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师范学院 陈琛,黄蕙,张艺欣
5G商用进程深化,”新基建”进度加快,数字技术与教育应用场景不断融合,全面推进了现代教育的数字化转型。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学生网民群体规模达到了3.42亿,[1]由此可见网络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在国际环境日渐复杂的当下,“微时代”中大学生普遍表现出多元化的思想、行为特征,网络新媒体不仅可让大学生网民们汲取到各类海量信息,还会为他们带来冲击并被干扰误导,使其心灵和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浮躁化现象,进而会对民族振兴、凝心聚力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微思政”是运用网络媒介平台的直观性、信息的时效性,将师生的互动进行交互加工后形成的一类思政教育方式,而作为开展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可以自线上到线下为我国高校教育发展赋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因此,积极开展“微思政”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探索工作,有助于更好地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整体分析“微思政”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型教育方式,仍属于发展阶段的新生事物。综合前期在江西省内代表性高校随机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高校知晓“微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但65%的高校在日常工作中还未将“5G微时代”与思政教育工作密切联系起来。其实官网、官微或者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是很多高校建立本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首选,加之二级学院、团委等的微平台,平台数量的确众多,但从推文的浏览量和互动量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微平台普遍都存在覆盖面有限、互动性低下、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最直接的结果是失去了学生对此类平台的兴趣度。由此可知对于“微平台”,高校的认知度是参差不齐的,且缺乏合理合适的宣传手段和维稳方式,未充分挖掘“微思政”全员育人的思政功能。
通过对当前“微思政”教育运行机制的调查和分析,大部分高校在推进“微思政”教育时,更多地是盲目地照搬成功高校的先进经验,未结合学校实情和学生特性因地制宜地设定标准并展开规划。其实目前在平台建设和效用延展方面取得突破的只是少部分高校,有很多学校存在“建设的平台没有真正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弊端,使得平台建设了但是未产生实质性效果,调查发现还有很多平台出现了用途分化的情况,直接导致这些学校对“微思政”平台建设逐步失去建设热情,可见“微思政”平台的搭建和完善仍需不断推进。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很多高校使用自用微平台上发布的推文更多地是关于先进事迹、新闻时政以及政策转发等,推文内容在创新性和新颖性上有所欠缺。但不可否认,现有的推文信息的引领性质和示范作用,可以对学校本身进行有效宣传,也可以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但仍需看到此类推文的教育深度和广度的不足。高校在微平台发布的消息要充分发掘内涵度和多元性,要兼顾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进一步巩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和效果。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提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信息,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3]“微思政”正是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进行了教育主、客体间的互动与交流,借助网络较好的平等化了关系,其充分体现了“视相传达胜过文字传播”,其理想状态是使教育主、客体之间实现平等的交互式体验[4],且从教育客体分析,若教育客体在接受教育文化的同时也充分丰富了价值取向体系,是有助于形成自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但现状并不乐观,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对5G所体会到意义并不深刻,九成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5G带来的仅是网速的变化,并未主动去体会万物互联的产品特性,这也表明其对大连接物联网能力衍生来的社会变革的了解并未深入。5G的普及确实是改变了当前媒介的参与方式,从而也使得信息的接收者们由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接收,转变成为主动参与并传播,但是高校大学生在接收各类海量信息、社会思潮及朋辈观念的同时,其科学筛选、判断辨识的能力并没有同步提升,其现有的媒介素养能力很难科学理性地获得全面、平衡的信息。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对学生思想模式的转变有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认识;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借助全新的教育理念,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作为教育管理者和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按照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整体思路,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客体所处成长环境中的网络性和传播度,与其心理建设和情绪管理的不成熟相结合后,改变了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自我诉求形式。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线上党课、网络团建等小程序确实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也匹配了教育客体使用社交媒体的习惯建立了APP的通讯群,但都无法避免高校教育主体的角色在舆论引导中逐步弱化,相较于简洁易懂的网络话语,当前思政教育主体所构建的话语体系和思政内容都相对严肃和滞后,并非“通俗易懂”且“接地气”,“微思政”引导角色的有效构建出现难度。从教育主体分析,教师可利用具有5G因素的思政环境和教育平台,以促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结合。其实这也是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如何合理运用网络中碎片化、多样性的海量信息,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根据自身站位及理解,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进而培养出契合新时代需求人才变得尤为紧迫。
“微思政”的教育原理是借助网络力量渗透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引导其关注社会现状并自我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相较于传统教育中思政原理的晦涩讲授,“微思政”这种沉浸内化的教育特点,真正可将学校、家庭、社会、家庭、网络四大因素综合在一起,其多元化、无形化的教育方式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及时进行反馈和解答,以达到知微见著的效果。因此“微思政”的教育体系需要与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紧密结合,一方面要选定合适的教育载体及即教育内容的设定,要将时事政治、党史学习与传统教育融合在一起,有创新点且容易被接纳;另一方面要拓宽畅言的平台渠道,将线上活动进行线下落地,以及线下活动实现线上延展,强化结合。但实际现状是,理念在更新,形式在创新,而整个教育体系和平台搭建并不能很好地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而且缺少特色、缺乏吸引力等问题频繁出现。
“微思政”的教育内容要弘扬主旋律且可匹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现状,用具有传导性的语言阐述事物,用微言大义引导大学生们由被动接收转为理性参与,由此可见夯实教育内容的建设是当下高校“微思政”转型的基础。逐步成熟的5G技术成为构筑教育内容更迭的关键设施,广泛的移动连接使得思政教育体系中现有课程的层级和内容不断健全和丰富,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善用工具理解、了解和尊重学生,要改善传统教学冗杂繁琐的教学模式,以一种“微言大义”的形式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其内容篇幅短小精悍,可让思政教育走入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名胜等各种校外资源,用网络中的微语言代替晦涩的说教,将多元化、多层次的知识点融入到日常学习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推进全方位育人的进一步实现。
“微思政”的教育团队不仅要融合高校学工干部、思政课教师、二级学院辅导员等专职人员,还要将心理辅导教师以及朋辈大学生等兼职人员纳入其中,这样才能搭建由点到线到面的育人共同体。高校应发挥5G技术拓展信息传播应用场景的优势,广泛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激活整个教育团队的思维模式,运用网络化思维分析问题,对教育内容进行从筛选——使用——磨合——复盘的初始分析,再利用技能比赛、实践模拟等形式,对整个教育内容进行巩固,进而帮助团队切实掌握实施微思政教育模式的基础技能,切实推动全员育人。
“微思政”中教育主、客体间保持良性互动是整个思政教育的关键闭环。而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跳出课堂主导者的禁锢,要将“互联网+教育”融入课堂,重视大数据获取与整理[5],采集学生的大数据并分析其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并以此为依据以更平等的地位与学生进行交流,将线上教学与线下互动进行落地和延展,再强化课后实践实现线上升华,利用微平台拓宽师生的对话渠道,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状态,进而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倾诉,帮助他们解决现实问题,这样可以转变和改善教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以此实现全过程育人。
随着5G技术万物互联的产品特性已经持续为我国高校“微思政”的发展赋能,新技术的革新也对高校“微思政”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通过更迭教育内容、扩充教育团队以及通畅对话渠道等有效路径来积极构建“微思政”的新模式,并利用这种模式进一步强化教育主客体的融合,从根本上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做到真正促进广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