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乐第六中学 姜秋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英语核心素养中包含了“文化意识”这一维度。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方式有很多,坚定、提升文化自信是一个重要手段。然而,就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实施情况来看,文化自信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应试技巧与英语知识的讲解上,对于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这不利于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落地,也阻碍了英语课程育人价值的发挥。在本文中,笔者依据文化自信教育内涵以及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就如何将高中英语教学与文化自信教育进行融合展开探究。
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是指在面对时代变革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民族面对世界同时又能保持自我的良好意识,一方面,能够清晰地认识当前文化状态;另一方面,充分肯定自身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传统。在本文中,文化自信是指充分肯定、维护和认同自身文化,是高度认可和依赖本民族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意识形态,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个体如果具有文化自信,他人就能够通过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言语观察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一种具体的行为表现。
第一,落实英语课程标准的需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使用英语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以及促进中国同其他国家交流有重要作用与意义。与此同时,英语核心素养也将“文化意识”纳入其中,作为四个维度之一,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后具备利用英语介绍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传统节日的能力,具备传播传统文化的良好意识。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文化自信教育,这是落实高中英语新课标的必经之路,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必须采取的教学措施。
第二,传播中国文化的需要。将中国文化向外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文化,这是每一个人的义务与责任,尤其是高中生,对文化传承应有所作为。当今,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用英语进行文化宣传是让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在英语教育的每一个阶段,教师都需要重视文化自信教育,对其保持高度敏感与高度关注,高中英语教学也是如此。
第三,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必由之路。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脱离了文化而只去学习语言知识,只能记住一些用于表达语言的符号,很难用它去交流、交际。渗透文化自信教育让语言与文化实现有机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在英语听力、阅读理解等活动中从容不迫,获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此外,具备文化自信的高中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从容地延续话题,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主动、积极地交流,获得良好的文化传播能力。
文化自信的本质就是文化心理认同,是对国家自身文化的认同、自豪与信心,表现为认同和关切传统文化内涵与价值,展现文化自信。对青少年进行英语教育,主要任务是引导他们了解外国语言,学习英语知识,了解西方文化。在以前,英语学习与输入英语文化元素是主要目的,所以学生只能学习英语文化。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文化影响也是相互的。在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文化,不可崇洋媚外,也不能只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而抵触一切外来文化,这样都违背了英语教学的初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自信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惠及当代以及恩泽后代的一个重要举措。它可以让学生认可和肯定本土文化,并为其自豪;同时也能接受西方文化,甚至借鉴其中有益的文化,作为对本民族文化的补充,并且将中国文化用英语这门通用语言传播出去。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重视文化自信教育的渗透,这是关键的环节。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学重点是对语法知识以及重要词汇的讲解,加上课时有限,教师没有过多涉及我国的文化,即使遇到关于我国文化的知识,教师也通常是用熟悉的母语去介绍以及同学生交流,这就导致了我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上缺失的问题。在文化自信教育视角下,教师必须扭转这一局面,从思想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这几年关于这方面的考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例如,2017年全国卷Ⅱ的作文主题就是带外国朋友参观我国剪纸艺术展。从中可以发现,英语教学必须发挥语言传播的功能,在国家大力倡导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逐渐向文化这方面倾斜。英语课堂上不仅要求学生通过英语文本学习西方文化,还要涉及本民族文化的英文讲解与练习,要让每一个高中生不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要学会用英语表达出来。
1.多媒体教学法
在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今天,运用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常态。相较于口头讲述,运用多媒体技术会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丰富,能够给予学生良好的视觉体验,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与印象。在渗透文化自信教育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文影像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用英语去介绍这些文化,激活其思维,同时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思考,以此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例如,在讲解“Cultural Heritage”这节课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前搜集关于中国文化遗产的图文资料,如敦煌莫高窟的资料。在展示图片和视频等资源的同时,指导学生了解和学习mural(壁画,壁饰)、eastern silk routes(东方丝绸之路)等词汇。相较于口头语言的描述,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展开的教学活动能够给予学生良好的视觉体验,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和介绍我国传统文化。互联网具有资源共享的优势,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围绕教学主题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文影像资料去补充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对文化的思考,让他们深入了解文本背后隐藏的文化现象,达到文化自信教育的目的。
2.创设情境教学法
将文化自信教育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目的是唤醒学生对民族文化历史以及社会历史根源的兴趣,让他们对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然而,英语课堂时间有限,学生需要学习英语知识、应试技巧,基本没有机会接触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以对于民族文化以及相关内容缺少深入的了解。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面对文化尤其是本土文化时缺少良好的理解与表述能力。为了缩短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有效渗透文化自信教育,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去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让他们在有趣、生动、自然、真实的文化情境中充分感受文化魅力,从而更好地接受文化教育和熏陶。例如,在讲解“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围绕“春节”这个话题进行文化自信教育。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学生容易表达想法的话题之一,而且他们对于春节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与深刻的感受。因此,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内容与主题创设教学情境,用有趣、生动的形式呈现枯燥、乏味的文化知识,实现让学生快乐学习的目标。如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运用关于春节起源的神话故事,针对春节文化内涵加以阐述,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阅读文本内容,阐述自己的收获。最后,让学生用简洁、极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对春节的看法与感受,说一说自己记忆深刻的春节场景与春节故事等。基于此,教师可进一步创设问题情境:“假如让你用英语介绍我国的春节,你会从何处着手?”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感受列出写作大纲。在这样的英语课上,教师运用生活场景、故事等创设教学情境,使得原本枯燥的文化知识富有趣味化,从而缩短学生与文化的距离,有助于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认识。
3.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它的优势在于以下两点:第一,同龄人在一起交流,无拘无束,有更多的想法和观点,气氛和谐、活跃,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第二,高中生存在个体差异,由于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等不一样,所以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组织学生学习和交流不仅有助于开阔其视野,也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发散思维,还能拓展他们的学习深度。在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讨论与文化有关的话题,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其英语核心素养。例如,在讲解“History and traditions”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个有趣的翻译活动,譬如让学生翻译“言必信,行必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句子。除了汉译英形式以外,还可以设置一些英 译 汉,如“What you don’t want done to yourself,don't do to others.”“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r lost; 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要求学生从我国的名人名言中找出对应的句子进行翻译。在这种互译的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学会了运用英语去表达传统文化以及形成了这方面的意识,文化自信教育有效渗透其中。
英语是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精彩的、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英语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例如,在圣诞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文化碰撞”活动,一部分学生扮演西方国家的人,另一部分学生扮演中国人,就各自国家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进行介绍。西方国家的人介绍圣诞节,中国人则介绍春节,从饮食、庆祝方式、来源等各方面展开介绍。教师则扮演评委,密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暗示和补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开展各种英语情景剧表演活动,比如一部分学生扮演从西方国家来中国旅游的游客,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导游,向这些西方游客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如剪纸、京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服饰、礼仪等。英语情景剧表演既能让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还能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而达到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客观地分析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从思想上重视文化自信教育并树立科学的教育目标,同时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英语教学的文化内涵,此外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精彩的、丰富的实践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