是革命性的飞跃,围绕着以用户为中心这一关键的发展理念,每一个参与到传播过程中的用户都是信息和服务的参与主体。

2.1 积极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针对大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环境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的积极影响,体现在新媒体环境下资源的传播速度更快、资源更加丰富,推进了信息资源的共享进程,有利于落实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了教育内容。新媒体平台中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突破了传统教育媒体应用下的限制,打破了局限性,实现了资源共享。例如深受大学生喜爱的网络直播平台,包括快手、抖音等软件逐渐兴起,使大学生们能够在浏览短视频、观看直播等活动中,了解更加丰富的资源信息,爱国教育愈发普及,激发了大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如此,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借助新媒体的多样性传播形式优势,让大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取信息,例如在网络直播平台上获取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式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反映到新媒体平台中,在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下,教育者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形成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对于学生可能发生的不良价值取向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纠正。

2.2 消极影响

新媒体具有两面性,不仅给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其消极影响也是十分显著、不可忽视的。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监管难度有所加剧,对于学生价值观取向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干扰,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和广泛运用,导致教育环境发生了改变。大学生更加偏好新媒体平台,以此获取信息、传播信息,但是却缺少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增加了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风险。学生摆脱了教科书、电视、广播等传统教育平台的限制,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度加大。有大量的低俗、虚假内容充斥在新媒体平台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形态相互背离,此类信息难以实现全面的控制,导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受到了负面影响,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例如在网络直播平台中,人们发布信息更加方便、自由,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喜好进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但是在新媒体的信息监管方面却难以做到全面管控,导致一些具有诱导性的负面信息进入到大学生的视线中,学生在观看网络直播时,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的直播内容,可能会受到负面信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面对着此类碎片化信息,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受到了影响,降低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稳定性,不理性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接受了错误的价值观念,自身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健康发展。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化对策

3.1 优化教育环境

新媒体视域下,针对大学生的教育要结合新媒体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析,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进行优化创新,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优化教育环境。从改善教育环境作为关键的切入点,建立起高校的新媒体管理机制,发挥出针对新媒体环境管理机制的有效作用,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展开创新探索。高校要加强对校规校纪落实情况的管理力度,提高校规校纪的规范性,严格管控校园媒介环境,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净化校园媒体发展环境,建立起特殊管理机制,实现对新媒体环境的有力控制。利用校园网,组织和开展有效的新媒体管理工作,充实新媒体管理队伍,可以组织学生加入到新媒体管理工作中,净化校园的新媒体信息传播环境。例如学校可以在政府的扶持下,建立起权威网站,对于防火墙进行合理地运用,将多种有害信息阻隔在外,优化校园的新媒体信息环境。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逐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发挥其指导和引导作用,强化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对国家的归属感。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践行力和有效性,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改革进程。

3.2 创新教育手段

新媒体环境下所带来的技术优势是十分可观的,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应利用新媒体技术对教育方法进行优化,创新教育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在一起,利用二者的优势,实现不同媒体之间的优势结合与互补。打破原有的教育信息碎片化模式,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运用新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用丰富多彩的画面弥补传统媒体现在的教育空白。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目前学生喜闻乐见的抖音、快手等APP,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进行网络直播课程的教学。将新媒体技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教育相结合,可以通过制作图片、视频、音频等,大力宣扬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真善美的内涵,体会到生活实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之间的紧密关联。

3.3 强化大学生的新媒体信息识别能力

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结合新媒体环境所带来的信息方面变化,有针对性地强化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信息识别能力,有效辨别新媒体信息的好坏,合理运用新媒体信息。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组织和开展班会、讲座等活动,针对新媒体平台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辨别和分析活动,帮助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观念,提高对信息的判断和识别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运用直播平台和学生们一起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对其中的信息进行识别和分辨,使学生能够提高信息的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内容与直播平台中的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念,进行对比和分析活动,实现理论与客观实际的相互结合,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作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引领当代青年人才积极的价值信念。面对着快速发展的新媒体环境,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结合新媒体所带来的影响和其发展规律,对负面效应实现最大限度的规避,加强对其积极优势的运用,发挥出新媒体环境中教育资源的有效价值,使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落实到学生生活的各个细节中。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培养出具备良好道德观念和综合素质的青年人才。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环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我的价值观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