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理念和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

2022-01-01 04:41赵晓宇
关键词:扎根大地思政

赵晓宇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人文科学系, 福建 厦门 361021)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系统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即“九个坚持”[1]。“九个坚持”是内在彼此联系、相互阐释的统一整体,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其中“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重要理念,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行动指南,将其深度融合进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必然之路。

一、“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内涵和要求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之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进入新时代后由我国独特的国情决定的发展道路,包含了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家国情怀。这一论述根植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出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理念。

(一)“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面对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的教育事业更应该旗帜鲜明地讲中国特色,更要始终扎根于中国大地,充分汲取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养分,凸显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传承中华文化传统价值底蕴。这样在世界浪潮滚滚向前时,中国青年可以放开眼界、坚定自我,牢牢把握中华民族的船舵,顺应时代大潮,肩负时代使命,实现人生价值。[3]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一是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理念。中国作为世界唯一文化根脉未断的文明古国,拥有璀璨悠久的深厚文明底蕴,仅教育理念而言,众多类如“孟母断机”“岳母刺字”的典故和文作《诫子书》《颜氏家训》《进学解》,无不体现着中国教育理念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教育体系的博大精深。中国教育推崇尊师重道,师者以身作则,学者传承发展,将中华文化的优秀价值宣扬至今,其中儒家的孔孟之道更是走出国门影响世界。二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发展。回顾中华文化教育理念的发展可见,我国自古注重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根据个体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一词出自纪录古代教育先驱者孔子言行的《论语》,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每个学生个体的天赋、性格、悟性等实际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应随之变化,不该千篇一律。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正是对这种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落实,不仅要照顾到每个个体的不同,更要结合具体的国情、地域特点统筹考虑,充分利用本土特有的教育资源,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的教育体系,既遵循教育发展的普遍性和一致性,也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性。

(二)“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

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认为:教育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制约,但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本就不是脱离社会特有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之外的上层建筑,它紧紧贴合人民生活实际,因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而形成各自特有的实践体系。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并不是将马克思主义生搬硬套至中国,而是在充分地考量中国社会所特有的实际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形成扎根于中国实际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实践作为中国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亦是如此。扎根中国大地实际办教育,是落实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实现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具体实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根本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集中体现,不仅契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也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4]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国本土实际办教育,才能在世界各类思潮激荡冲突时,认清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办学初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教育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合格的建设者。

(三)“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由中国独特的国情、党情、民情决定的。我国古代上下5000年的文明史、近现代180年的斗争史和改革开放40年的奋斗史,沉淀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昂扬创新的现代文化。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拥有56个民族、14亿人口的人民群众,决定了我国的复杂、独特的国情,也决定了我国的教育体系建设没有先例可循,不能用抽象的理论体系和主观臆断构建,也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教育模式。[5]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立足实际,直面问题,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走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才能培育有担当、能作为、为人民的民族复兴合格践行者,以无比强大的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教育观。中国人民作为中华文化和历史的创造者,经历五千多年漫长而磅礴的历史积累了深厚璀璨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有力支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格局,只有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引导人民认识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把中国的伟大复兴和世界大势发展联系起来,为党、为国、为民育人育才,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把教育深深扎根于中国实际、扎根于中华文化、扎根于中华民族,方能与人民紧紧贴合,心连心、肩并肩、手牵手,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理念和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其核心是推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认识、理解、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个人意愿和强大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我国建立起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工作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核心、链接大中小学各阶段思政课堂的教育体系。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整个思政教育体系的最后课堂,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所面对的是即将告别学校生涯走向社会的大学生群体。高校学生正处于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却也是接触各类鱼龙混杂信息最多的阶段,思维活跃却也容易被各类错误思潮冲击。因此,扎根中国大地办好高校思政教育,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本土实际深度融合,立足实际,面对问题,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6],深入挖掘和有效运用现实中、课堂上、书本里的思政教育资源,坚持尽力而为、以理服人,为学生厚植中华文化基因,引导大学生群体学思践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牢牢立足于本土的实际特点才能更好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使高校思政教育与党中央要求落实“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教育任务相适应。

(一)扎根中国大地是高校思政教育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的力量源泉

厚植于中华文明凝炼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和中国人民的理想追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本质要求和原则问题,也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任务。作为筑牢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和“铸魂育人”的最后一环,高校思政教育应全力守好意识形态教育底线,旗帜鲜明地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马列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大力传播党的意识形态、路线、方针、政策,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打赢“人心”争夺战,牢牢把控意识形态话语权,激发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助力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和伟大复兴进程,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应有之义。

(二)扎根中国大地是高校思政教育解决问题的实际导向

中国幅员辽阔,国土经纬度跨度较大,东西、南北相距均超过5000公里,拥有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民族风俗,各省市的教育发展程度受制于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水平,发展水平不一,形成的具体教育问题也不尽相同。各地高校解决思政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就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将相同相近的教育规律和不同地域的教育实际相结合,直面教育发展产生的问题症结所在,把扎根地域本土作为解决问题的实际导向。

各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和个性,其中共性是中国教育规律所决定的,该类问题具有特征一致性和解决方法的普适性,如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容易被各类错误思潮冲击的教育问题,各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政课堂的改革创新、切实增强思政教育课堂的亲和力等方式方法加以引导。个性问题是由不同地域间的社会差异所产生的,以福建省高校为例:省内台湾交流学生数量较多,且闽台文化同根同源,两地学生间沟通顺畅,易产生文化共鸣;但台湾学生受岛内教育的影响,其意识形态等对福建省本地学生造成了一定的思想冲击和交流隔阂。福建省高校应通过积极开展闽台文化的交流工作,在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认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时宣传闽台文化同根同源,求同存异,有利于两岸学生在文化、社会心理上的融合,增加中华文化圈内的认同感和向心力。此类个性问题的特征具有差异性,其他地区甚至并无相同的问题,解决方法并不通用。因此,高校在解决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应牢牢把握扎根中国大地,立足实际,直面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通过教育规律和具体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探索合适的解决之道。

(三)扎根中国大地给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因地制宜的资源宝库

我国辽阔的国土面积、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各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不仅沉积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也为各地提供了优质特色的教育资源。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深入扎根于本土优秀文化,充分汲取特色教育资源的养分,发挥学校特色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教学条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目标培养各类社会所需人才。一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深入挖掘地域教育特色资源,结合高校思政教育优势项目,构建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二是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特色,通过与地域特色文化相结合,打造校园的标志性建筑、设施、要素、校训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中华文化“润物细无声”般耳濡目染融入大学生头脑,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以及各地特色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拥护感。三是创新思政课堂教育模式,通过改革创新构建特色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扩宽户外教育课堂,利用研学活动寓教于学,综合提升思政课堂的针对性、实践性和亲和力。

以福建省特色教育资源为例,一是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福建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从1926年闽西地区开始成立党组织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3年里,福建人民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彰显了厚植于中华大地的爱国主义情怀,被誉为全国“红旗不倒”革命老区。古田会议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福建省丰富的红色文化具有深刻感染性,有利于高校学生从福建革命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怀。[7]二是独特的华侨文化。作为全国最大的侨乡和华人华侨祖籍地,福建省共有海外华侨230万人,海外华人1350万人,分布在188个国家和地区,在祖国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广大华侨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爱国意识基调不变,救亡图存、抗日救国、投资建设家乡,凡此种种的大爱举动生动诠释了海外华侨的爱国、无私、自强、勤劳。华侨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发展的结晶,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福建省人民与东南亚华人华侨血缘、文缘、地缘关系紧密,可以在闽侨文化交流、教育、宣传等方面担当使命、构架桥梁、探索经验、率先践行。三是爱国深切的嘉庚精神。嘉庚精神是对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一生艰苦创业、倾资兴学、忠贞爱国行为和精神的凝练,内涵丰富,具体表现与时俱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相关学术界认为,嘉庚精神的主要内涵包括爱国主义、无私奉献、诚信重德、自强不息、勤劳俭朴、改革创新等方面[8],其核心和首要内涵是爱国主义精神。陈嘉庚先生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奉献既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具体行为体现,也是对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具体方向指引。

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既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凸显区域教育特色,发展特色办学,又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资源的可利用和可操作性。福建省高校以充分开发福建省特色教育资源为重要抓手,实施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战略,准确把握和具体落实该教育理念,是推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战略的必然途径,也将为高校思政教育者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教育事业提供参考价值。

三、“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以福建省为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校教育事业迎来历史难得的发展机遇,福建省高校应积极推进“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战略实施,充分利用闽侨关系紧密的独特优势,根据各自不同的校史校情、校风校训、文化特色等,扎根八闽、因地制宜、精准定位、扎实办学,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理念深度融合入高校思政教育事业建设中去,进一步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落到实处,完善巩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三观”价值体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依托福建红色革命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被誉为“红旗不倒”的福建是中国土地革命的摇篮,作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红色革命传统悠久,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全省78%的县市是革命老区县,现有革命遗址、遗迹两千余处,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伟大的古田会议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9]

极其丰富的革命精神、遗址、遗迹是福建省高校思政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优质载体,是最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文化教材。福建省高校应充分发掘福建省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为高校学生上好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堂课。一是利用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主阵地,积极开发红色革命文化的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以及校园活动中鼓励和支持革命文化的传播授课。二是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探索建设红色研学体系[10],组织学生到八闽大地的各类革命纪念馆、博物馆、遗址遗迹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以党建团建活动带动思政课堂协同发展[11],进一步弘扬古田会议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爱国主义精神。三是大力宣传革命英烈事迹,讲好每一处红色遗址、每一件红色遗物的故事[12],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邀请老一辈革命先驱者走进校园,面对面向学生讲述过往的峥嵘岁月。通过大力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培养学生敢于担当、敢于承压的勇气,引导高校学生形成缅怀先烈、珍惜当下的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拥护感,志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

(二)加强闽侨文化间交流弘扬自强不息和勤劳俭朴精神

福建省沿海城市家家户户或近或远皆有海外亲属,是全国最大的侨乡和华人华侨祖籍地之一。著名的侨乡晋江市号称“十户人家九户侨”“海内外300万晋江人”,而晋江全市本地人口不过百万有余,侨乡资源丰富可见一斑,也造就了福建省宝贵的德育资源和最富特色的人文现象。特殊的乡情侨情融合成了新的文化形态,即“华侨文化”[13],其内核仍然继承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因历史原因移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为寻求生计,凭一股自强不息的精神,勤劳节俭、发奋图强,在异域他乡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华人华侨与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为华夏子孙,拥有相同或相似的优秀品德和文化习惯,衍生出的华侨文化具有自强不息、勤劳俭朴、开放包容、敢拼敢赢的特点,其中“自强不息”是海外华侨华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

福建省高校可以立足侨乡优势,深入研究华侨文化,发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德育价值,积极探索借助闽侨文化间交流来激发高校学生自强不息、勤劳俭朴的有效路径。一是充分利用思政课堂的重要作用,积极拓展有关华侨文化的教学内容,介绍福建著名华侨代表自强不息心怀祖国的感人事迹,鼓励学生交流身边的华侨故事,引起身为华侨亲属学生的情感共鸣,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二是邀请归国华侨代表登台授课,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邀请杰出的华侨代表或亲属以身授课现身说事,回忆在外国他乡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把握机遇、扎根开花的奋斗历程,宣扬敢打敢拼、永不言弃的华侨精神。三是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交流,组织学生开展华侨纪念馆参观活动和侨乡文化调查研学活动,深入侨乡侨址,学习侨史侨情,了解华侨文化形成的深远历史原因,感受华侨背井离乡的艰难困苦,珍惜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其对华侨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将中华文化精粹植入学生思想中,内化为自身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勤劳俭朴的节俭精神。

(三)打造福建特色校园环境弘扬诚毅精神

20世纪以来,以陈嘉庚先生为首的归国华侨捐资兴学,为福建省教育现代化打下了深厚基础,成为中国近现代教育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福建尤其是闽南地区建成了大批中西合璧又带有闽南地方风格特色的学校校楼,形成了福建省所特有的宣传嘉庚精神的文化环境:厦门大学校园建筑均采用嘉庚风格建成;集美大学建成书就嘉庚字体、承载嘉庚精神的“陈嘉庚语录碑廊”;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校舍采用“嘉庚瓦”的建筑要素[14];嘉庚楼、嘉庚路、嘉庚铜像、嘉庚广场等大量以嘉庚先生命名的建筑广布以“诚毅”“诚以待人、毅以处事”为校训的有各类各阶段的学校。

福建省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软实力文化环境,通过嘉庚元素潜移默化地将陈嘉庚先生的“诚毅”校训内化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一是开设特色嘉庚课堂,为学生讲述陈嘉庚先生一生践行“诚毅”二字,如诚实重信替父还债、不计回报“出卖大厦维持厦大”、勇于开拓成为“橡胶大王”的精彩故事,加强学生对“诚信果毅”“诚以待人、毅以处事”训示的理性认识和心理认同。二是加强特色高校、特色学院间交流联动,组织不同地域不同地区的学生参观闽南有嘉庚特色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如厦大校园、集大校园、集美学村、嘉庚纪念馆、鳌园、陈嘉庚先生故居等,让福建省更多的高校学生近距离感受嘉庚元素的魅力,学习“诚毅”二字的精粹。三是打造包含嘉庚元素的校园环境,创造重信重德、无私奉献、坚定刚毅的良好氛围,通过耳濡目染日积月累的潜在影响,引导学生将“诚毅”校训融入日常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践行“诚毅”精神。

总之,“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作为一种具体化、明确化、可操作的教育理念,应立足本土文化实际和特色教育资源,着力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地域文化特点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其文化底蕴,坚定其理想信念,可拓宽实践育人的渠道和方式方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文化氛围,积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来源、精神财富和实践经验。

猜你喜欢
扎根大地思政
大地之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韩珠卿 扎根乡村,助农增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地之灯
大地黄好
裂开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