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党校 胡远棋
乡村“空心化”越来越严重,乡村文化日渐衰落成为现实景象。乡村文化特有之精神内涵在逐渐丧失,但外出人员缺乏归属感,留守老人缺乏精神慰藉,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产生。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乡村文化发展的时代性机遇,先行实现乡村振兴,使之真正成为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源”和内生动力。
乡村的“空心化”,让一些历经岁月洗礼,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村庄、院落、祠堂等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四合院、碓窝,石磨,犁耙等乡村固有景观大多成为过去式,农村家园建设过分追求城市化也成为一种新追求。在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时空碰撞中,一些有着历史传承,且富含本土气息的传统文化被年青一代认为“落后”而断然弃之,一些为村民喜闻乐见的民俗、节庆活动等因参与人“稀少”而自然消失。其缺乏“乡愁”归属感、缺乏文化仪式感的乡村传统文化正一步步走向沉寂。
乡村约定俗成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在市场化浪潮和功利化思想作用下受到怀疑,“重义轻利”“邻里相助”等因失去共识而逐渐“瓦解”,“一切向钱看”从经济领域泛化到乡村生活中的各方面,乡村不再是和谐家园,不再是精神慰藉。季节性的“互助性帮工”减少了,“雇佣性用工”增多了,“缺斤少两”等诚信缺失行为大量出现了。随着村民之间面对面交流减少,曾经由地缘、亲缘、血缘等形成的热络情感在一天天变淡,原本频繁互动的乡村熟人社会在逐步向陌生人和半陌生人社会演变,“舆论管用”“面子有用”自然维系村民行为的作用受到极大地冲击,一些村民可以脸不红心不跳的干一些过去认为大逆不道的事,看见的村民已见惯不惊。
撤村并村的大力推进,乡村家庭的分散化,留守人员的老龄化,让村级文化中心有其名无其实。即使一些村有所建设,但也陷入不能用、不适用的尴尬,以至年久失修而弃置。正常人际交往的缺失,公共文化生活的匮乏,导致部分乡村留守人员精神空虚,而另寻情感寄托,“三风”等一些败坏乡村风气现象在一些乡村有所抬头。一办酒风。除婚丧嫁娶等相互攀比大操大办之外,孩子“满月”、年青人“满十”等无事酒也要操办,日益增多的“走人户”,水涨船高的“随礼钱”让不少家庭不堪重负。“办酒赚钱,不办酒吃亏”思想也让乡村难以进行有效干预;二赌博风。据调查,村民最主要的娱乐方式是打纸牌、搓麻将。一些村民农闲时玩,大白天、农忙时节也要玩,节假日、红白喜事时更要玩。在“赢了不想走、输了要扳本”心态下,下注是越来越大,辛辛苦苦一年挣的钱说没了,因“赌”致贫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家庭矛盾,社会问题更是屡见不鲜。三迷信风。且儿女不孝顺,丈夫不关心,让留守老人、妇女的情感无倚、心理无着,生活无助,治病、保平安等现实需求又加剧了心理困境,求助鬼神,信奉宗教以寻求心理慰藉就成为一些人逃避现实的消极选择。由此一些非法宗教在乡村渗透并蔓延,一些封建迷信在乡村盛行并泛滥。
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精英群体大量涌入城市,乡村文化传播链就有了缺口因后继乏人而出现断层,乡村文化传承主体的大量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乡村文化的根基,且削弱了乡村文化的发展后劲,加剧了乡村文化的衰落。
故土之思,家园之望的“乡愁”是村民的情感寄托,乡村文化振兴要充分挖掘乡愁元素,紧密围绕乡愁灵魂。
(1)保护乡村风貌。乡村为什么美?美在山水相融、山清水秀的地理环境上,美在绿树成荫、花香鸟语的田园风光上中,为此要在乡村建设中充分突显农村要素。突出“护”,保护山、水、田、塘等自然资源,尽可能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毁林、多依山就势、顺水造景;突出“治”,通过水系连通工程、植树造林活动等,积极开展治污“还绿”、治“裸”披绿、封山复绿等修复生态环境,恢复乡村原生态;突出“融”,借助文明创建活动东风,把文明乡风理念自然融入到乡村文化振兴的“血液中”,引导村民把庭前屋后扫得干干净净,把村容村貌整得赏心悦目,真正实现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
(2)留住历史根脉。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老院落、古旧民居、古迹祠堂等,它周边的环境本就是它存在的理由,且缺乏周边环境的衬托,其文化内涵和景观审美上都大打折扣。因此不仅要对其本身加以修缮,还要对周边的古树、古桥、古路等加以恢复性保护,更要防止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使其面目全非。
(3)传承民俗风情。千百年来的岁月积淀形成并传承的民俗风情,将会让村民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成为人们成为记住美丽乡愁的文化载体。对碓窝、石磨等即将丧失使用功能的农具,对编罗兜、做蓑衣等即将逝去的工艺,对中秋打糍粑、端午包粽子等流传统习俗;对民歌、版画等地方特色文化要进行保护或传承,让其再现。
乡村传统文化价值观,在时代变迁中虽然有的被稀释、甚至发生变异,但它历经岁月的沉淀,有着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和共有的价值理念,村民对此也有较强烈的认同感。为此要在尊重传统文化中“出新”,在吸收现代文化中“共融”。既要保护本土文化的优秀内涵,又要吸收外来文化的先进理念;既要传承乡村文化传统,又要融入现代价值取向。在取得共识基础上融合创新,形成新时代乡村文化,并激发村民乡村文化自信心,增强乡村文化自觉性。在移风易俗等改善乡村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基础上,不断提炼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淳朴民风,以此延续和强化向上向善、互助互信、仁义仁爱等乡村优秀传统风尚。同时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时代发展和现实需求,不断赋予理性、包容、民主、和谐等时代内涵,着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创新发展。
(1)突出乡村自治文化主导。根据现代农村“703861部队”特点和多元化文化诉求,只是地方政府扶持配套建设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必然遭遇财政资金制约瓶颈和场地实施空闲尴尬。因此要确保加大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基础上,可有效发挥村支两委的党建引领自治作用。一因势利导市场化,唤醒沉睡资源。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既不“失位”也不“越位”,可辅以适度合理的商业化运作,着力提高村民、社会化力量的参与度,以全民参与的合力调动沉睡于乡野的文化资源。二因地制宜活动化,唤醒参与热情。要积极组织并开展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逐步引导成为村民主流休闲娱乐形式。如向组织广场舞等集体性活动,使村民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幸福,在相互接触中加强交流、增进感情。同时要加大对低俗文化治理,让低俗演出不再有演出的舞台和存在的市场。
(2)补齐乡村法治文化短板。乡村治理法规已趋于完善,但村民自觉法治行为还有待养成,传统文化陋习、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和法治宣传方式不当、不到位是其主要原因。一要改进普法方式,可利用当地村民喜闻乐见的编唱普法顺口溜形式,可利用数字化时代的短信、微信等载体。二要精选普法内容。乡村普法不需面面俱到,要以回应村民诉求,维护村民利益为切入点,力求做到根据村民实际需求普法,应根据村民正当维权提供法律咨询,这样才能调动积极性,让其主动学法,乐于学法。
(3)发挥乡村德治文化作用。乡村家庭的“散居”,道德教化功能虽然受到一定制约,但乡村传统文化德润人心作用仍不可忽视。通过精神文明创建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等,将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之星等模范标杆立起来,并以授予荣誉称号为主,辅以物质奖励让有德者有所“得”,让有德者受人尊重,形成崇德向善的比学赶超风尚。通过基培育新乡贤文化等,让有乡村情怀,有良好品行,有较高威望的新乡贤在乡村秩序治理、涵育乡风文明上切实发挥领头雁作用,其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不间断的代际传播,乡村文化才能得以延续,乡村文化振兴必须解决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缺失的问题
(1)用活政策吸引人。破解村民回乡创业和回村生活的地方隐性壁垒和政策性限制,并研究出台一些鼓励返乡的配套制度,在土地流转、盘活农村闲置住房、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等方面用好、用足政策,在不违背相关法律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需求,在鼓励资本下乡、农业贷款优惠、农业税收减免等方面有切实举措,为村民回乡提供政策性支持。
(2)文化产业留住人。将乡村文化与农业、旅游业有机结合,推动乡村文化走产业化融合发展道路。可根据民族、民俗、民风、产业、人文等特色资源,以此激活乡村发展因子,有选择发展“养生、养老、养心”等乡村休闲产业,有计划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游”“一村一韵”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村民也可就近在民间工艺加工、文化体验服务、民俗风情表演等乡村文化旅游上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