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春,张艳,尹举,牛露霏
1 辽宁中医药大学 沈阳 110032
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沈阳 110032
冠心病即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痉挛、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所致的心脏疾病[1]。在发达国家,冠心病死亡呈下降趋势,但在低中收入国家,冠心病的死亡率仍呈现上升趋势[2]。在我国,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死亡原因,尤其以农村居民死亡率上升最为明显。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阳微阴弦”乃张仲景所考虑的胸痹病机之核心,张仲景根据多年积累的诊疗经验,以脉证释病机,得出胸痹病机结论,推动了中医界对胸痹的认识,对后世各代医家产生深远影响。“阳微”“阴弦”分别指上焦阳气不足、阴寒实邪壅盛,阴邪乘阳位,气机阻塞,胸阳痹阻,不通则痛[3]。张艳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冠心病主要责于心之损伤,心气、心阳不足,心脉失于温养而发生“心痛”。心、脑同属上焦,脑位于上焦最高处,属上焦之上,脑窍汇集诸阳气,为“诸阳汇聚之所”,上焦心气亏虚无以助血上行,心阳不足难以助清阳上升脑窍,导致脑窍失养、血脉不通,心脑不相顺接,瘀血阻于心窍,发为胸痛。而上焦心与下焦肾的关系更加密切,心乃阳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阴阳相交、互制互用才可使机体各项生理机能保持平稳,如心火与肾水相济,使肾得温养而肾水不寒、心得滋润而心火不亢,心肾相交,阴平阳秘。心阳在上,肾阴在下,上焦阳虚,下焦阴邪上犯,上下交争,搏结于胸,发为胸痛。且脑髓的充盈程度直接影响着肾中精气的升降功能,精髓同源,精血相关,心、脑、肾三者互相关联、互为影响。根据中医学中机体功能互调、病理互传的整体理念,吾师张艳教授从整体观念出发,依据“心-脑-肾轴”理论,提出冠心病的“心脑肾同调”治法,为临床冠心病的治疗拓展新思路。
从中医学的整体视角看,冠心病的心脑肾一体观主要体现在心、脑、肾三者“血脉相关”“神明相统”“督脉相连”三个方面,三者通过督脉将血脉、精髓、神志沟通联络形成心-脑-肾轴[4]。
中医学里心的生理功能可分为主血、主脉两方面,即化赤生血与推动血行两项生理功能。脉由心发出,以心为中枢,纵横交错,历于周身,当心气充沛、脉道通利,血液则循脉运行,使周身脉道充盈,濡养各脏腑及四肢百骸[5]。“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精血同源,肾乃精之源,心化赤生血,血向下循行灌于肾,肾得心血变化为精,肾精循上灌注于心,心得肾精化赤为血[6],心脏、肾脏二者在生理功能上互助互用、互相化生;肾处人体五脏最低处,脑于机体最高位,肾藏精主髓通于脑,肾精足而脑髓充,脑髓依肾而生,肾精为脑髓的化生及功用提供物质基础;心、脑同处机体之上,脑髓充足可促进血液化生,而血液充裕,又可上荣于脑滋养脑髓,故心、脑互充互荣,缺一不可。肾精、脑髓、心血同宗同源,以心为中,心血上充脑髓,下滋肾精,肾精、脑髓同时互相作用,三者互化互生,在人体内循环往复,灌注全身,周游不息,共同为人体提供物质基础。
心在五脏中属君主之官,藏神且主神明,脏腑百骸从命于心[7],为统领各脏腑之大主。脑乃“元神之府”,主导机体精神意识及行为活动,机体之视、听、嗅及学习、记忆等皆由脑所主,胚胎时期,心、肾等五脏五神皆化生于脑髓[8]。《医学衷中参西录》云“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脑统归于心,脑之元神为心所用,人体的精神意识不仅依赖于脑,更与心的“藏神”之功大有关联,心脑共主神明,在维持人体精神活动这项功能上二者息息相通、密切相关,脑损将牵累于心,心损将牵累于脑[9]。明·李梴言:“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髓则肾主之”。脑由精髓汇集化生而成,精髓同源,精血互生,心主血,肾主精,心肾互助互用,相交相济化生脑髓。精藏于肾,脑髓生成需依靠肾精充足,脑主元神之功用赖肾精上荣才得以极致发挥[6];心神主宰人体之活动,机体神思由心感之,而后传达于脑,脑通髓下传于肾,“积精可以全神,神全可以御精”,通过脑的传导,心神与肾精相互为用。综上可见,心、脑、肾紧密相关,共助精神相统之用。
《素问·骨空》曰:“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督脉沟通联络人体心、脑、肾、阴器等多个器官,以督脉为枢机,将心、脑、肾聚合形成心-脑-肾轴,三者生理互用,病理相连[10]。“脑为髓海,实由肾中真阴真阳之气酝酿化合而成,缘督脉上升而贯注于脑”,由此督脉可为精气之升降提供运行通路[11],肾精循督脉经气上盈脑髓,调养精神情志;脑髓循督脉经气向下灌充心脉,滋养血液脉络;心血赖督脉经气遍历周身,润泽机体。经气所过,濡养所及。督脉为“阳脉之海”,心为“阳中之太阳”,头为“诸阳之会”,肾为“阳气之根”,若督脉阳气耗损,心、脑、肾生理功用必会折损,常以心-脑-肾轴系列病变为主。
冠心病属本虚标实之证,阳气不足乃根本,阴邪乘袭为关键[12]。冠心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胸闷、心悸等心系症状,或气短、乏力、自汗、四肢厥冷等肾虚之症,或失眠、多梦、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脑系精神症状。《类证制裁·胸痹》“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其症胸满喘息,短气不利,痛引心背”。冠心病患者心气受损,胸中阳气不得振奋,血液运行失于动力,血液瘀阻,心脉难得血液濡养,不荣则胸痛,同时可见胸闷、心悸等临床表现。心虚无力鼓动血脉上行,清阳不升,胸中气海与髓海不相顺接,清窍失养,神明不安,头目失于温养,临床表现为失眠、多梦、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清代名医郑钦安云:“君火弱,不能镇纳群阴,以致阴气上僭”,君火不明累于肾,肾虚不纳则气无所主[13],临床见气短、乏力、自汗等;阳虚寒凝,肾水无阳气蒸腾气化,使体内水湿弥漫,聚集而成痰浊、水饮等阴邪,阴邪上乘,痹阻心脉,发为心痛,且肾阳亏虚机体失于温养,表现为四肢厥冷、冷自汗自出等症。《医林改错》言“元气既虚,必不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为瘀”,肾乃先天之本,为元气之根本,为气血运行提供原动力[14],若肾气亏虚,元气不充,血液无力运行,停聚而瘀,血瘀不通发为胸痛;此外,肾虚则肾精不充,无以上充脑髓,髓海空虚,神明失用,临床表现为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症。
近来研究表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失调介导了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冠心病,HPA轴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将心、脑、肾联络成整体,构成现代研究机制中的“心-脑-肾轴”,现代研究机制中HPA 轴与中医学“心-脑-肾轴”相呼应[15]。日常生活中,过分紧张、焦虑、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使机体产生应激[16],引起 HPA轴介导的一系列功能亢进,引起皮质醇释放量增加,使冠状动脉α-肾上腺素受体对儿茶酚胺更为敏感,进一步加重冠状动脉收缩;同时HPA轴功能失调减弱HPA的炎症抑制功能,或引起糖皮质激素抵抗、血管内皮受损等病理过程,如TNF-α、IL-1 、IL-6及CRP等的升高影响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17],推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诸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冠心病。冠心病引起的应激反应又可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异常,使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18],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如引起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这些危险因素均会使冠心病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19]。
吾师张艳教授根据中医理论将冠心病与心、脑、肾的生理病理机制联系在一起,提出了冠心病“心脑肾同调”的治疗方法,以“养心、温肾、健脑”为基本治则,在冠心病的不同阶段分别给予补心气、益脑、补肾、活血、通利水道的治疗方法。张艳教授根据冠心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提出冠心病以心、脑、肾之气、阴、阳亏虚为本,气滞、寒凝、血瘀、痰浊为标,既可因实致虚,又可因虚致实[20],虚实夹杂,标本互干。临证治疗应注重四诊合参,明辨虚实偏颇,从益气、养阴、温阳入手,再根据兼夹邪气之不同分别配伍行气、散寒、化痰、活血、利水之品,使心气充沛,血脉畅通、水道通利。扶正与祛邪合用,调整体治局部,顾此及彼,使心血下行于肾以温肾助阳,上达于脑以健脑宁神,肾气与脑髓相顺接,使周身气脉调达,血液畅通,机体阴平阳秘、气血调和。
冠心病病机本原乃心气亏虚,贯穿于冠心病发生、发展、传变的所有病理过程。气虚则弱,同时随着患者年龄日益增长,或久病劳心,脏腑机能日复一日地衰老退化,心气亏损日趋严重,气虚推动无力,机体气、血、津液无以运行,气滞、痰凝、血瘀等病理产物痹阻心窍,不通则痛,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心气不足,阳气不通,于外气不固津,于内清阳不得上达于脑,临床可见自汗、头晕、头痛;劳伤耗气,活动、劳累后气损更甚,故平素疲乏无力,劳累后易引发胸痛[21],临床上可见冠心病患者活动后病情加重。因此,补益心气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气旺则血充,心气足则血脉畅,气血通畅,胸阳得振,气滞、痰凝、血瘀等病理产物得以推动,通则不痛,症状可平。临床可用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之品为主,补虚益气,改善气虚之证;白术、茯苓、山药、大枣、甘草等为辅,补气益气,养心通脉;心悸、自汗、睡眠不安者可加酸枣仁、五味子等收气敛神;胸痛较重、痹阻较甚者可加丹参、川芎等养血活血之药,在改善心气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活血行瘀,更加有效地达到除痹之用。
脑是人体生命的中枢,处于“人体大主”之位,是统治、调节生命活动的主宰。冠心病不仅有胸痛、胸闷等心系症状,也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脑部症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云:“人之神明,原在心与脑两处,神明之功用,原心与脑相辅相成”。冠心病患者心血瘀阻,气机不畅,血液无力上达于脑,脑失血液濡养,难主神明,可见冠心病中头痛、头晕、精神恍惚等临床表现;同时,脑窍受损,脑主宰、调节生命活动的功能受阻,进而影响心脏的行血功能[22],加重心脏负担,使冠心病进一步恶化。因此,冠心病的治疗应遵循中医学整体观念,心脑共同治疗,使心气充沛,脑脉畅通,改善冠心病脑系症状。临床多用肉苁蓉、酸枣仁、益智仁等养脑开窍,配伍茯苓、茯神、菖蒲、郁金、合欢皮等宁心安神,或加用龙骨、牡蛎等重镇安神;同时需用黄芪、当归、丹参等益气养血之品活血止痛;川芎、桃仁、木香等行气之品通络除痹。补脑养心,行气活血,功补兼施,对缓解冠心病诸症状起到明显疗效。
冠心病的治疗不仅局限在心和脑,肾脏也对冠心病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诸病源候论》云:“肾气不足胸中痛”。心与肾的生理关系可概括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互制互用;精血互生,经络相连,精神互用;君火相火,上下交济,各安其位[23]。若心肾二者的生理功能无法维持平衡,临床会出现心悸、失眠、腰膝酸软、四肢厥冷等一系列表现。肾为一身阴阳之根本,冠心病患者机体虚弱,定会影响肾阴肾阳的生理功能,肾脏温煦滋润心窍的功能受损,引起诸多病理产物瘀阻心脉,发为胸痹。若肾阴、肾精亏虚,心阴受损,脉道失养,不荣则痛,临床可用熟地、黄精、枸杞、石斛、墨旱莲、女贞子、山芋肉等滋补阴精,濡养心脉;若肾气、肾阳亏虚,不能温养、鼓动心脉,推动无力,进而引起气滞、痰阻、血瘀、寒凝等痹阻心脉,不通则痛,引起心痛、心悸等病理表现,临床可用仙茅、淫羊藿、杜仲、肉苁蓉等补阳药,或加黄芪、菟丝子、山茱萸、制首乌、山药、远志等补益肾气,使元气得充,心脉得复,通而不痛。
血瘀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或因虚致瘀,或寒凝致瘀,或气滞而瘀,总之,在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中,血瘀为其关键病机。在中医学中,活血化瘀是医治冠心病的必要措施,适用于冠心病的各个病理阶段。若机体血行不畅,脉道瘀滞,引起心脉痹塞不通,不通则痛,临床则引起一系列冠心病症状。临床中经常用丹参、红花、赤芍、川芎、桃仁等活血化瘀,行痹止痛;同时加用黄芪、人参等补气益气,陈皮、柴胡等理气行气,气旺则血充,气行则血畅;或加薤白等通阳散结,行气止痛;在活血的基础上,更应加当归、鸡血藤等药以补血活血,使驱邪不伤正。活血、补血、理气、通阳等诸药合用,祛瘀扶正,虚实同调,痹痛当消。
《素问·脉解篇》曰:“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血行不畅,瘀血停滞,阻滞气机,气、血、津液运行不调,“血不利则为水”,津液运行不畅聚集脉外则为水[24];加之冠心病日久肾气不足、肾阳虚衰,“主水”失用,水湿泛滥于心胸,临床可见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唇面青紫、水肿等症状。临床运用益气温阳,利水通络之法,水通则气机舒畅、血脉得通。医家多用丹参、益母草等活血利水;葶苈子利水平喘且具有强心之用;白术、茯苓、泽泻等皆可利水渗湿;附子上助心阳,下补肾阳,阳温则水利;或用桂枝温通心阳,利水消肿;配伍黄芪、紫苏叶、厚朴等补气行气之品,诸药合用,在温化水饮的基础上,兼行气、活血等法,通调水道,利水宁心。
现代医学治疗冠心病多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改善心肌缺血[2],减轻症状。中医学“心-脑-肾轴”理论贯穿冠心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整个过程,“心脑肾同调”理论遵循中医学整体观念,从整体水平出发,辨明冠心病各阶段心、脑、肾之虚实主次,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采用扶正祛邪、补偏救弊的治疗手法,灵活配伍,标本同治,以求达到阴平阳秘、气血调和的状态。心脑肾同调理念为中医学治疗冠心病拓展了新思想,开辟了新道路,在临床疗效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实验依据尚不完善,缺乏大量实验数据,应利用现代科研技术对“心脑肾同调”理论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