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二十四中学 广西·南宁 530001)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研究的热门问题,现阶段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各门学科教学的重要导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也是一样,教师要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来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但是核心素养的落实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其要求教师要充分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核心素养的理念不相匹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难以落实。
核心素养是从学生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而提出来的概念,是学生以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而必备的素养和品质。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和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在确定教学目标以及落实教学目标时,都是从短期的目标来考虑的,比如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学会哪些知识,在考试中要取得怎样的成绩,但是却缺乏对学生长远发展的规划和考虑。而核心素养正是针对这种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概念,其要求教育研究工作者以及一线的教师都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做好教学工作。对于不同的学科来说,由于学科性质和特点不同,因此呈现出来的核心素养内涵也有所不同,对于中学语文学科来说,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可以从四个维度来理解和分析,分别为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欣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中学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深入分析这四大核心素养,并将其真正整合、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来积累语言知识,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会按照自己形成的教学理念来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包括确定教学目标以及组织课堂活动等,因此要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就要求教师要确定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理念。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树立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虽然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但是核心素养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并且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也看不出效果,难以达成目标,这就导致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更倾向于教材知识的传递。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更习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讲解地多,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比较少,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平台,在阅读教学中,基本都是教师从多个层面来讲解阅读内容,这使得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比较低,整体的课堂质量也难以提升,最关键的是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不利。
教师要做好科学的教学设计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而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设计中,也就是围绕核心素养的培育来优化教学设计,比如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体现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体现核心素养理念强调的生本理念,给学生设计深度学习的学习活动。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没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教学目标的定位也比较模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是按照教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意愿来设计教学方案,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掌握之上,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培育,难以从根本上满足核心素养的要求。
中学语文教师要确保阅读教学能够满足当前核心素养的需求,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来更新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思维。教师要重新审视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目标,深刻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语言基础知识,同时还应该确保学生能够从中实现相关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教师要从审美欣赏与创造、思维能力与提升等角度来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进行重新审视,思考怎样将这些相关的素养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总的来说,教师就是要对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认知和理解,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育理念,围绕核心素养来重新塑造教学理念,给学生构建更加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尤其是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和实践,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主动建构中,才能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会直接影响最终的阅读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来确定更加科学的阅读目标。教师应该从语文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角度出发来确定阅读教学的目标,做好相关的教学设计。(1)第一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围绕语言知识来确定阅读教学的目标,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探索语言,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平台,比如让学生自己来总结阅读篇章的主要内容、各个段落的段意等,或者组织学生来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讨论,所以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开口说和交流都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这些平台,不能在课堂上都是教师在讲,而学生则被动听讲或者是做笔记。(2)审美欣赏与创造是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也就是审美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来品鉴优美的文章,带领学生来欣赏阅读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等。在古诗词、散文等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审美欣赏的平台,带领学生来赏析文章的语言、字词、韵律、意境等,真正给学生提供美的享受,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3)另外教师还应该围绕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设计阅读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一些多元辨析和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促进自身的思维发展。议论文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载体,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议题、论点、论据等方面来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涵,在分析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4)对于文化传承与理解,要求教师要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或者结合现实的需求来适当渗透更多的中国文化,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总之,教师在确定阅读教学的目标时,一定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来设计科学的阅读目标。
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阅读教学实际上学生只能停留在对阅读内容理解的表层,学生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难以提升,不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生思维品质、语言能力等的培养,所以要求学生要实现深度阅读,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入学生深度阅读的方法。要实现学生的深度阅读,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是前提,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自主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中心。比如教师可以引入合作阅读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群文阅读等,教师可以结合阅读内容来设计相关的问题或者阅读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宽自己的阅读思维,让学生能够从多个层面来思考阅读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带领学生来深度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入辩论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在辩论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碰撞,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深度理解。
教师还应该拓展阅读路径,让学生的阅读能够不局限于教材的限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立足教材,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又要跳出教材的限制,拓展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引入群文阅读的模式,将相似主题的一组文章整合在一起来开展阅读,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具体的主题以及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来适当引入一些课外阅读的素材,以此来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另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书籍,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多的文学作品,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思维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阅读教学中,也应该转变传统阅读的方式,重新设计更加科学的阅读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来体现核心素养,并最终通过课堂活动来落实。另外,核心素养是对学生深度学习的体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入一些深度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深入去分析和把握阅读的内容与内涵。此外,教师还应该拓展阅读路径,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