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交通工具变迁史

2022-01-01 02:13黄悦辰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交通铁路建设

黄悦辰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我国对交通所展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方面,现代交通工具的高速发展,不只是社会经济大发展的产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布局。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经济建设而忽视交通工具发展的基础作用,没有对交通发展的实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是现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交通工具变迁史这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交通工具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的研究工作也积极地跟进,整个研究呈现出不断完善的趋势。

一、中国交通工具的变迁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交通工具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的交通工具在国家投资和苏联援助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远距离交通运输方面,铁路建设一直处于重要战略地位。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得以集中力量发展铁路运输,并于1953年提出在北京建造地下铁路的建议,铁路事业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交通道路的延伸,更体现在火车的运行速度上。1965年,我国大马力内燃机车宣布实验建造成功,在生产车间进行了批量化生产,并在京承铁路线以及京包铁路线上通车运行,开启了铁路交通运输牵引动力的革命。时至今日,我国基本告别了蒸汽机车,普遍使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航空运输方面,1956年的5月第1架由北京市飞向西藏拉萨的飞机编队,在翻越重重雪山之后,平稳地降落在了拉萨的机场上面,这次成功地飞行宣告了北京到拉萨航线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北京到拉萨的航程。

在此阶段,我国的交通工具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在海、陆、空三个方面都呈现出逐步完善的局面,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产业发展比较落后,百废待兴,所以在原先“一穷二白”的基础之上获得了长远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归因于苏联对于中国的经济援助和中国政府的投资建设,“一五”计划的全面展开推动了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为此后中国交通工具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2]。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交通工具

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正式与世界市场接轨,对内的改革和对外的开放使人们的思想认识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解放,我国的交通工具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并且形成从京、津、沪等一线城市向中等城市快速扩展的公路网络,基本可以通到每一个县城乡镇。而改革开放后交通工具种类的增多,也为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长途路程多选择飞机,而短途多考虑汽车或者火车。城市公交密度也越来越高,服务也越来越好,各种便利的、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优惠的公交卡也受到广泛欢迎。

在1994年新中国建国45周年之际,中国的公路建造里程已经比1949年增加了1214倍,全封闭的立交式高速公路已经建造8400多公里。1987年7月31号,由我国自主制造的第1架麦道飞机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试航证之后,正式交付中国民航进行正常使用,这是麦道飞机在美国国家本土之外发放的第1张试航证。这个情况已经明确地表明,我国已具有生产世界水平大型飞机的能力。铁路方面,铁路自身的电气化建设,使得列车在运行过程之中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在几次列车提速之后,1998年10月,我国铁路再次提高了运行速度,时速运行已经达到了100公里以上。

在这段时间内,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国人日常生活中可选择交通工具种类也逐渐多样。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于市场地位认识的不断全面,开始与世界市场逐步接轨,参与到国际分工之中,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认识到自身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对于交通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知,多方因素相互交融,推动了中国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收入的增加也促生了相关需求的产生,使得交通工具迅速发展[5]。

(三)21世纪以来的交通工具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交通行业在近些年迅猛发展,整个交通行业的体系不断丰富与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根据交通行业发展的现状,在《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应当对我国铁路建设行业面向市场做积极地引导,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我国铁路建设过程中。对石油管道的建设逐渐向第三方开放,社会资本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交通行业的蓬勃发展[6]。在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过程之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得原本以计划经济为指导的大型基础设施建造公司开始注重提升自身建设的质量,充分吸收社会方面的资金,推动资金管理的不断进步,从而优化了交通工具的制造结构。

在这一阶段,中国由原先粗放型发展转向集约型发展,由追求数量与规模转向追求质量与水平。经过国家多年的投资,这一阶段的中国交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尤其是高铁组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促进了人们工作效率的提高。交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带动经济的同时,也对人民生活反哺,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二、推动交通工具变迁的因素

(一)国外援助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了《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苏联方分阶段地移交了中长铁路线的管理权,中国在交通方面的所有权问题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同年4月,中苏共同管理的中国长春铁路公司宣布建立,为了保证铁路线的正常运行,双方签订了一系列的合作协定,共派人员对这条铁路进行管理,为两国在交通、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7]。1952年9月25日,中长铁路线正式由中苏双方经营转为中方专门经营,12月31日,周总理以及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参加了这条铁路线的移交仪式。中长铁路线的管理权移交,对我国铁路今后独立自主的研发,开展现代化交通建设事业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国家投资建设

如果说苏联对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援助,对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是外部的因素,那么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巨大投入则是内部因素。我国的投资建设对交通事业的发展,在“一五”计划期间就得到了有效体现。“一五”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交通运输业在“一五”计划建设之中占有非常大的分量。“一五”计划内容中第五个章节谈及运输业以及邮电业的建设工作,在具体提出的十二项重点建设任务之中,有两项涉及了交通运输建设工作,其中第5条是这样讲述交通运输工作的:“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邮电业,主要是铁路的建设,同时发展内河和海上的运输,扩大公路、民用航空和邮电事业的建设。”[8]这一切都使得交通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人类的生产力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其发展必然会推动生产关系方面的转变,其所构成的经济基础影响着上层建筑的调整。从1840年开始,中国开始了漫长的现代化道路,虽然错失了两次工业革命机遇,但随着国内革命的结束,我国开始学习国外先进的建设经验与模式,在生产力方面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上层建筑开始为适应发展而不断调整,国家便开始对交通运输业加大资金投入及政策扶持,顺应了时代历史发展的潮流,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三、交通工具变迁带来的影响

(一)交通的便捷

交通工具变迁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推动了交通运输便捷化进程,基本形成了铁路、公路、高速公路、地铁、火车、客运飞机、轮船——海、陆、空综合式的立体交通网络,人们在出行、运输货物时的选择方式非常丰富,可以根据出行时间长短或运输货物性质来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另一方面,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将大家连接成一个高效互动的整体,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提供了便捷。

(二)经济的发展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一个地区的交通是否发达,是衡量地区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一方面,该地区生产的货物必须要通过交通物流运输,面向其他地区市场进行销售,因为一个地区的市场毕竟是有限的,面对风险以及不确定因素的抵抗能力也是比较弱的,所以就需要拓展外部市场,而交通情况也是发展外部市场的前提与基础。发达的交通可以推动企业很好地“走出去”,闭塞的交通则会阻碍企业的全面发展,从而对整个经济的发展造成制约作用。企业在进行发展选址的时候,也会考虑当地的交通发展情况,由此形成了一个循环,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交通的发展,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质量的提升与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交通行业产业链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在交通工具的制造当中涉及许多专业技术的应用以及合适材料的寻找。交通行业产业链的伸展也十分广泛,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缓解了社会贫富差距,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加了人们收入,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事实上,交通工具的进步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便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于交通的认识也不断全面,本文的研究主要对中国交通工具三个变迁阶段的历史性因素着重分析。交通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无须多言,它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所以应当加大交通研究的力度,推动交通研究的不断发展,以期新的交通工具在未来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猜你喜欢
交通铁路建设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繁忙的交通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小小交通劝导员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