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治,刘兆星
(1.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2.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1816)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日益变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以下简称“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对深化国内开放以进一步扩大资源内需提出了新的战略要求。而双循环新经济格局形成的重要基础是现有产业的高端化和产业链的现代化,在于以创新驱动引领提升经济发展竞争力,在于新时代中以新目标赋予区域建设新内涵[1]。这其中,创业型大学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战略下产学研共同体中助推创新驱动内涵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的创新效率和所能发挥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区域经济内外循环效能提升的重要基础[2]。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依靠要素和投资成本优势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双循环新格局形成的发展方式和速度都已逐渐进入新常态,这也给近年来成为地方高校新发展模式的创业型大学在科研体系建设过程中开展创新活动并提高整个区域创新竞争力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近年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决策的部署与持续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已成为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3],同时也成为了以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为核心要务的创业型大学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方向[4]。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所承担的职能,早已不仅仅是区域经济和社会科技服务,而是要通过区域行业与市场的有机融合,实现区域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5]。付八军[6]从学术生产、学术管理、学术成果转化三大平台建设的系统工程视角,分析了创业型大学学术平台建设的现状、经验与路径;李向荣[7]对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美国创业型大学典型科研机构创新与成果转化举措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国外典型科研组织创新机制对我国高校改革提升科研机构效率与产研融合度的启示;吴云勇等[8]以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为例,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视角阐释了创业型大学转型成功的关键要素。现有研究奠定了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的研究基础,但是针对双循环新格局下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组织体系结构、平台建设效能提升机制的探究较少,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的理论体系还远没有形成,影响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因素等问题鲜有涉及,创业型大学如何通过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来实现科研创新平台升级仍有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究。
近年来,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南京市“两落地一融合”等为代表的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规划,已经在科研组织优势集成、多学科平台融合发展和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管理机制等多方面有所突破[9],但随着参与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双循环格局进入深水区,许多新的问题涌现出来。以江苏省为例,无论是已有深厚创新积累的长江经济带建设、江苏沿海发展战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区域经济发展体,还是近几年重点规划的长三角发展一体化、南京市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等,各种区域经济发展合作关系和产业创新平台都期待着创业型大学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及新科技创新增长点培育过程中发挥更高层次的作用。如何使区域范围内高校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在进一步引领区域创新和深化改革中作出具有示范作用的标志性成果,需要各创业型大学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方案更紧密结合发展新常态,找准各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治理效能提升的关键点,深入分析双循环新格局动态形成过程中的新问题,从而进一步满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变化与新需求。本研究将立足于双循环新格局,提出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的效能提升路径和政策建议。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通过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建立现代化自主可控的中高端产业价值链,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优势。现在正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科技群体性技术变革的历史交汇时期,以智能、绿色、安全等为代表的产业技术新需求,以及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给各高校传统优势学科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只有保持源源不断的自主创新,才能使得其所在区域的创新驱动体系稳定运行。多年来,国内各行业的发展多停留在中低端的中国制造上,直接导致了低端产能的过剩和企业风险的加大,部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以信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卡脖子”问题已迫在眉睫,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创造大量缺乏,如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总额达8 056 亿元,同比增长15%,进口总额为24 207 亿元,同比增长14.8%,进口依赖程度依然较高[10]。加之当前经济全球化逆流所带来的结构性困难和周期性挑战,特别是国内创业型大学发展所依赖的经济与产业逻辑将迎来更大的不确定性。这是长期以来以生产力要素驱动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现阶段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组织建设的背景使得众多高校科研创新平台的发展仅仅停留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阶段,有实用价值的原始创新少之又少。虽然国内众多高校的科研创新体系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及各省份高水平大学建设等多年发展动力支持下都在不断提高内涵,但在创新层次上更多的只是在模仿创新上跟进,少数能在跟进创新上有所突破,真正意义上的首创还乏善可陈,这些屈指可数的原始创新成果还很难对双循环新格局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直以来,创业型大学与产业企业的互动主要围绕区域产业分布的物质资源基础,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平台所建立起来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也就主要依赖于这种物质资源的外部驱动力[11]。而双循环发展格局所带来的新产业环境和战略转向,促使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主要资本变成了知识创新与科技资源,虽然有着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电子信息优势学科所形成的硅谷这样的创新驱动成功典范,但面对资源、环境、能源等全球社会问题,由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平台所催生的产业创新链仍在探索阶段,特别是国内创业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创新驱动仍难以满足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需要,大多数高校及学科的科研优势与资源对区域产业创新链的驱动作用仍较薄弱,直接导致了高校所产出的大量科研成果仍在实验室束之高阁。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内大部分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与高校科研创新平台的研发技术相适应的主导商业形态和配套制度还不成熟,特别是如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环保技术等的产业链还不完善,使得这些领域的创新驱动方式与全产业链整合仍处于多样化的探索阶段;另一方面,现有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平台竞争战略的重点仍多停留在形成足够大的规模、赢得更多的可利用资源来求得发展,即使在国家近年来通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部署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支持下,一些高校在协同创新模式等区域合作中形成了一定的有效创新链布局,但总体来说仍缺乏战略柔性的驱动机制体制,只是一味地追求科研效率,因而很难在不断变化的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环境中获得和保持动态能力,更谈不上实现创新成果的全产业链转化。我国2019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中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 796.6 亿元,所占比重仅为8.1%[12]。所以,如何能够更好地使创业型大学的科研创新平台与区域产业链契合,仍需要在改革深水区中探索从宏观政策到微观举措的一系列方式转变。
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大都完备了高水平的科研设备和信息资源,建立了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平台,但由于利益需求的博弈,科研创新平台与区域行业企业的协同适配治理能力仍较缺乏。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给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平台体制机制改革带来了新的探索,但多局限在创新人才与资源的集聚,而缺乏针对优势学科在区域产业发展中贡献的实用性关联。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平台在区域企业技术进步中的参与有所增加,但协同适配治理能力的不足使得科研创新平台对全行业的指导作用仍相当有限,仍缺乏卓有成效的服务区域内循环效能创新驱动的运作与产出,高水平论文多而可推广成果少、专利数量多而专利转化率低、科研项目多而产业化案例少等仍是现在众多高校科研工作的普遍现象。再加之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最终产品之间的利益导向不一致,创业型大学开展协同创新工作实践过程中的困境仍客观存在,所以即使是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创新平台,也多是由“作坊式”的科研小团队积聚而成,缺少由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战略合作的大集团。对于进一步加强区域创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来说,这种碎片式的协同创新模式很难给区域发展带来长久的突破性意义,特别是高校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固化的科研评价体系,使得协同创新体系中的科研关系很难进一步适应双循环新格局的发展需要,从而也给协同创新体制中各主体进一步盘活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增加了障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于实现重点行业国产替代的目标导向对创业型大学解决“卡脖子”难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而科研创新平台在打通创新要素循环的基础上更需要创新评价方式,站在使资源更有利于服务产业发展的高度建立多元化的科研评价体系。创业型大学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在传统追求科研能力评价的过程中往往已形成了以高层次项目和到款、高水平论文和奖励为目标导向的顶层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驱动体系的创新作用发挥。现阶段,区域创新实践中可量化的科研评价指标仍不健全,使得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在顶层设计时所依据的学科导向往往不会考虑以增强自身创新驱动发展优势为主,从而在科研激励制度的制定上也就不会注重对双循环格局下区域创新驱动的贡献和影响,各科研团队为了完成以科研项目、论文发表、专利授权等为主要目标的科研考核任务,主要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在“短平快”的科研话题和产出“快餐式”的科研成果上,而科研热点的不稳定性导致了科研内容的分散多变,使得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的力量很难投入到获得重大的技术进步和社会效益上。从长远来看,这种滞后的顶层设计只能满足产业升级的短时间目标,却很难在区域和产业双循环新格局中占据战略主导地位及技术制高点,更谈不上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经济发展高地服务。
国内创业型大学在创建一流学科、学习国外优秀创业型大学的过程中,在科研领域布局上多呈现较高的前沿定位与高质量的成果产出,即使是不直接用于产业技术的人文学科,也往往通过创新理论的不断更新指导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因而,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应加大对原始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的投入,拓宽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超学科领域,以区域产业应用重大产出为导向不断开拓新科研增长点而增加科研总量。创新资源来源于基础研究,只有新科研增长点的不断培育,才能真正实现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平台的创新示范与技术扩散,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等院校一流的学科建设往往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只有以较高的预见性活跃基础研究,才能牢牢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并引领学科方向,从而保持自身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名校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其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就是不断通过学科核心知识的突破与交叉培育了众多新科研增长点,催生了计算机、生物、纳米等一系列优势学科,在美国的全球化战略中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13]。基于这样的逻辑,创业型大学的科研创新平台更应打破学术合作壁垒,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分化、交叉,促进新兴学科发展。
区域经济内循环的开放创新与加速驱动有赖于高校科研创新组织与平台创新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创业型大学的科技工作者应从根据文献和自身已有成果挖掘新的科研项目与课题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将视野更多地关注于区域产业双循环驱动的问题与需求。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14]2021 年3 月的报告显示,2020 年我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6.87万件,同比增长16.1%,这也是2019 年中国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美国以来继续以两位数增长领跑全球。而其中按照PCT 国际专利申请人的分类,创业型科研创新组织与平台建设特色高校表现突出,美国加州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前两名,我国的深圳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均紧跟其后,排名全球前十。因而,创业型大学要更积极地鼓励内部跨学科跨领域集成资源、协同攻关,探索科技创新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整合资源,加快科研增长点建设。新的科研增长点应是基础研究以重大需求为牵引的产物,应来源于知识前沿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共性问题,重点应是对当前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补链与强链。如国内众多高校近年来纷纷布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产业技术,就是在以高校科研组织的结构性调整促进区域与产业供给侧改革,通过对上游基础产业的“卡脖子”技术集中优势攻关,构建国内更强大的产业空间循环体系。同时,创业型大学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发展应在追求专业化的过程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在追求综合化的过程中保持必要的特色。创业型大学的学科定位应能够拓宽科研模块交互式发展,推动科研方向差别化进步,提高科研平台原始化创新[15],只有国内各产业价值链的不断升级,才能在全球经济变革过程中谋求更多的中国机遇。
我国多年来传统的科技竞争优势多源于廉价的生产要素,而不是先进的知识技术,因此,要真正实现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必然要求实现区域循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而区域经济内循环形成的重要前提是促进区域创新要素集聚[16],这就需要创业型大学的一流学科在现有专注于协同创新的背景下,更深入地分析自身优势和区域行业企业需求的结合点,以结合点为牵引,凝练科研阶段性发展方向和平台投入重点。“十三五”期间,许多高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明确提出学科建设要围绕国家、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和关键共性问题,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创新力量的壁垒,推动学科服务行业发展水平提升。2018 年,我国3 200 家高校院所所签订技术转让(包括转让、许可、作价入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总金额达930.8 亿元,同比增长16.6%;2018 年,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服务平台总数为8 247 家,同比增长14.8%[17]。创业型大学作为高校发展策略中更接地气的一类,许多科研组织与平台都属于特色型学科范畴,对引导新兴行业发展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十四五”规划启动的关键时期,创业型大学更应在学科日常教学和科研活动的设计上立足区域行业创新驱动的优势集成,在科研创新平台指导思想、体制机制和评估体系的顶层设计上升级转变,进一步激活科研创新资源要素的活力,形成在区域一体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高地。当前国内积极推进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多个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创业型大学应立足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形成有协同优势的科研创新平台,在这样的组织集成优势下进一步开放布局,将使国内经济与产业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大循环格局加速形成。
基于创业型大学在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中的协同优势,科研创新平台与区域产业企业的对接应不单单是形式上的“混合”,而是合作开展实质创新性工作的“化合”,最终通过一系列的协同优势集成,使得创业型大学的科研创新平台有能力统筹区域内一个产业的创新联盟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共同体,构筑一个产业高效高质的创新驱动学术生态环境。随着经济圈、产业带等区域发展模式的不断涌现,创业型大学的科研创新平台在资源集聚、辐射和配置上应更加专业化和特色化,充分发挥创业型大学的制度优势,推进区域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如笔者所在的南京工业大学科研团队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建立的膜科学技术研究所,作为创业型大学建立的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示范,已主导组建孵化了一批膜科技企业的膜科技产业园,并充分发挥南京工业大学创业型大学的体制优势,通过“一所两制、统一管理”等机制创新,为科技创新赋能,推动产业、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也为南京市江北新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策源地提供了重要经验[18]。
创业型大学构建的科研创新平台在协同区域产业企业创新的基础上,应以促进科研为纽带的综合创新为抓手,通过协同优势产生“1 加1 大于2”的合作效果,为产业发展提供科研成果支撑的同时提高知识转化经济效益的效率。新的经济发展格局需要我们避开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科技要素争夺,为世界市场提供差异化的新产品和知识创造。只有能有效促进科技创新要素的流动开放与多元整合,才能引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科学转变。现在的产业技术系统越发复杂,并逐渐向“高精尖”和生态型产业转变,创业型大学只有着力打造与之相适配的平台技术和平台型科研组织,才能在双循环新格局中发挥主导性作用,进而通过协同创新优势的集成,建立更具差异化优势的区域产业环境,为区域科技市场贡献于全球经济复苏服务。
高层次人才是高校科研创新驱动的竞争之本,这既体现在高校为区域产业企业创新驱动培育输出的创新人才,也包括高校吸引和激发国内外优秀人才投入创新活动的潜力。前者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职能的根本要求,后者是学科维持优势活力的源头动力,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带动形成高校科研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当前经济双循环创新驱动体系的快速形成,无疑将引发高校各科研组织与平台在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上更高的需求。
在人才培养角度,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是创业型大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国内一系列以创业型大学为导向的产业学院纷纷设立,产业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和课程、投入的教学力量和资源、设计的教学方案与考核方式等,都直接关系到所输出人才进入区域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因而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应建立在深入分析区域产业创新驱动需求的基础上,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应在区域产业发展目标的牵引下重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要根据新常态的需要而更新,培养具备技术革新且理解产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搭建以产业合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载体,进而才能形成人才集聚对区域产业的引领,这也是以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平台的前沿知识体系为基础的创新人才服务[19]。创业型大学应当创新体制机制,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工作,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思维。
在师资队伍角度,创业型大学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结合区域产业双循环格局发展需要对人才引进工作进行系统规划,明确不同类型人才的选拔标准,科研创新平台结构调整也应与所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学科归属,将个人的科研方向与区域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相结合,推进自身的职业发展。同时,各科研组织与平台的人才队伍也应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全面提升学科队伍水平,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优越发展路径。可以通过拓展传统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访问学者制度,鼓励高校科研组织设立产业联络员和企业特派员,充分调动高校人才在区域产业企业兼职或挂职的积极主动性和持续创造性,实现创业型大学与政府和企业在人才层面的深度交流互动,使创业型大学构建的科研创新平台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智库,从而形成人才驱动新局面,进而以人为本、以点带面,形成各领域人才智库创新生态圈。
创业型大学的科研创新平台应当更有组织地加强接地气的创新研究,在科研政策激励导向上让更多的科研人才深入区域行业企业一线发现和解决问题,实现由量到质和由跟到创的提升转变,建立以解决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的创新驱动贡献率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间试验—商品化—产业化”全价值链的技术改进、问题解决、市场推广和应用回报等区域社会经济总量边际增长纳入评价体系,从而促进高校与学科的创新成果通过各类技术转移载体和平台扩散,最终实现商品化与产业化。因此,创业型大学应更着力健全科研创新平台的团队评价机制,从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的角度对科研团队进行综合考评,将促进双循环加速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产业服务能力、区域协作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等团队层次的能力评价作为重要观测点,将专利的后续和年均引用频次、技术对外依存度和标准参与度、成果转化比例与嵌入价值链程度等作为新评价指标,从制度上引导提高各科研组织的建设效能,从而在推进教师分类评价的基础上激发每位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动性。
以笔者所在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科集群为例,该学科群多年来实行个人和团队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个人的定量评价部分将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行业关键技术问题作为核心指标,兼顾科研项目、论文、专利、获奖等量化指标,定性部分将以对产业发展贡献度为核心指标,兼顾学科促进、平台建设、人才培养贡献度、学生满意度、发展潜力、工作态度等指标;团队考核内容主要依据团队综合学术科研水平、人才配备、成果体现、产业化规模、经费使用情况、人才培养贡献度等方面,按照考评结果在人才、经费及资源配置上对团队进行动态激励和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激励团队创新贡献。在这种分类、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牵引下,该学科群在区域产业创新驱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效,也为进一步激励科研人员服务区域产业链重塑和市场供应链再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综上,创业型大学的科研创新平台只有通过分析和研判区域产业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动态趋势,进一步优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加大新科研增长点的培育力度,通过科研平台协同创新的再升级,壮大高端人才队伍,推动科研绩效评价对促进科技成果全价值链转化的内在机制,化解创新驱动中所面临的全产业链与创新链可持续发展问题,才能巩固和发扬科研优势、更好地发挥效能,为区域经济市场双循环提供知识技术支撑。在技术创新催生区域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创业型大学要更主动地融入循环、更联动地驱动循环,提升加速循环的内生动力与核心实力,培育同国内外合作者与竞争者更具价值导向的自主创新科研优势,进而在国内外产业链与价值链不断深度调整的今天,不断发挥科研创新平台的协同创新治理优势,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引领、深化改革试验、区域一体化先行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中发挥效能提升作用,最终在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