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2022-01-01 02:45:25福建省福鼎市桐南小学黄海霞
亚太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教师

福建省福鼎市桐南小学 黄海霞

数学阅读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提取关键数学信息、辨识数学习题资料、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数学阅读与数学思维有着紧密联系,组织开展丰富的数学阅读活动,能够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训练,提升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一、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培养核心素养能力

数学阅读能够推动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能够使其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开阔他们的学习视野,使其带着问题意识进行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性构成要素是阅读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开展数学阅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得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方法,从而将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效果。

(二)优化数学思维认知

数学思维不仅可以用于数学教学,还可以用于哲学、社会或其他理工科的学习上。数学思维是基于某一具体结果进行推理而得出其他结论的思考过程。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得小学生更为快速地掌握有关阅读的方式,能够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同步提升,从而能够构建起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愿意学习数学,对此有着更高的兴趣,也能够大大提升课堂的教学成效,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认知获得优化,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

(三)增强数学学习效能

阅读不单单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训练,并且能够使其得到相应的熏陶,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小学数学具有概念化和抽象化的特征,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难免有畏难情绪。对有关数学阅读活动进行开展,能够使学生在面对抽象性学习的时候不再那么害怕,能够对数学有更多的感性认知,从而使其掌握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推动其主动对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反思,调动其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

有些小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常常采用通读方法,未能在数学阅读时进行深度思考。数学阅读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形成了较大的考验。传统的数学教学一味地强调学生采用默读的方式,未能构建课上课下的有效联系,不能够对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进行运用,使得学生在面对数学阅读的时候不敢前进,没有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不利于引起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足够重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设置极具代表性的数学阅读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加愿意去阅读,全方位提升数学阅读教学效率。

(二)教师未能重视阅读的教学

有的数学教师对数学阅读的重视不足,往往认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工作,数学课堂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上,不注重从数学学科角度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阅读方法,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数学阅读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忽略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注重帮助学生提高数学阅读的效率,导致学生在解题时抓不住重点,未能很好地形成数学学科思维。实际上,这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产生了本质性的影响,不能够有效地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不太关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方面的内容,导致学生在进行数学阅读的时候,出现比较随心所欲的状态,不注重阅读时的秩序,再加上各方面综合因素的限制,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有些学生缺乏数学阅读的经验,没有进一步分析数学阅读活动的有关内容,对数学阅读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阅读的效率不高。还有的学生沿用以往的语文阅读经验进行数学阅读,往往缺乏抽象思维的参与,不能做出一些辅助性的标记,导致没能抓住关键信息,影响了阅读的质量和数学解题的效率。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要点

(一)从培养阅读兴趣出发

与语文教材相比,数学教学内容相对单调,教材的体系性、概括性和准确性较强,每个章节的内容有较强的条理性,难免给学生造成刻板的印象。而且数学语言缺少形象性,字词更加严谨,篇幅相对较短,句子较少,学生在阅读时缺乏一定的新鲜感。为了增强数学阅读的吸引力,使得学生对数学阅读有更多的兴趣,在学习当中掌握更为良好的阅读方式,教师需要对这方面加以关注,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促使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发挥数学思维。为此教师需要采用情境设置法、游戏激励法或其他引导方式,能够在学生阅读时培养其积极思考意识,并且对阅读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不要设置太长的阅读时间,避免对课堂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还应当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时候主动进行反思,提升自身阅读能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阅读的潜能

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更要使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保持这种兴趣,促使学生在完成数学阅读任务的同时,进行进一步反思,从而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首先,教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借用计算机形象地展示知识,通过阅读媒介改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两个单元可以放在一起分析,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推导,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其次,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运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培养学生抽象数学知识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当号召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加以相应的反思,引领学生之间对有关心得进行分享。最后,引领学生把阅读中得到的体会用于实践问题的处理当中,做到学以致用。采取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得到优化,也能够推动其养成良好的阅读认知。

(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纠正学生阅读时出现的错误做法,对于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和全方位发展来说,有着关键性的价值。新时代的数学教师不仅要重视组织开展阅读活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更要有意识地纠正学生错误的阅读习惯,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式,从而持续化提升阅读理解水平。例如,有的学生在做题时没有阅读题干的习惯,有的甚至没有将题读完就解题,实际上所答非所问。为此,教师应当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提取意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汇总关键信息,从而为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还应当引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内在含义进行剖析,鼓励他们对阅读获得的有关信息进行深加工,引领他们标记有关阅读内容,进而使得自身数学文化素养获得持续化提升。增强学生的仔细阅读意识,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数学语句的方法,可以使数学知识不断呈现在学生脑海当中,达到启发、引导和鼓励的教学效果。

四、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措施

(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消除阅读时的畏难情绪,促使学生在直观、生动和有趣的素材中主动阅读,使得学生的数学阅读成效有所提升。第一,阅读教学的起点当属教材,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正文,更要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的插图、图表或其他辅助性文字,基于书本的“旁枝末节”生发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趣味数学、数学史抑或是数学家的有趣经历。第二,将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起来,并使其对数学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在榜样引领下鼓励学生主动去对有关内容进行阅读;与此同时,也可以对其阅读体验进行优化,提升其数学阅读的持续性。第三,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巧用课后练习,让学生意识到阅读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课上开展一些趣味性、针对性、探究性较强的阅读活动,使阅读与教学重难点联系起来。教师还要在阅读教学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消除学生畏惧心理。例如,教师可以巧妙设计阅读作业,提供课外阅读资料,让学生在感性阅读中产生数学学习兴趣,领略中外数学文化,达到提高阅读积极性的效果。

(二)课外延伸开阔阅读视野

阅读教学既需要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围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深化理解数学知识,也要实现课堂内外的紧密衔接,及时渗透一些与课本相关的数学知识以及有趣的故事,使学生受到良好熏陶,对拓展其数学思维大有裨益。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反复读关键教材内容,补充课内阅读的遗漏,扫清学生的知识障碍,又要鼓励学生及时查阅相关资料,促进学生对课内阅读进行主动思考;还可以通过微课开发一些课前预习、课后指导视频,引导学生将阅读引向生活,自己对阅读中的材料信息进行理解和提取,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获得培育。例如,阅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做笔记,围绕课内阅读推荐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在不同方式的阅读当中对知识储备进行充实,从而使数学教学成效获得提升。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互衔接、课堂内外资源日渐丰富的当下,教师需要具备拓展教学意识,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提供更加丰富的数学学科阅读素材,组织开展小组性、互动性、探究性阅读活动,实现课堂内外阅读的有效延伸。例如,在开展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教学时,可以介绍“计算机工具演变过程”的资料,把结绳计数、算筹、算盘等内容推荐给学生,再介绍法国、德国发明的机械计算机,再到现代计算机。这些数学史、科普教辅等可以增强教学的开放性,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达到保持学生阅读活力的效果。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中广泛获得信息,强化学生搜集、阅读和展示数学知识的良好体验,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才能促使他们开展数学的“二次阅读”。

(三)情感交流畅谈阅读心得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是学生形成知识技能、提高思考能力和改变数学学习态度的重要途径。在大力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贯彻“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应当鼓励学生畅谈数学阅读心得,倾听学生心理,把握学生阅读的难易点,从而为优化数学教学方式以及设置极佳的阅读情境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方面,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鼓励,让他们转变被动阅读的方式,使其主动去阅读。既要让学生参与到阅读实践当中,又要通过系列的提问、游戏或比赛让学生自觉进行分析、总结、猜想等活动,把握数学阅读材料中的逻辑关系,有效提取关键信息。另一方面,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出发,针对学生表现出的畏难情绪或提出的问题给予必要指导,帮助学生提取数学表象后的实质信息,引导学生适当展开联想,理解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例如,在开展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讲解时画出关键信息,围绕公共端点、射线进行词语解析,帮助学生梳理数学定义中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倾听学生的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心得扩大阅读范围,适时指导学生运用粗读、精读和品读方法,帮助学生克服马虎大意和走马观花的问题。

(四)因材施教尊重阅读需求

阅读能力与数学成绩直接相关,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同,使用的阅读方法各异,对于细节的把握能力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引导,切实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累积学生的阅读信心,使他们主动阅读。为此,数学教师在开展阅读指导训练前应当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把握学生的性格特征,充分挖掘和取舍阅读素材,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答案。例如,在课前预习环节可以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鼓励他们自主预习和深入阅读。例如,在开展“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设计问题:如何运用现有条件计算面积?除了教材介绍的方法,你还有什么其他推导公式的办法?这一公式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运用公式时有哪些需要注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先通过阅读说说自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通过反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从中把握知识要点。教师不仅要传递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更要引导学生反思细节,让学生以擅长方式标记重点,在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同时提高阅读的效率。只有尊重学生的阅读需求,才能养成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获取数学信息的方式。

(五)深度讲解降低阅读难度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学生思维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仍无法有效地在数学学习中使用阅读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在比较、标重点、复读或融会贯通中归纳总结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应当注重语言转化,构建学生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理解阅读文本中出现的语言符号,对书本内容进行形象化的翻译,鼓励学生尝试找出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敏感性,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数学阅读的障碍。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教材某概念之后,让学生合上书,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语言描述这一概念,教师从旁指导,帮助学生补充,从而深化学生的理解。再例如,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形象化展示学生阅读到的内容,基于视频辅助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的内容,并且促进学生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数学推导。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合作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开展小组阅读活动,改变单人阅读的限制,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擦出思维的火花,达到推陈出新的效果。教师还要适当采用差异化的指导策略,围绕阅读内容设置一些问题,发挥提问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启发、激励与引导的效果,帮助学生顺利阅读。

(六)注重语言转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数学题目总会牵涉语言相互间转换的情况,比如一道应用题会涉及文字、符号以及图像等的理解。教师不单单要培养学生相互转换不同语言符号,还要让他们能够在这样的关键线索当中找到核心内容,使得学生能够翻译抽象化的语言符号,对各种各样的理解方式进行灵活运用,进而能够更为精准和快速地对数学问题进行处理。在教学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定义的时候,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符号化有关概念。例如,在数学知识当中,学生一般不太容易理解“根号”这一概念,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将根号等同于一个特定符号,让学生能够记住该符号背后的价值。学生有着非常活跃的思维,所以,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鼓励学生将文字变成图像,从而能够使学生更有效地对有关内容进行记忆,结合图像和文字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使学生的形象记忆获得深化,也能够培育其阅读能力。

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来说,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关键性的价值。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教师要积极在课堂内外组织开展数学阅读活动,提供更高效的数学阅读素材,使学生在数学阅读活动当中有更高的兴趣;积极教授科学性的数学阅读方式,使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切实将数学阅读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走得更加稳健坚实。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教师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抄能力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