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中教研室作用的发挥
——药事管理教研室为例

2022-01-01 06:35:10谭东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教研室育人思政

谭东明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江苏·淮安 223300)

1 主题确立的依据

1.1 响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

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多次下发工作开展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2017〕62号),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020年6月1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

1.2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

教育是国家大计,也是民生之基。教育强国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的关键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只有把立德树人贯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真正建成教育强国。

1.3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需要

高校培养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又是社会属性和职业属性的集合体。人活着脱离不了社会性,作为学生这一角色自然也具有社会性。无论是杜威的学校及社会,还是陶行知的社会及学校学说,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而且不管站在哪一观点上,从本质上看,都可以把学生这一角色看作是一种职业、其次,学生将来所对接的工作岗位也决定了学生具有职业属性。思政课程可以很好地针对社会属性,但是对于职业属性的对接程度不高。而课程思政可以高度地对接学生的职业属性,但是其对接社会属性欠缺。故而基于以上的原因,需要发挥两者的协同育人功能。

2 教研活动的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教研室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

2.1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天医星”品牌文化为引领,“四大特色文化”为根基,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总体目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教研室的课程教学;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专业学科和学校“天医星”图书馆、“天医星”博物馆、“天医星”天文台、翔宇读书台等文化阵地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掘和运用各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专业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

2.3 基本原则

坚持顶层设计。以国家宏观政策为引领,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落实学校课程思政“四化”工作部署,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教研室统筹本室教学资源,设计工作开展方案,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认识,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实现红专并进。

坚持改革创新。以“问题导向”为突破点,以“专题凝练”为核心点,以“教学研究”为基础点、以“团队整合”为支撑点,大力推进课程思政专题化改革。

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分类指导。从教研室专业课程当中筛选出一批先行课程,形成成熟的经验后在教研室内部进行交流,最终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目标。

2.4 主要任务

2.4.1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立德为先,修身为本。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求,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引导教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课程思政的开展要求教师是先行者、引路人,故而教师需要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充分运用教研室专兼职教师深入讨论、老教师传帮带、邀请思政课老师开展讲座、教材教案编写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

2.4.2 充分开展多途径调研

通过调研各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可以借鉴他们课程思政的开展经验,其次可以得出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遇到的瓶颈,了解目前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水平,不断挖掘产生问题和遇到瓶颈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方法,实现“弯道超车”。

通过调研行业、企业,可以得出岗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要求,从而为专业课思政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实现课程思政与岗位对接,最终实现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顶天、立地”。

2.4.3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同时,注重课程思政的“四化”,将江苏护理职业学院的五度育人法“政治的高度、情感的温度、科学的尺度、文化的厚度、创新的力度”贯穿于专业课程的思政环节,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2.4.4 发挥思政教学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

充分利用教研室内部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通过骨干教师的前期建设摸索,形成成熟的可供参考的建设思路,为教研室其余课程的思政工作开展指明工作方向,鼓励教研室成员成为思政教学名师,带动教研室课程思政工作。其次,邀请校内外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传授经验、出谋划策,对教研室的思政开展工作进行及时的“问诊”。

2.4.5 形成系列化成果

基于课程思政,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案、备课笔记等教学资源的修订和更新。前期完成2门课程:《药事管理与法规》和《医药市场营销学》思政元素20个以上,同时思政案例10个以上的挖掘和撰写工作,后期进行教研室全课程的思政工作开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提炼,撰写论文、课题和经验的全省、全国推广。

2.4.6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注重课程思政的开展考核,杜绝形式主义的出现,让思政工作在教学的土壤里落地生根,让思政工作成为教师的一种教学习惯。

2.4.7 工作安排

(1)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研室在充分研讨和调研的基础上遴选出2门专业课程完成课程思政的示范课程建设,每门课程制定明确的验收标准:主要包括教学相关材料的思政元素体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件、备课笔记、教案及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同时,注重课程授课学生的反馈与感悟,进行循环递进式的改进。

(2)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开展专兼职教师队伍集体备课活动,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等内容进行研讨,集思广益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让专业课思政在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落地生根。

(3)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听课活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邀请学院其他教研室成员进行观摩听课,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元素及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进行问诊把脉。

(4)专题讲座答疑解惑。邀请校内外名师专家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把脉问诊和答疑解惑。

(5)课程思政全覆盖,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融合打造省级、国家级特色课程。在先行课程的指引下,进行教研室课程思政的全覆盖建设,且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相互融合,打造1门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标准并积极申报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课程思政工作经验进行全省、全国推广。

3 结束语

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需要以课程为载体,而在各大高校中,课程的管理是由教研室完成。因此,高质量的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必将需要系列化精心设计的教研活动来支撑。

猜你喜欢
教研室育人思政
海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趣闻
分忧(2014年9期)2014-09-22 04: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